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敬畏的流动——走向教育深处,以心养心,唤醒生命 | 开讲

这是基本书院经典课程《跟林格学教育的根本智慧20讲》之四:

教育,往根上走,往深处走,其实是内心深处流动的那点东西。

敬,就是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但就是这个东西,在主导着人心的运行之方向、速度、规律。

没有敬的人,因为心底里毫无顾忌,因此就没有了保护,是非常可怕的,容易被人灭、被天灭。

人的所有智慧,都是因敬而生,敬生信,信生慧,信心任物,只要始终持守敬畏之心,我们的心田里,种什么就会长什么。

有敬的人,人人都会来照顾他、托举他、成就他,“用师者王”,就是这个道理。

“敬人者,人恒敬之。”敬是互相的、流动的,敬在人心之间一旦活了,像汩汩清泉,一切都会很流暢、诗意宛然。

无论人心多么地复杂、幽秘、危险、世故,敬这一个字,都可穿越、打通它。

一、教育者,唯一可以用来安身立命的东西,必定是这个“敬”字

我常常觉得,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先贤的指导,而拥有了“敬畏”这一扇门,只须轻轻一推,即可进入一个充满灵性、开阔、深美的空间。

在教育的道上,我首先证见到的,就是敬畏心,一个人的敬畏心升起来了,他就会主动发展并自律,在任何事情、任何人面前,都是庄重的。

敬畏心,究竟是什么心?

孔子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是因为心中有畏,故而有敬,有敬,反过来又生畏。而没有敬畏心的人,什么话都敢讲,什么事情都敢做,必自取灭亡。

首先是敬畏天命。人有性命,性是我们祖辈几千年传承到你这里的信息,或者叫基因,人的起点并非为零,而是带着许多我们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未知密码的。命,则是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天一定赋予了他一种使命,只要他能找到这个使命并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他就会安心,性与命吻合在一起了,就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他也就找到自己的定位、志向、担当。许多人四五十岁了,仍然揪心、不安心,乃是因为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罢了。

其次是敬畏大人。朱熹讲四书之首《大学》就是指“大人之学”,大人是指有大的情怀、大的理想的人,因为他有情怀有理想,所以会呈现给我们一种气势、气象、格局,我们应当敬畏大人,因为他比我们高,我们应当尊重之、模仿之、效仿之,学习他的礼、义、信,模仿他如何临事、待人、接物。在生活实践中,“大人”,实质上就是“比我们水平高的人”,他们站在高处,眼界开阔、深邃,他到过的地方,我们不曾到过,他们身上的学养、德行、文化底蕴以及内心高度,引人入胜。如果遇见了比我们高的人,一定要心怀敬畏。相对于“大人”,就是“小人”,小人只想自己那点事,从不考虑他人、社会,天天琢磨的是无视规律的存在而竭力破格获取,他们常常心有戚戚而不自知。

第三是敬畏圣人之言。圣人的话,总是言简意赅、意涵深远。他们的知识或许不如现在人丰富,但他们的判断力和认知力却穿越时空。他们到过的地方,我们没有去过,他们把自己见识的事情,告诉我们,我们应当敬畏之,上供之,中修之,下化之,努力将之活出来,绝不可调侃、妄论、轻慢。很奇妙的是,一旦内心的敬畏之心升起来了,我们会感动,一感动,智慧之门就启开了。

无敬,则无律,平庸与优秀之间,只隔着“律”这一个字;无敬,则无人托举你,别人给你好的东西,你也接不住;无敬,则心生傲慢、怠惰,人生败局皆由此而定;无敬,则进入不了德之门,不能进入德这个空间,则离道弥远,灵魂无处安置。

二、人为什么会傲慢?傲慢是一团浊气,一旦发生,把人心就堵死了

傲慢是一团浊气,一旦在内心生发,就会把心门堵死,化换不掉,人就会渐渐失去智慧,脑子转不动,最后被自己气死了。

扭转傲慢之气,是和自己做斗争的过程,不易,我也尚在努力中,然而,得知道,傲慢的本质,然后一点点消除掉。

学校的真正困难在人心,而人心最大的危险和可怕是“傲慢”两字,这不是所谓“转变教育观念”这几个字那么简单的,而是需要我们自我拯救和脱胎换骨。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叫“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其中“傲”最为可怕,傲,就是“冥行妄作”,人因傲则慢,慢则欺己欺人,说到底,傲慢是最易败人的不良习性。

