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博士自杀事件,有一项教育,很重要,却被我们忽略了。

10月10日,有网友发文求助,寻找一位欲跳钱塘江的浙大博士侯某某。

经过3天的全力搜救,最终遗憾的是,10月14日,在杭州钱江四桥附近的钱塘江水域发现的一具浮尸,经家属辨认,确认是侯某某。

网上流传着,侯某某在微信朋友圈,发的最后一条文字: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所以单纯就是,有那么点累了,所以就算了。不想责备任何人,至少此生为止认识的没有坏人,爱你们,也希望你们越来越好。最后就想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怪任何人,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我们不知道侯某某,到底是经历什么,让他在即使觉得对不住父母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个浙大博士,高学历的拥有者,或许曾有一腔热血,学有所成后报效祖国,然而,他的留言中却说:不想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

原来生命在做自己面前,如此一文不值,试问你连生命都可以放弃,为什么却没有勇气不假装,不撒谎,为自己而活呢?

生命如此之轻,轻到一个疾病,一个事故都能让它戛然而止;生命又如此之重,重到肩负的重任,对家人的牵挂与爱,它不能轻易离去。

这个世界上除了生与死,其他都是小事。

父母总是教育我们,要好好读书,学知识,将来才好找工作,然而却很少教育我们如何感知和掌控生命。

1.

生命是需要感知的。  

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有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小豆豆和爸妈去参加庙会。庙会的商品琳琅满目,摊主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这一切,让第一参加庙会的小豆豆,兴奋到了极点。

开心的小豆豆,走走停停,左看看右瞧瞧。突然,一群圆嘟嘟,毛绒绒,叽叽喳喳的黄色小鸡们,吸引住了她。

小豆豆太喜欢了,于是央求爸爸妈妈买给她。小豆豆的妈妈,觉得小鸡虽然现在很可爱,但是身体太瘦弱了,买回去养着,很快就会死的,到时候,小豆豆还是要哭的。

在小豆豆一连串苦苦哀求的攻势下,爸爸妈妈只好同意了。

买回两只小鸡后,小豆豆几乎一整天,围在毛绒绒小鸡们身边,呆呆看着,或者轻轻地和它们聊天。

为了让小鸡们,过得舒服、温暖,爸爸妈妈还特意做了一个的盒子,盒子里装上了灯泡,给小鸡取暖。

可是四天后,有一只小鸡不动了,再过一天,另外一只也不动了。小豆豆伤心的抚摸着,一动不动的小鸡,呼唤着他们的小名,然而不管再等多久,小鸡们也不再叽叽喳喳叫了。

小鸡们都死了,小豆豆伤心地哭了起来。原来爸爸妈妈说得是对的,小鸡们最终还是会死的。

小鸡走了,小豆豆独自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把两只小鸡都埋了,还供上一枝小花。

对于还是孩子的小豆豆,这是她第一次感知生命,品味到“别离”的滋味,伤心,无奈。

感知生命,了解生命,才能尊重生命。

在孩提时候,我们就曾对生命,一直保持好奇,总会好奇的问大人:妈妈,我们是怎么生出来的?妈妈,为什么爷爷睡着了,就没有再起来啦?妈妈,死是什么意思?

然而,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羞于在小孩的面前讨论生命,觉得他们还太小,说这些太伤感了。

张小娴: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都会过去,我们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2.

我们要学会掌控生命。

无论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小学,甚至上大学,习惯了以大人自居的父母,总是保护着孩子,不让他受到一点伤害,让我们的孩子逐渐丧失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力。

从小开始,父母习惯性地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习惯保护着孩子。可孩子却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掌控和感知。

记得有一次一家人去公园玩,儿子想爬树,奶奶立刻阻止,告诉他爬树会摔跤的,摔跤会流血,很痛的,儿子害怕了,于是不再靠近树,只是草地上玩。

后来儿子参加了夏令营,第一次参加攀岩的活动,儿子起初很害怕,告诉教练他不敢。

教练没有嘲笑他,而是让他可以等一下再试。儿子在旁边看着,几个胆大的小朋友攀爬,而且发现有些小朋友还受了伤,膝盖,手心擦破皮。

攀岩结束,教练对他们说:哇,你们太棒啦。擦破皮,受点伤不算什么,伤痕正好证明了你们勇敢的接受了挑战,也是你们成长的标志。

轮到儿子的时候,虽然仍然有点犹豫,但是教练在他旁边,拍着他的肩膀说:“攀岩是危险的,所以在攀岩之前要清楚注意什么,我希望你自己要重视。你需要做的是,自己判断怎么做。虽然我们无法保证你一定不会受伤,但是放心,我会全力救护你。”

这次儿子勇敢的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攀岩。

虽然最后膝盖也擦破了点皮。但是这是他挑战自我,肯定自我的一次经历。

我们如何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需要自己的去判断和去决策,没有其他人。

罗曼罗兰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4.

还记得,今年5月份,登上网络热搜榜的:日本某高中开设的“生命教育”课程吗?

这个课程就是让孩子们从孵小鸡开始,养大,然后再亲手杀死吃掉他们。

一开始,很多孩子还给自己养的小鸡取名字,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最后要杀掉自己的小鸡的时候,很多小孩都哭了。

当时,第一次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老师太残忍了,甚至还有点变态。

后来仔细一想,这只是一门正常的课程,或许方式激烈与冷酷,一开始,都会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我相信,这次课程确实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更加尊重生命。

在我国小学四年级里课文里,也有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其中飞蛾求生的故事,也让我映像深刻。

尽管飞蛾被捉住了,但是它却依然挣扎求生。我们更应该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

活着,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作家余华,曾说过: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你可能感兴趣的:(浙大博士自杀事件,有一项教育,很重要,却被我们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