2019-02-18 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

【《奇特的一生》·Day17·“事件·时间日志”(2)】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18日。

一、原文:

P67

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他决定,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就是说,比方写一篇有独特见解的论文吧,占用的时间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

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3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3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像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他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或6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10分钟。

除了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外,所有规定的工作量他都竭力按时完成。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二、我的阅读日志:

今天的片段让我产生一个联想:货币产生之前是物物交换的时代,柳先生此举: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算是一种物物交换吧。

首先他赋予自己时间价值,其次区分头脑清醒时价值(高)和累了时价值(低),第三给工作分类,第四等值匹配,竭力按时完成。

这个时间是纯时间,每个计划的工序时间也都会被记录和复盘,通过无干扰,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支出,柳比歇夫逐渐形成自己的时间记录方法。

柳比歇夫根据自己工作特征,划分了两类工作:富有创造性中心工作和不属于科研的工作。分门别类,有张有弛。

三、崔律的阅读指引:

联系自己的经验,在原文提到的做法中,自己做的赞的地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2-18 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