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崩溃哭诉带娃太累”做个完美的妈妈,才是最大的谎言


- 1 -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妈妈崩溃带娃的视频,被扎心了。

视频中一位年轻的妈妈称,她要被孩子逼疯了,孩子已经歇斯底里的哭喊了40分钟。

这样的剧情每天都会上演,有时孩子还会故意把头撞到地上,淤青一块。

她边哭边语无伦次的说:“当你觉得快要崩溃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已经尽力了。

在跟网络上那些完美的妈妈做比较时,我要告诉你,这才是一个妈妈真实的生活。”

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遇到两件事,再好脾气的人也会骂街,一是自己开车,二是自己当妈。

孩子绝对有这个本事,分分钟让妈妈从淑女变成泼妇,角色转换之快,堪比奥斯卡影后。

据说,妈妈最容易情绪崩溃的时间是晚上。情绪崩溃的方式是,抱孩子坐在床上流泪,摔东西摔门,大声喊叫,崩溃痛哭。

我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刷朋友圈,看到妈妈们的忏悔,内容大多是:刚刚没控制住脾气跟孩子发火了,现在看着熟睡中的宝宝那安静的小脸,就一阵阵懊悔自责。

我们想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却给了自己太大的压力。

在小说《他站在时光深处》里有一句话:你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不是断弦,就是坠箭”。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成功的职场女性,杨澜表示,她从不要求自己是个完美的妈妈。

她说,我的孩子有一个不会做饭的妈妈,但是他们也有一个见多识广总是兴致勃勃的妈妈,一个享受着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妈妈。

一个完美的妈妈,不一定就是对孩子好,而一个不完美的妈妈,也并不是不爱孩子。

与自己和解,做个不完美的妈妈,不但自己轻松,对孩子的教育也会事半功倍。

- 2 -

妈妈偷点懒,孩子更独立

沈腾在“王牌对王牌”节目里回忆起自己的妈妈,说道:“如果我当爸爸了,肯定不会像我妈对我那样,我妈太勤快了,什么都不让干。爸妈勤快,孩子就懒。”

孩子也有自己动手做事的欲望,在不同阶段会对不同的事情感兴趣。

这时妈妈以爱的名义,或者让孩子学习的名义,把活都干了,就会剥夺孩子动手实践的权利,也会剥夺他们体验生活的乐趣。

胡可在参加“妈妈是超人”的时候,很好的示范了当妈不用那么辛苦,累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分担家务。

她先平和又坚定的跟孩子们解释,今天妈妈特别特别累,再用商量的语气跟他们说:“有一些工作需要交给你们两个完成,可以吗?”

她认为让孩子自己完成事情,对于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是一个特别大的鼓励。

两个孩子在干活的过程中,她不是躺沙发上不管不顾,面对孩子们的吵闹也没有横加干涉,而是对他们做的好的地方进行鼓励,并不时的关心工作进度。

后面的买菜环节,妈妈先在车里跟孩子们重复需要购买的菜单,叮嘱孩子注意事项。孩子们去买菜,她一直跟在后面观察,毕竟孩子很小,不能让他们自己去。

两个孩子不但买齐了所有的菜,哥哥还学着妈妈的样子教弟弟怎么跟卖菜的阿姨询问,给钱。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孩子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支持,孩子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

妈妈能替孩子做很多事情,但却不能替孩子生活。会“偷懒”的妈妈,才能养出独立坚强的孩子。

1、 妈妈会示弱,孩子越出色

台湾著名艺人狄莺的儿子去年因私藏1600发子弹,在美国被捕。面对记者的采访,狄莺却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情,只是“小孩子在开玩笑”。

在她眼里,儿子一直就是个小孩子,一直不能脱离她的控制。她在节目中曾说过:

她每天盯着孩子吃7个小时的饭,就为了让他有一个成年人的体格。

考不到80分以上,就会打烂他的屁股。

儿子十几岁了,还要跟妈妈睡,18岁之前不能一个人上街。

被妈妈强势控制的孩子,长久下去,要么变成大家口中的“巨婴”,要么就会“压抑太久,反弹爆发”。

在这一点上,霍思燕就做得相当好了。她说偶尔撒个娇,服个软,会激发儿子的保护欲,儿子就会把宠妈妈当成自己的责任。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霍思燕经常说的话就是:“哎呀,这个我不行”。

妈妈不敢滑滑梯,嗯哼主动带着妈妈一起玩。妈妈不敢攀岩,他陪妈妈爬,嘴里还不时的鼓励妈妈。在他眼里,妈妈就是个小公主,小妹妹。

梁启超的《新民说》中有一句话,“孺子弱也,而失母则强”。妈妈示弱了,就是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孩子才有机会变强。

2、 “无知”的妈妈,才能养出博学的孩子

同事上周参加完孩子的家长会,回来就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家长会上,老师让期中考试拿第一的女孩的妈妈上台分享辅导孩子的经验。

这位妈妈先提问:“孩子写作业做错题,你们会怎么做?”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这不是这样这样吗’就把答案告诉他了”

“把错误指出来,写出正确的步骤”。

那位家长笑笑表示,你们都太聪明了,剥夺了孩子探索的乐趣。

我会跟闺女说:“具体哪里有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很想知道,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再告诉我吗?”每次她都会重温课本的内容,找到错误所在,兴致勃勃的讲给我听。”

女儿有的生字不认识,跑来问妈妈,她也不会马上告诉答案,而是跟女儿说:“这个字我也不认识,你可以查一下字典,再告诉我吗?”。

他们家每次写作业,既没有鸡飞狗跳,也没有血压升高。

面对孩子的问题,妈妈表现的“无知”一点,才能激发孩子探索的乐趣。

比有问必答更不可取的,是羞辱孩子的不懂,这样会直接扼杀掉孩子的兴趣。

巴甫洛夫说,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妈妈多提问,少回答,孩子才能多动脑,多收获。

3、会“生气”的妈妈,才能教孩子释放情绪

妈妈也是人,也有喜怒哀乐,只会微笑,不会生气的妈妈是不完整的。

既让孩子知道你生气了,又不把脾气发到孩子身上,也是一种智慧。

在这方面,我的朋友琳颇有心得。

他们家有一个专门的“积极暂停区”,可以是卫生间,也可以在家里开辟出一个安静的地方。

她会提前跟孩子商量好,妈妈生气的时候会找个地方自己待会儿,直到心情好起来。

遇到很生气的情况,她就会到“积极暂停区”冷静一下,前提是必须告诉孩子:“我需要一会儿暂停,等我情绪好起来后,能做的更好”。

有时候她也会冲个澡、出去散步或者到商店转一圈。

与其做一个不会发脾气的完美妈妈而委屈自己,或者因为冲孩子发火而内疚,不如让自己暂停一会儿,冷静之后再解决问题。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妈妈,有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

完美的妈妈只是我们给自己带上的枷锁,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作家毛姆说,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

我想,一个有趣的妈妈带给孩子的快乐,要比一个完美的妈妈多得多。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崩溃哭诉带娃太累”做个完美的妈妈,才是最大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