其实,傲慢的背后是深刻的无知与迷茫。

由于经常在学校行走、调研的缘故,我常常能感受到我们的一些干部和教师身上,有一种可怕的东西一一傲慢。

陪同的领导常常告诉我,或许他们有傲慢的资本吧。他们很多都是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或者是哈佛、牛津、MIT的“海归”……

可是,要知道,人的傲慢,恰恰是因为肚子里没什么东西。傲慢的背后是深刻的无知与迷失,无所敬畏,无枝可栖。

真正有水平的人,从来都是以虚受人、以爱养天下万物,他绝不会有一丝丝的自是与狂妄。

中国几千年文化告诉我们,傲慢与平庸是伴生的,傲慢者必平庸,平庸者才会长出来那些莫名其妙的傲气与慢气。

为我们的校长捏一把汗,怎么团结他们去做好教育,也为我们的孩子们捏一把汗,傲慢之人怎么可能引领他们走出平庸、走向内心的高处?

消除傲慢之气,还有一味常备常用、常用常新的中药——“主敬为涵养之要”。此药人人可常备,应不时之需,敬这一个字,可以息妄、止怠、消慢、胜私、抑矜,人生五大陷阱,均可因敬而跳出来,从而随心所欲,而敬则自然虚静,敬则自然和乐,所以成始成终。

三、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神性,都是值得敬畏的

回归教育的本质,主要是指——敬畏每一个生命,进一步说,敬畏每一个生命的来到以及他来到之前的神性存在,人的生命起点并非为零,都隐藏着他自带的天命和隐秘的文化基因。

教育的幸福,就是迎接并拥抱每一个生命,他们能在我们面前走过,而正好我们渡过他们,其实是我们的幸运。

每个生命的神性,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牵引,它会左右我们的选择、判断、创造、想象,这种神秘的力量叫神性,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一般情况下它都是沉睡的,它等待着去唤醒。

人刚出生时,是有神性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偏见和傲慢遮蔽了人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神性。而人的灵魂一旦被唤醒,他的神性就会再度显露出来,自带光芒,他是不需要教的,他的生命价值便会回归,不教而教。这,是教育最神奇和充满魅力的地方。

1、教育的终极任务是唤醒一个人的灵魂。

教育,最难的事情恰恰就是唤醒一个人的灵魂,即:引导、协助、激发人实现自我的觉醒。

觉醒,有两层含义:

一是“觉”,是一个瞬间,是蓦然之间,发现了自己,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心的成长就是他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

二是“醒”,“醒”是一种状态,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唤醒一个人的灵魂,当然也是一门硬功夫,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能触摸人的灵魂的人,都是真正的大师,不多。

“觉”,就是发现自己,而发现自己,是教育走向深处的前提。

发现自己,是人类正在进行的指向自我、回归本真的一场伟大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走向深水区之后、无路可走时的突破口,是从向外看转为向内看的价值驱动所在。

可是,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尤其是发现自己的使命、定位、担当,以及自己闪光的优势与长处。即便一时发现了,也很难加以提纯、提炼,从而淡化了发现自己的巨大价值。

首先,发现自己需要镜子。比如,教育者的镜子是孩子,他们身上呈现的浮躁、厌倦、迷茫,其实正是他们内心渴望的宁静、喜悦、清晰,我们没有给到,反之,如果我们变本加利地以浮躁去覆盖浮躁、以功利催化功利、以迷茫混合迷茫,教育就死了。教育的希望在于我们将宁静、喜悦、清晰活出来,教育便回归了本真。

其次,发现自己需要有远见。我们常讲,要站在三十年后看现在,三十年也不够,甚至把我们的目光投放到我们的终点――墓碑上,向死而生,再反观当下,真实的自己就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会知道什么是要做的、什么是多余的应该减去。这时,再来讨论我们自己的定位、天命、担当等等,才有可能。

