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解决

中原焦点团队郑海燕坚持分享761天2020.7.15

263,  约练案例分析

一位母亲担心青春期孩子交友不慎。由于严格批评孩子判断力低,封锁孩子对外联络方式,孩子表示不满,与之产生激烈冲突,母亲十分挫败,希望得知如何解套。

首先咨询师不预设的尝试理解当事人的目标是否可以成为唔谈的大方向,而非以检讨母亲或孩子的错误作为工作的重点。你最希望可以看到什么结果?如果孩子能做到,你们的相处又会有何不同?你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你的意见?同时咨询师有理解和看到妈妈的用心。

接着咨询师带领妈妈找沟通中的成功经验和资源优势,好好分析是指什么?你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口气,方式和立场在说话?如果问你的先生,他会提醒你怎么做让自己平静下来,如果问你的孩子,他会说你说的哪些话对他最有帮助,用关系问句通过对方的立场来思考,引发当事人更冷静的思考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母亲找到自己的成功经验优势资源方法的时候,咨询师的一句话:哇,你怎么会知道这样做,你怎么会想到这样的方式,进行间接赞美,激发当事人的力量。

预演未来,扩大思考。你平静了,你会怎么好好分析给孩子听,他可能会有什么不同反应?鼓励母亲的思考和觉察,建构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整个案例对话聚焦于建构解决之道,更多的探讨如何解决,目标,成功经验,例外,有更多的尊重,肯定,理解,赞美,关系问句,一般化等。处于问题中的当事人若能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已经做到的行动时,就会有更多的力量,掌控感,希望感出来,感觉自己是有希望的,感觉问题不会一直困扰下去,是可以被解决的,所以就会有更多积极的思考,有更强的行动力。

以解决之道为焦点的各种观点:咨询的基调是基于建构解决之道,而非问题解决。解决之道在当事人的个人经验之中,也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工作的重点之一,就在于辨认与强化潜在的解决之道。发现当事人的成功经验例外资源优势,就要进行很好的强化。事情没有绝对的因果论。当事人带来的问题不见得能被解决,但解决之道仍可尝试被建构。有时当事人带来的问题不一定与解决之道有直接的关联。发展解决之道历程的语言,不同于探讨问题的语言发展,解决之道的语言更积极正向。讨论更多解决之道而非问题,促使当事人拥有处理问题的主控权,看到他的经验和资源,使他更有力量更有掌控感。适合的解决之道不见得适合另一个人,所以咨询师不可用自己的经验,替代当事人选择目标或者作出决定,要由当事人来进行思考和自我负责。

264,咨询约练  观察员

作为咨询中的第3只眼,我能不再一头雾水,而是能听出点什么,看出点门道来,我觉得内心很激动也很欣喜,也许泡的久了真的就会慢慢有感觉。

本场咨询,咨询师的温暖陪伴非常有力而且有效。关于情感问题,很敏感又很有情绪,所以咨询师的理解,看到当事人的不容易,共情和尊重很重要。咨询师不会替来访者做选择,也不会去提建议,甚至都不会提供多项选择题,更多的是清晰又智慧的带领来访者梳理,让来访者去看到不同的面向,最终梳理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下能做的是什么,未来是会是什么样的,怎样做是最好的选择。让来访者的情感和追求得到升华。再苦再难都已经熬过来了,未来就剩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