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差环境变差,好环境变好”其实是概率学问题吗?

今天在我哥家听到一件事,他同事的女儿因考试没考好,不能上好一点的初中,不想让自己的女儿读相对差一点的学校,怕环境不好影响他女儿考上好高中。打算托关系花钱进好一点的初中。听到他们所讨论的这件事,让我产生了好奇,在差的环境就一定会变差,好的环境就一定会变好吗?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泡菜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煮这些蔬菜,它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通过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知道,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人的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

但是鲁迅先生确是一个反例。鲁迅先生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在他少年时期就非常同情劳动人民,而没有跟其他有钱人那样欺压人民。成年后他为揭露封建社会的丑恶面目更是弃医从文。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没有被环境同化,反而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活出自我。

但是我们环顾四周,在同一个学校里面,好班和差班里面的学氛围都不一样,一个充满激情,如蓄势待发的猛兽;另一个则犹如耄耋之年的老人,无精打采。考上大学的人数就能看出来。这又该怎么说呢?

我们仔细对比就能发现,这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鲁迅先生在当时那个封建时代,四万万同胞能像他一样不被环境所束缚的有几人。能不被环境所影响的只是小概率事件。可能有人又会说,当时人民没有一定基础的认知水平。

那拿第二个例子来看,一个好的班级里面也可能有考不上大学的,对吧!就跟一个差班级里面也有考上大学一个道理。都是小概率事件。人在不能选择环境的前提下,只能说是差环境变差的概率大,好环境变差的概率小而已。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都要上名校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差环境变差,好环境变好”其实是概率学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