我想,我并不主张单纯从哲学上来谈教育,因为教育是实践性的,真正的教育智慧应该是生长于鲜活的一线实践层面的,是动态的、机变的、一时一刻都在发展的。但一旦涉及深层次、智慧性的东西,必然会碰触到哲学、美学、人类学,它们是人类最高的东西。没有它们的关照与指引,我们根本无法确定我们要怎么走、要到哪里去,方向就容易偏离正确。

人的觉性中,隐藏着巨大的能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人实现觉性的成长和发挥,从而使之迈上自我发现之旅。

2、真正一流的人才,不是教出来的。

教育的所有道、法、术,如果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字:醒。醒了的人,是不需要教的,他很清晰,他知道往哪里走、怎么走,所谓的自主、自觉、主动学习,根本无须強调。

人是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动物。在他的自我意识里面,藏着巨大的潜能。因此,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被某种力量唤醒了以后,他会由“觉”而“悟”,只有悟到的才是自己的,他不需要教,他自己知道要到哪里去、怎么去。而当他还没“醒”时,再好的教育都是枉然。

真正一流人才,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他自己的一种自我的、深度的觉醒,使得他从优秀迈向卓越。

教育的力量在于唤醒。主要体现在,面对他人时,能迅速摸到他的内心柔软处、痛点、纠结,从而输入能量,把他的心扶起来,带到开阔处。

关于这个问题,孟子的“四端论”,曾经给我们很多的教益。传承圣贤之血脉,不在于多,在于选其一二,深信之、笃行之、操练之,温故而知新也。

孟子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里的“端”,即头绪、端倪、萌芽。

恻隐之心。就是遇到可伤可痛的事,能有同情心。这是仁。任何人都有,一个杀人犯,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他也会揪心,会冲上去拉一把。如果抓住这个“端”,并扩充、放大,人就不会做坏事了。

羞恶之心。就是羞耻心。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情,会觉得有愧,别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会觉得厌恶。此心,人皆有之。王阳明讲,一个贼,你让他脱裤子,他也会觉得害臊,这就是良知。因此,把人的羞恶之心抓住,通常是他觉得“有愧”时,切进去,把良知放大、扩充,人就会觉醒。

辞让之心。理所当辞,晓得推让,礼之端也。该拿的、不该拿的都心安理得往自己家里搬的,属于无礼、无节。

是非之心。人人皆知何为善何为恶,一个贼,你骂他是贼,他也不爱听。能辨别是非,人就会有智慧。

这四端,人皆有之,其实不用学什么新的道理,只要找到人本心里的这四端,当呈现出端倪时,瞬间抓住它,扩充它,放大它,就能成就一个人的一生。

3、用灵魂唤醒灵魂,是一项激动人心的伟大事业。

甚至可以说,能考上一流大学的人,都是在高中之前就觉醒了的。而没考上一流大学的人,都是在高中之前没觉醒的,有的人,四十岁之前都尚未醒,那么有可能他的一生,将都是平庸的甚至惨淡的。

而唤醒,是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门硬功夫。也算是教育上的工匠精神吧,因为需要教育者丰厚的文化底蕴、细腻扎实的洞察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力。

我曾把发现、解放、引领、唤醒这四个主题,构建了一个理论实践体系,并转换为了一个有效的课程,曾经让无数人受益,但其中“唤醒”,占的比重最大,可以说,用灵魂唤醒灵魂,是激动人心的伟大事业。

醒,虽是一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在实践中,我喜欢概括几句话来阐释它:

一、人是趋光的动物。人在阳光下,容易醒,早上起来,阳光照进来,人就会醒,装睡除外。教育就是把人性之光、智慧之光、道德之光投射到人的心里去,人就会醒。

二、我们的孩子最为缺乏的是内心的能量。人内在的能量稀薄,缺乏温度,人的感知器官就会把门关上,再好的教育也进不去,也无济于事。教育就是把能量输送到人的心里去,做温暖人心的教育。

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等待那个醒点的到来。人的醒,是有节点的,唤醒,需要抓住这个节点,否则很容易错过。要抓住这个节点,要有战略性,一下子能抓住要害,要精通人性的特点。前面讲到的孟子的“四端论”,让我们拥有了把握醒点的依据。

