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之四——慈

关于“慈”,大家有什么样自己的理解?

《说文解字》曰:慈,爱也。从心,兹(cí)声。从字形看,是从内心里生出的爱。

可以理解为无私的爱,没有目的,不求回报。而这世上最无私的爱,就是来源于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包容我们的无知,体谅我们的冲动,宽容我们的过错。

不为人父母,很难能体会到这种从骨血深处散发出来的爱的力量,这是真正的血脉亲情。

在你心中,什么是无私的爱?

有人说,无私的爱是因为你是你,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懂事、聪明、优秀或者各种外在因素。

比如,面对一个犯了罪的孩子,社会和法律对他的宣判是理性的,他们可以厌恶他甚至谴责他,父母也可以,但是此时无私的爱体现在:即使你犯了罪,我也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虽然我不赞成你的做法,因为你的行为伤害无辜的人,但是我还是爱你。

父母是爱你的,无论你站在世界顶端还是身陷牢狱;

父母是爱你的,无论你身体康健还是患病残缺;

孩子犯了错,并不完全是孩子的责任,也可能是父母在教导的过程中有失误,也可能一时由情绪控制,只要引以为戒,诚心改过,同样还有很远的路可以走。

关于慈,我们听到最多的词语是什么?

“慈母多败儿”吗?但是这里的慈,指的并不是无私的爱,而是溺爱。

有求必应是爱吗?是,是溺爱;

放任自由是爱吗?是,是溺爱。

宠爱孩子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失去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吃饭,洗碗,洗衣服。很多时候,家长是由于不想让自己“麻烦”而选择了替孩子包办一切,比如端碗、喂饭、穿衣、洗衣服等等,让孩子“浪费时间”不如家长快速有效的完成。

可是,这是节省时间的时候吗?

这节省的不是时间,“节省”的是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

爱和溺爱,很容混淆,但也容易区分,怎么区分?

在帮孩子做决定之前,在帮孩子做事之前,在帮孩子做任何事之前,先问一问自己:这件事你能帮他做一辈子吗?如果不能,请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学习到这项技能。

溺爱,往往发生在年纪比较小的孩子身上,那么成年之后,父母做的更多的是什么?建议、忠告、经验、约束等等,如果溺爱是开放式的爱,那么这时,爱变成了一道门。

二十八岁的孩子和五十岁的父母,父母告诉孩子更多的是谨慎、注意、小心。可是孩子这时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在他们人生迷茫或踟蹰时,踏出那一步的勇气和义无反顾的坚持。

3岁孩子需要的是开放的爱:敢于创新与尝试,28岁孩子需要的是支持的爱:真正去尝试与创新时,有坚实的后盾。

无论父母是否给了我们想要的爱,我们都要看到他们为了爱我们所付出的那些,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慈。

每种感情的产生如果以另一种感情为基础,或以回报为基础,都是不纯粹的,不是因为子孝父才慈,而是因为父母本就“慈”。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和万事兴之四——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