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歌曼舞 娱乐至死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轻歌曼舞 娱乐至死

  赫胥黎曾在《美丽新世界》中表达出了一种担忧,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那些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以上则是在19世纪赫胥黎发表出来的观点,今日观之,仍旧不为过时,过去两百年了,今日的我们,颇有应验之映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在我们小的时候,早上起床伴随着日出,这使得我们会萌生出对太阳的疑问与思考,上学的路上会听到小鸟在路旁不厌其烦的叫着,看到花开,会好奇的凑上去观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也正是作为一个人区别于动物应该有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若只有吃喝拉撒睡,那便与动物无异,就因为人的思考不同于动物,所以我们才会形成独立的人格,显得在思想上难以统一,那如果无异于动物,则会变得容易操控,易于控制。

  在上一段的结尾处说到人与动物之区别,我想引用希特勒的一句话来对此进行补充

  “不需要年轻人有判断力和批判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车,漂亮的明星,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与同伴之间的竞争意识就够了,剥夺年轻人的思考力,根植他们无条件服从领导者的命令从心才是上策,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保持一种动物般原始的罪恶,让他们坚信那是少数派和异端的行为”。


  就现实看来,控制年轻人的不是强硬的制度,也不是压迫性的措施,只是符合了人们心中最原始的欲望,符合了人性中的贪婪,以及贪图享乐,这些东西绝对是难以克服的。因为人性会让我们觉得那就是舒适的。所以也证实了赫胥黎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喜爱的东西”。

  以上说了很多的题外话,也可以说是“隐喻”。就当下而言,在短视频及其盛行的今天,图片和视频几乎充斥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图片与文字相比,多了更多的美感,也更容易使人接受,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因为其中也不乏一些晦涩的语言和审美冲突。直至今日,短视频的盛行,几乎替代了文字和图片,最关键的是短视频几乎没有门槛,可谓是老少皆宜,上至咿呀学语的孩童,下至耄耋老人。相比于从文字中意会的东西,人们更愿意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东西。


  “眼见为实”作为一条认识论的公理,从来都享有重要的地位,但“话说为实,阅读为实,计算为实,推理为实,感官为实”的重要性,随着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在跌宕起伏。这儿说到了文化中媒介的变化,也就是说形式(媒介)决定了内容的实质,简单来说,书籍所承载的东西是严肃的,理性的,可以值得去思考推敲的东西。而视频所承载的东西,多是娱乐的,感性的,不需要去思考,更不需要去推敲,有着绝对的易融性。

  就短视频这种娱乐方式进行深度分析会发现这和美国上个世纪中后期,由“理性王国”转向“娱乐至死”的社会很相似,并不是说那个时代也是短视频盛行,就单单是电视的盛行已然造成娱乐致死的现象,图书销量的急速下降,诸多人变得愈发不爱思考,语言不再严肃理性,娱乐大众,娱乐政治。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也不见了踪影。从此也失去了“理性王国”的桂冠。

  有人说,短视频的盛行,如同精神鸦片的蚕食,很多人总以为可以通过手机的方寸之间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但这又怎么可能?在古代孔子曾周游列国遍读诗书,都未曾能全然了解世界。当然这儿所说的了解认识世界,并不是想当然以为的地理人文时事热点,而是一种哲学的角度,个人对于世界的思考和启发,及个人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


  刚才说到短视频的盛行,如同精神鸦片的蚕食。为什么?

  这作为一种“快餐文化”,不是没有道理的,据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短视频将其定位在智力为十岁的儿童,剩下的少部分具有价值的东西早已被娱乐视频所代替。这种没有价值的视频是极其容易被接受的,它不需要你去思考,会直接放到你的嘴里,而消失在你的胃里。现在很多人可以刷短视频长达数小时,为什么?因为它不需要你去动脑,再看完之后会得到一种幸福感与满足感,当你停止之后,一切将回归虚无,造成相当的精神空虚,因为娱乐本身就不具备价值。这也正是大部分人对于短期收益的依赖。就此而言,不再是我们掌控娱乐,而是娱乐掌控我们,娱乐可以轻轻松松的占据你的大部分时间,久而久之大脑就会变得迟钝,不善于思考,更不懂得如何去推敲,精神会变的麻木,对于一种具有长期收益性的事情而变得毫无兴趣。例如,每天坚持学习一小时的英语,一年或者两年以后,走在大街上碰到一个老外问路,可以操起一口流利的英语告诉他,这样的来的满足感与刚才提到相对比,自然是第二种更加拥有满足感。短视频就掌握人们短期收益性的心理,以及人性中贪图享乐的心理,长期收益在其面前显得黯淡无光。


  娱乐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消耗式娱乐,另一种是填充式娱乐。消耗性娱乐例如:刷剧,综艺,刷短视频,网络游戏等等,填充式娱乐例如:阅读,健身等等。很显然,将其划分开来的正是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

  这种现象好像跟“奶头理论”非常相似。奶头理论讲到:社会动荡的因素是由于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一大部分人将不必也无法积极的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制造“奶头”,喂之“奶头”,使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填满人们的生活。这便会直接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例如时至今日你可能还会记得,王宝强妻子出轨,范冰冰离婚,杨幂离婚…这些八卦新闻,除此之外,有价值的事情可能一件都想不起来。这看起来和“奶头理论”不是很相似吗?

  说到这儿,并不是说反对娱乐,生活当然该有娱乐,但应是人控制娱乐,而不是娱乐控制人。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充满浮躁,娱乐致死的时代,白岩松曾说,如果你可以在某一个领域坚持五年,那就可以超越同领域百分之九十九的人。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的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                        ——波兹曼

  相比于刷视频,更加提倡阅读。为什么?

  因为读者往往是独自面对文本的,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到的是一些冷静抽象的符号,没有美感或者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坚持做事就已超过大多数人,相反如果成为大多数人也是最可悲的。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样成就,哪一样成功是贪图享乐得来的,唯有艰苦探索,最后回归娱乐这个话题,享受高级快乐(长期性收益的快乐)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低级快乐(短期收益的快乐),但是享受低级快乐的同时就不能享受高级快乐,希望我们在抬头看天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地上,而不是只能看到地上。

——以上文章除引用部分均属原创

你可能感兴趣的:(轻歌曼舞 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