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高擎起你心中的那只风筝

        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放下这本书的时候,两个少年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哈桑,对,就是他,那个可爱又悲惨的孩子,善良、忠诚而勇敢,我看到了他离开主人家时那无助的眼神;另一个是故事的主人公——懦弱的阿米尔少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最好的伙伴被其他富家少爷围困在角落里施以暴力与侮辱时,却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默默注视,直到泪流满面却仍不敢挺身施以援手。为此,日后他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和惭愧之中,终身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直无法面对好友,我听到了他心碎的声音。

      《追风筝的人》闯入我的视野,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起初并没有抱什么希望,仅仅了解到这本书获得了读者的众多好评,甚至不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故事。于是信手拈来,权当一次假期扩展阅读。当我把准备阅读这本书的消息告诉朋友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塔利班太残酷了”。是呀,阿富汗这个距离我们不算太遥远、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国度,“塔利班”——几乎就是我们对它的全部印象。我们对它是如此的“熟悉”又陌生,以至于我们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头脑中出现的字眼都是战争、恐怖、罪恶、难民、脏乱┅┅。可是,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了解它的过去吗?了解它的人民吗?
      如同很多国家一样,阿富汗也是一个美丽的国度,有自己辉煌的过去。在阿富汗战争之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各自从事着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五颜六色的公共汽车和货车载满乘客,在喀布尔狭窄的街道上川流不息┅┅”,风景秀丽的喀布尔湖“湖水澄兰,波平如镜,阳光照在湖上熠熠生辉。每逢周五,总有很多家庭到湖边,在阳光下度过假期。”遇到重大的节日,尤其是“为期三天的开斋节,斋月之后的节日,喀布尔人穿上他们最新、最好的衣服,相互拜访。人们拥抱,亲吻,互祝‘开斋节快乐’。儿童拆开礼物,玩着染色的水煮蛋。”在这美妙的时光里,孩子们自由自在的成长,快乐的享受着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如作者所写到的:“我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某个懒洋洋的悠长夏日,我们在爸爸院子里那些交错的树木中彼此追逐,玩捉迷藏,玩警察与强盗,玩牛仔和印第安人,折磨昆虫——我们拔掉蜜蜂的尖刺,在那可怜的东西身上系上绳子,每当它想展翅飞走,就把它拉回来┅┅。”透过作者那细腻的笔端我们似乎听到了两个孩子爽朗的笑声,看到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这个原本飘渺而遥远的世界,瞬间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晰起来。“悠悠天宇阔,浓浓故乡情。” 人生路上,无论你到达哪个驿站,故乡都是你永不变的思念,如同那摇曳在稻田里的金黄和童年含在口中那软软的糯糖。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深沉的眷恋之情和对已逝童年的默默追思!
      在人性的描写方面,作者以温暖柔和的笔法勾勒出了人性的本质与救赎,正如拉美著名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所言:“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惊人的情节设置,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入了普通阿富汗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信仰为主的国度,社会上带有浓重的等级色彩,作者笔下温馨闲适的阿富汗,却因为不同种族、不同教派之间的摩擦而时常出现紧张。在小说中,哈桑是主人公阿米尔父亲仆人的孩子,自小一起成长起来的最亲密的小伙伴,同时又是他的忠诚“卫士”,因为“每当那些邻居的孩子欺负他,总是哈桑挺身而出,将他们挡回去。”但是,在阿米尔眼中“奇怪的是,我也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虽然我们整个冬天一起放风筝、追风筝。┅┅最终,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没有。”两个小伙伴尽管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尽管他们事实上拥有同一位父亲。但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他们所不能理解的标签所分隔开来。通过小说的描写,我们清晰地看到了阿富汗社会长期存在着的种族、教派争端,即使在孩子心灵上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两个男孩所放的风筝,象征了他们之间关系的脆弱,在往日生活消逝之际,备受考验。”(《纽约时报》评论)结果,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抢回少爷赢得的风筝,遭受了异端份子的强暴。可是,作为哈桑最亲密的伙伴,躲在角落里的阿米尔却眼睁睁的看到了这一幕,并没有站出来阻止。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然而,小说并未就此戛然而止。从那时候开始,阿米尔就一直为自己的懦弱感到痛苦,但他却选择了对自己和对哈桑更为极端残忍的方式——嫁祸哈桑偷了他的表,赶走了哈桑和哈桑爸爸。但是,此后的阿米尔生活的并不快乐,因为自己的懦弱和对朋友的背叛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十字架,因而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直至成年之后依然为此备受煎熬。难能可贵的是,当拉辛汗(阿米尔父亲的朋友)死前打电话,让他回喀布尔解救哈桑孩子,他不顾战火毅然而然的踏上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开启了赎罪的征程。最终,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勇敢了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也拯救了自己,实现了自我救赎。几年以后,当阿米尔作为一位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去追逐那只在树巅之上高高飘摇的断线风筝时,他的嘴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小说荡气回肠,读来感人至深。这不仅是一部描写阿富汗和当地人民的作品,更是一部贴近心灵、充满人性光辉的力作,我甚至从中感受到了宗教般的圣洁与慈悲。在这个五彩缤纷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迷茫,以致陷入困境,迷失自我,饱受心灵折磨。那么,我们是否思考过回归初心,去追寻心目中那只自我救赎的风筝,那只千千万万人所要寻求的风筝,那只令我们内心无愧和宁静的风筝!
      请高高擎起你心中的那只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高高擎起你心中的那只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