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芯片“九死一生”,为何小米还要坚持? 雷军一句话道出缘由!

消失已经的澎湃 S2 芯片终于有了重启的苗头。近日小米投资国产 IP 设计公司芯原微电子,很可能是为了旗下的澎湃 S2 芯片带来更多技术和研发上的助力。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小米公司没有创新,也没有自己的核心科技,原因是小米公司几乎所有的零部件补全采购自供应链,完全没有自主创新的硬件。特别是手机中最重要的处理器芯片,小米一直没能实现自给自足。

确实,小米早在三年前就量产了澎湃 S1 芯片,可研发手机处理器芯片哪有那么容易,虽然澎拜 S1 在 CPU 和 GPU 参数上和同级别芯片并无多大差异,但在基带和制程上明显有落后。因而,当搭载澎湃 S1 芯片的小米 5C 正式发布后,媒体测评和用户反馈都不是很理想。

紧随着小米澎湃 S1 发布会不久,小米就透露出要研发旗舰处理器澎湃 S2 的计划。我们知道,研发芯片的难度非常高,也需要付出非常多的资金,小米薄弱的现金流储备难以维持长期高强度研发工作。在接连五次流片失败后,澎湃 S2 突然在人间蒸发,所有渠道都找不到有关消息,甚至有人说小米公司已经放弃了自研澎湃 S2 芯片的打算。

澎湃 S2 难产

看起来遥遥无期的澎湃S2,究竟是被什么所阻挡?芯片设计制造领域,最大的难点在于钱和技术。小米虽然为自己贴上了“为发烧而生”“黑科技”等口号,但它从来都不是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即便是做硬件起家,但小米发家的本事主要在于供应链整合和互联网运营,技术研发并非小米优势。

此外,对于一款手机处理器来说,一般研发周期至少都需要 2 年多的时间。小米第一点处理器澎湃 S1 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小米自主研发的产物。2014 年 10 月,小米旗下公司松果科技成立的一个月之后,松果科技就与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签署《SDR1860平台技术转让合同》,其以 1.03 亿元的价格得到了联芯科技开发和持有的 SDR1860 平台技术。

澎湃 S2 迟迟不能推出,关键在于小米核心技术人才缺乏。一般来说,处理器芯片在正式量产之前都会流片找问题(流片就是把图纸给台积电等代工厂小批量试产,16nm 制程工艺一次费用几千万)。可是,到了澎湃 S2 这里,问题却越找越多。据悉,2017 年 3 月澎湃 S2 开始第一版流片。一周后,内部确认芯片设计有大问题,根本不能亮机需要大改。2017 年 8 月第二版 S2回来,依然无法点亮。接下来是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还是远远没达到量产预期,需要重新设计修复 Bug 。

芯片设计一直是个有钱任性的游戏,可再多的钱也禁不住澎湃 S2 这样三番五次地打回重新设计。况且这个游戏除了一味砸钱,还需要足够的技术人员储备。小米澎湃 S2 没有技术大牛带头,也没延续联芯的平台技术,流片啊失败也情有可原。毕竟,这个世界上仅有苹果、华为、高通、三星、联发科五家公司生产手机处理器芯片。没有多少硬件基础的小米想要弯道超车,技术难度真的大到难以想象。

投资芯原微电子

《士兵突击》中有句经典台词“不抛弃、不放弃”,拿这句台词形容此刻小米对自研芯片的态度再合适不过。历经澎湃 S2 两年多的沉寂,小米并没有放弃自研芯片。近日小米再次在芯片行业出手,有消息称,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投资芯原微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持股占比 6.25%,为后者第四大股东。

芯原微电子这家公司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这家公司已经成立整整 18 年,创始人戴伟民博士曾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芯原微电子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中国和美国设有 5 个设计研发中心,全球共有 10 个销售和客户支持办事处,目前员工已超过 700 人。公司定位为芯片设计即服务平台,提供世界一流的系统级芯片 (SoC) 和系统级封装 (SiP) 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芯原也是一家国内领先的 IP 供应商,拥有业界最全面的 IP 组合。

小米投资芯原微电子,除了看上芯原的 IP 设计能力,还在于芯原拥有足够的 AI 技术储备以及物联网领域一站式半导体设计服务。我们知道,小米从去年开始就强调 AIOT 战略,今年三月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此番小米投资芯原,正是因为澎湃 S2 难产,转而想在物联网芯片上有所突破。物联网芯片技术难度并没有手机处理器那么大,小米通过投资芯原微电子,先在物联网芯片领域打开局面,确实也是早日实现小米“中国芯”的好办法。

转战 RISC-V 架构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芯片 IP 核及设计服务的半导体企业,芯原微电子有着情怀和实力,如今已经成为 RISC-V 架构细分领域数一数二的半导体企业。物联网对芯片的要求为碎片化、可定制,这恰好与 RISC-V 架构开源开放、可模块化、可扩展、简洁的特性完美契合。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理事长,同时也是芯原微电子创始人戴伟民博士曾经说过,RISC-V 是中国 CPU 实现自主可控且同时繁荣的契机。

而在 AIoT 时代,物联网应用已经覆盖工业、商用、消费三大领域约 20 多个行业、160 多个应用场景。物联网终端应用与手机应用不一样,根据应用场景不同,需要定制特别的扩展应用。RISC-V 架构的优势也在这里,RISC-V 能根据各细分行业的特点进行指令集修改,使其更符合用户需求。当年,Wintel(微软+英特尔)定义了 PC 时代,ARM +安卓定义了智能手机时代。如今,小米澎湃与芯原微电子合作,或许能重新定义物联网时代。

从澎湃 S1 到澎湃 S2,从五次流片失败到转战 RISC-V 架构,雷军率领的小米公司始终在打造“中国芯”的道路上坚持。相比于手机核心处理器,物联网芯片研发相对容易,攻克的难度和资金压力也会小很多。在“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指引下,相信小米很快就能突破澎湃 S2 芯片上的重重束缚,发布基于 RISC-V 架构的全新物联网芯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发芯片“九死一生”,为何小米还要坚持? 雷军一句话道出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