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读书习惯是语文课的头等大事

今、明、后天三晚上有整本书阅读教学公益课直播,今天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吴忠豪老师的讲座《培养读书习惯是语文课的头等大事》。听了他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我感觉拨开了心中语文教学的一点迷雾。

吴教授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阅读的问题:

一、建设读书课程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

二、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读书课程

三、读书指导课课型及案例透析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特别同意他的观点。他说小学阶段是读书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当下我国国民不喜欢读书,内因是没有读书习惯,而小时候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是和基础教育阶段包括语文课程没有重视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换一句话说,就是现阶段国民不喜欢读书,中小学语文课程难辞其咎。这一点我有同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语文教学每一个学期好几个月,就学那么二三十篇小课文,就认那么一二百字。对学生的生命来说,实在是一种浪费。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读书的习惯。语文必须先多读。

那么,小孩子怎样养成读书的习惯呢?吴教授说读书习惯的形成有基本条件:

1.持续性和连贯性:即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2.阅读量的累积: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我们常说语文要做的厚积薄发。那么怎么才算是厚积?吴教授说的是天天固定时间读,幼儿就要达到50——100万字。是幼儿啊!不是少年!我们课程标准上的小学145万字只是个保底数,是最差最不爱读书的孩子要必须达到的标准!

为了强调每天读书的重要性,吴教授列举了国外一些学校每天的教学安排,那就是每天都有固定的自由阅读时间。一年级学生每天在校都有四十分钟的自由读书时间,到了三四年级,则是每天在学校保证学生一小时的阅读时间。

他提出了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并指出讲读分析的阅读方法,让学生提前进入分析阅读层次,是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可我们现在在做的,正是超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事。

在教学中,我也不止一次地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分析理解教材,学生能分析出些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做老师的都得看教参上的分析,那么让学生去分析,他们可有这个能力?以前我们让学生讲课,不就是学生把《七彩课堂》或者《教材全解》上的分析搬到了课本上吗?

吴教授对当前我们讲解课文的做法进行分析,他认为以课文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使儿童难以主动建构。他引用钟启泉的说法,说儿童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意义建构,而语文教学中的“课本阅读”常常表现为接受教师关于课文的“结构分析”。教师的讲解是以“作品”与“作者”为中心展开的,分析课文成为阅读指导的主要内容,忽略了阅读过程中文本与儿童读者经验之间的关联。教师只是让学生(读者)接受作品与作者的信息,产生鉴赏(消费者)的作用。此种情形下,儿童读者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而非主动的建构者。

“语文课必须改变讲课文为主的教学形态如果语文课不改变“讲课文”为主的语文课程教学形态,那么可以预见,再过30年我们的学生语言能力还可能过不了关。”这样的话真的很可怕!

然后,他对阅读提出了建议: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他说越是年幼的孩子对读书的趣味性要求越高。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而不必过于计较读什么书。此时如果过于强调读好书,读名著,反而容易使学生以为读书就是这么没意思,难以真正建立阅读习惯。对于熟练阅读技能来说,“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技能才会有质的提高。如同打球,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促进肌肉、骨骼、神经生长,逐步达到熟练。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刺激大脑掌握阅读技能,有效进行信息解码。

最后,吴教授告诉大家如何进行阅读指导及整本书的阅读方法。

吴教授的讲座特别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但是我也知道,在体制内,我们离不开考试。考试考什么?就考课文内容。课时就那些,课文一篇不少,我们怎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书?有谁愿意放弃对取得成绩直接有效的讲解分析课文而通过大量阅读去曲线救助学生成长?

吴教授也说正确的做法现在属于非主流,那么怎么去坚持正确的做法?我想,我多少是懂了那么一点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培养读书习惯是语文课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