四、我们都是幸存者。皇甫军伟老师曾经多次问我,人的敬畏心是怎样生发出来的?他是大师,他请教我的意思是想找到教育的某一种根本基因。我的看法是,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未来不可预测,一切皆处于不可确定之中。因为知道我们是幸存者,所以需要时时归于“无”的状态,一无所有,一所是处,一无所有,然后心生敬畏。

附录:

佛不渡无缘之人——教和不教,是有原则的

林格/文

对于老师来说,教与不教,是有原则的——佛不渡无缘之人,天不佑无根之草。

1、不恭不敬,不忠不信,不教。

不恭者,不敬者,教不了。因为其心自满,教也溢出,暴殄天物,还是把资源留给后面的人吧。

不忠者,不信者,不可教。忠,事人以忠,尽心尽力;信,须是深信,不可半信,半信则半疑,而因有信心方可任物。对于不忠不信者,你教了,说不准人家回头还骂你了,那就是“好为人师”了。

2、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孔子讲:“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这里的“君”,可以是上级、客户,也可以是学生、弟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首先,你得有道,有本事,有价值,还得有原则,当对方不信、不听、不以为然,你的价值发挥不出来,你就赶紧转身,不要为了一时利益而阿意曲从、假装一致,那就是小人了。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才是真正的“知进退”也。我的切己体察是:不信,有很多原因,但背后有两个原因是很重要的:一是缘分未到。一切皆应随时、随性、随缘、随喜;二是你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不够高,或者还在低处,那么,你还是回去在自己修养上下功夫吧。

总之,“学会转身”,可能是一种很高级的智慧。

3、不愿意为学习付出代价的人,是学不好的。

孔子讲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拿着拜师礼来求学的,我没有不教的。有人批评孔子,要十条干肉啊,太贵了,您不是说“有教无类”吗?

可能当时正好有人送了十条干肉,孔子顺手拿来说事。其实,往深处看,如果都免费来学,定有不少人不是真心来学的,觉得自己了不起,来和孔子会一会、过过招,那不耽误其他同学的时间了?

付了代价的东西,人才会重视,才会珍惜,才会认真定位自己是来学习的,才会认真思考要不要照着孔老师说的去做。而免费得到的主意,就不值钱,不会重视。

4、来者不拒,往者不追,无往教之礼。

只要他怀着求道之心来,老师都教,因为如果拒绝,就是阻挡他得到教化的机缘,这是老师不能做的。

如果他自己要走,也不拦他,更不会去追他,由他去,把有限的时间、资源留给有缘之人。

在孟子提出“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之后,朱熹还补充了一条:“无往教之礼”,“这个学生我必须前往去教”,老师没这个心思。

5、自暴自弃者,不可教。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何为自暴?言非礼义也;何为自弃?不能居仁由义也。

人性中本就有礼义廉耻,而非读书读来的,只是当下太多的人,自暴自弃,对礼义廉耻轻蔑攻击,这样的人已失去本心,把自己坑苦了,这样的人,你还同他有什么好说的呢?

孟子接着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仁,是一身上安稳的一处住宅,能居于仁,则身心泰然。义,是做任何事最为平坦通达的大路,走在大路上,任由变化,正大光明,心无旁鹜。这样,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还要担心什么?

人的危机从何而来,无非是不仁不义。实际上,人一有私欲,危机便至,私欲的标准就是“义”,合乎义,虽万钟不辞,不合于义,分毫不取。另外,如果贪巧求速,一会儿便无路可走,即使一时做到了、得到了,迟早要还。

我反复在讲孟子的“居仁由义”,因为我感觉太重要了,可又因为太熟悉了,能真正将之活出来的人,千里挑一,而大多数人都蒙在鼓里,自暴自弃是也。

6、要教,就教出老师为之自豪的学生来。

要教,就抱着一个根本信念去教:培养未来能超过自己的学生;即使降一级,也至少培养出将来让老师为之自豪的学生。这是教育者生命价值的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格:敬畏的流动——走向教育深处,以心养心,唤醒生命 | 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