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世间有一种爱像春蚕、像蜡烛只是一味付出,不求回报的爱。那就是父母对儿女的无私奉献。
对于他来说,父母之爱与他却是充满了嘲笑、讽刺、像极了一场无厘头的闹剧,在他短短的、只有17岁的岁月里除了苦涩,即是凄凉。
“生来即轻,还时亦净”
刘学州出生在2004/2006年之间,出生大概三个月左右被养父母收养。在四岁那年养父母双亡。然后和姥爷姥姥,姨妈等亲属生活在一起。
八岁时靠政府资助,开始住校学习。小学六年转学五次。
中学时同学排斥,老师猥亵,依旧努力学习……看到网络寻亲成功的案例。坚定了他的寻亲之路。
从2021年12月6日,刘学州开始寻找亲生父母,12月27日父子相认,随后和生母相认。
父亲的躲躲闪闪,母亲的微信拉黑,刘学州颠覆了自己对父母情感上的认知。
2022年1月24日凌晨4点多,刘学州因服药抢救无效在温暖的三亚离世。
在刘学州认亲的不到一个月里,就离开了人世。
这个十七岁的大男孩,在没有认亲之前,已经拥有了自立自强,新一代青年的自食其力优秀品质。可为何找到期盼的父母后,却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呢?
父母无法选择,刘学州一生太苦
现在二十左右岁的孩子哪个不是,把自己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有的几分几秒也张口就来。有的孩子依旧赖在父母的溺爱中不能自拔。
看到刘学州自己写的寻亲信息:大概是2004/2006年出生,大概三个月来到养父养家。
心里忽然地,好心疼这个孩子。可怜的他根本不确定自己的基本的状况。
养父母去世,虽然没有流落街头,可是在姥姥家,姨妈,和亲戚家轮流住。
想想就好心酸,刘学州自小没有一个固定的家,无依无靠的可怜。小小的岁数看人脸色吃饭,睡觉。
对于只有四岁的一个孩子,一定内心是胆怯,害怕的。所以他期盼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完整的家。他自以为家可以安放他以往流落的日子。
小学六年转学五次,一定也是遭受了不同等的待遇,才会频频转学。当每一次进入新的学校,对面新的同学,老师,陌生的环境,相信孩子一定是忐忑不安,无可奈何且凄凉无助的。
中学时,同学排斥,老师猥亵……。他也曾跨出教学楼窗户想跳楼自杀,犹豫间,他想到,他的不幸是因为他是被抱养的。
如果自己的亲生父母在身边,所有的一切不高兴,不开心都不会存在的。
于是亲生父母是他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他一切行动的源泉。
他努力学习,为的是自己更优秀,他在学校兼职打工……。他在等一个寻找亲生父母的机会。
日月穿梭,寒暑交替。
刘学州,在网络上看到孙海洋夫妇把丢了14年的儿子搂在怀里,泣不成声、淋淋尽致的亲情挚爱,团圆时的暖人情怀。他寻找自己父母的执念更加迫切。
认亲后,亲生父母为了见他,犹犹豫豫怕他的到来影响各自的家庭,父母的怀抱也不似想象的那样温暖有力。
确定了父母当时,就是为了拿到几千元钱而卖掉他的时候,他一定心里难受,只是说不出。
怎么样的父母能忍心卖掉自己的孩子,而且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羸弱的生命。
在父母拿起钱的那一刻起,这个小小的小孩儿,就像被突来的飓风,连根拔起,然后恶意般,弃置于陌生的荒地。从此以后,任其飘零,自生自灭,和亲生的父母再无丁点关系。
他母亲把他微信拉黑后,孩子的伤疤,刚被生生地撕开,鲜血淋漓的时刻,母亲亲手又撒入一把浓盐在孩子的伤口上。母亲把微信拉黑,相当于又一次的抛弃。
此刻他明白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孙海洋。刘学州以往想象的父母情怀,只不是刘学州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是幸运吗!不!是不幸的开始
刘学州从开始寻找亲生父母,到找到他们,只用了二十八天。
相比别的寻亲家庭,有的穷其一生,也未必有结果,刘学州的寻亲是一种侥幸。
这是上天的眷顾,还是冥冥之中另一种不幸的到来呢。
刘学州在遗书中说:“把痛苦倾诉到大海,也把生命还给这个世界。与其抱怨这人间疾苦,不如感谢给我一次体验疾苦的机会,及时的道别这人间疾苦。”
十七岁年纪的理解,何其悲凉地沧桑。
假设刘学州不找,或找不到自己的父母,努力上进的他,上个大学,凭借自己的力量也能好好孝敬姥娘姥爷,或者成家立业,也可以是幸福美满的…...
四季轮回,春天依旧。可是物是人非,一切都那样,又不是原来的一切。
逝者已逝,惟愿安息。
希望有来生,刘学州不要在遇见他们即好。
稚嫩的刘学州满怀期盼的寻亲之路,终究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