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7.2:生之禀受性相近,长而熏染习相远

「阳货篇第十七」2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先天禀性相近,只因习染不同,其后天品性才天差地远。”

【注释】

“性”,生也,生之质也。此处应指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性。

“习”,习染。意即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远”,指人后天的智愚、贤不肖等品性养成结果差距大。

【评析】

“人性”历来都是哲学和宗教的热门话题。关于人性的善恶,历来有“性善说”、有“性恶说”、有“善恶相杂说”、有“无善无恶说”。虽然都是言“性”,但各家所言之“性”在概念上却未必尽同。因此,若要探讨这个话题,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和统一“性”的概念,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性”的概念过于艰深抽象,需有相当的资质和悟性方能理解,所以孔子很少谈及“性”的话题,所谓“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整部《论语》中,“性”只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子贡感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另一次就是本章的“性相近也”,但却并未说性善性恶。

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性有共性,也有差异。比如,人格的可塑性就是人的共性,对于人类社会性的养成至关重要;而资质、性情则因人而异,是人个性养成的基础。社会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性大同小异。是故子曰:“性相近也”。

《中庸》云:“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谓“达德”,即通行之德。“天下之达德”,即今日所谓之“普世价值”。《华严经》即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故“智仁勇”三者的“种子”乃与生俱来,人人生而有之。

种子要有适宜的环境才能长成果实。因而,“环境”乃是人格养成的关键因素。这里的“环境”,既有有形的物质环境,也有无形的文化环境。而在文化环境中,则既有有意施为的“教化”,也有无意而为的“行为”。这个“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就是“习染”。不同的环境,导致不同的“习染”;不同的“习染”,造就不同的人格。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习善向学,便为智为圣贤;习恶不学,便为愚为不肖。于是智愚善恶,只因所习不同,而相去渐远。故曰“习相远也”。因此,孔子特别重视“礼乐”教化的社会环境,主张“克己复礼”。所谓“礼乐”教化,概括而言,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其实就是一个“智仁勇”的培养环境。因为“孝悌”可培“仁”,明“义”须有“智”,而“忠信”“礼”“廉耻”,其行则需“仁、勇”。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也均表明了环境对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创立了闻名世界的“蒙氏教育”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就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所谓“吸收性心智”,是指0-6岁的儿童对于环境中所接触到的一切影响与刺激,都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用以建构其自身的人格。因为是“全盘吸收”且“不加分辨”,所以儿童对于环境中的一切,无论是非善恶,一律照单全收。因此,蒙氏教育特别重视“环境”创设,因为“环境”就是教育。这与孔子的尚礼尚乐、重学重教,显然同出一理。

因为“习相远”,故有智愚、贤不肖之“类”。孔子认为可以教化来消除“类”的分别,故曰“有教无类”。因此本章仍是孔子勉人向学、劝世向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7.2:生之禀受性相近,长而熏染习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