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埃默里大学学生报报道,该校“牛津学院”哲学专业一年级中国留学生张一得去世。
张一得的父亲,更广为人知的称谓是“一得他爹”或“老得”,是一个网红爸爸。
他曾是一名企业高管,儿子一岁时离婚后,辞职卖房,搬到郊区,全职带娃,靠种地、养鸡养鸭和捡破烂为生。
一得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是一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勤劳、聪明、懂事、上进。
后来还以几乎满分的托福成绩考进了素有“美国南部哈佛”之称的埃默里大学。
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猝不及防奔向另一个世界,着实让人吃惊。
张一得父亲在信里说:“儿子一生中所有的决定,我都是无条件地尊重、认同、接受,包括这一次,他最后的这个决定。”
各种批评的声音,像潮水一样涌向这位网红爸爸。有人质疑教育方式,有人指出全职养育的弊端、有人指责他演得太过……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不清楚事情真相的网友,就这样去批评一个心碎的父亲,是不是“太过了”?
一、养育孩子就是生命体验。
养育孩子的过程,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
我的小家伙呱呱落地到现在,他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让我体会到为人母的快乐。
他三岁的时候,花了半天时间很认真把一张纸写得密密麻麻的,没有一个成型的字。我看了半天,问:“你写的字,我为什么一个都看不懂?”他撇了我一眼:“你写的字,我也一样都看不懂啊!”
至今想着这些零碎生活片段,我都确信自己的嘴角在上扬,我的眼神一定是光彩四溢。
我也相信天下其他父母也一样,他们的幸福由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片段拼凑而成。
一得的父亲,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用相机记录下了孩子那么成长瞬间,拍了二十万张照片,为孩子煞费苦心做出十万道不重样的菜。
父亲带着儿子那么用心地去生活,去感知彼此,去触摸自然,这个过程他们是幸福的、满足的,让人羡慕的。
二、教育就是一场冒险
什么是教育成功?是孩子达到了现实生活中具体目标,比如学历、工作、收入 ?还是给孩子自由,探寻内心宁静和生命意义?
有一个单亲妈妈,除了工作就是照顾孩子。孩子到了青春期厌学,她面对学校老师的诘问,无奈地说了一句:我这辈子只有一次机会做母亲,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教育环境,也会出现不同的教育结果。
我一个同学,他们家三个女孩和一个男孩,三个女孩子个个优秀懂事,都上了重点高中,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唯一的男孩却早早辍学,在街头游荡。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用心浇筑的未必能开花。教育逻辑不等同于工业品思维。
三、生命的精彩不用长短来衡量
有一种花叫昙花,晚上开花,开花时间只有3到4个小时,花朵是白色的,娇柔多姿,散发出幽香,非常迷人。
它在人们睡着以后才悄悄盛开,它甚至来不及触摸翌日阳光,那又有什么关系。
昙花一现可倾城,美人一顾可倾国。生命的灿烂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倾情相与。
公众号镇西茶馆作者李镇西,是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多年前他研究过一个自杀的高一女生,他用了半年的时间仔细研读这个女孩留下的日记及资料。
得到的结论是这个女孩死于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个女孩发现理想世界和外界现实差距过大,而这种疑惑没有得到及时解答,她丧失了生存勇气。
心灵越敏感,灵魂越丰富,接受现实过程就越痛苦,越曲折。
四、抑郁是一条深深的河
抑郁症,一条深不见底的黑色河流,吞噬着生存意志和世间快乐。
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抑郁症发病率高达7%左右,其中有10%~15%的患者最终可能选择自杀。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晰,有遗传,还有环境、教育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著名抑郁症问题专家史培勒说:“这种病(指抑郁症)往往袭击那些最有抱负、最有创意、工作最认真的人。”
历史名人如牛顿、达尔文、林肯、丘吉尔等都饱受抑郁症困扰。美国作家海明威、明星张国荣,作家三毛因为抑郁症而自杀。
能够做出辉煌成就,有着较强心理素质的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我们不知道那一端的美国埃默里大学具体发生过什么,我们不知道一得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至暗时刻。
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指责,一个失去了孩子的父亲,他承担起了父亲应该承担的责任,况且,他比大多数人做得都好。
他在向这个世界传播爱,传播正能量:“天下儿女心可喜,天下父母亲不必可怜”。
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说:每当您想批评别人时,请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
请多一份冷静和良善,少一份挑剔和尖酸,生而为人,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