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一起欣赏老三届合唱》10

图片发自App

《和母亲一起欣赏老三届合唱》(10)

    (10)《老三届之歌》

              演出单位:十三中

    十三中的伴奏乐器很有特点,一支口琴组合团,这算不算时代特点呢?这么形容并不牵强,老三届会吹口琴的人很多,那个时代,一把最普通的小提琴四十多元,一把最便宜的二胡十几元,一般家庭是买不起的,而口琴大概两三元,喜欢音乐的学生买得起,又简单易学,很普及。

  我们宿舍院里有两位十三中的女生,一个高中一个初中,她俩都有口琴。那高中大姐家境不宽裕,父母不给钱,还是新过门的嫂子买了一把做姑嫂礼物的。父亲拉提琴时,有时碰巧是她们熟悉的歌曲,她们会吹奏口琴合一下。不是每首歌音都一致的,那是因为调不同,口琴无法变调,父亲笑笑,继续拉完曲子。要她们她们配齐七个调的口琴是不可能的。

  现在台上吹口琴伴奏的老三届口琴组合团装备齐全,任合唱歌曲是什么调,他们人手一套口琴小皮箱,从C到B,全有。

  十三中的歌曲是《老三届之歌》,母亲觉得唱的挺好,激情荡漾。可就是听不清歌词,我在网上搜索,搜出四五个版本的《老三届之歌》,都不是十三中唱的。如果台下安静一点,认真听,应该能听出个歌词大意,但台下观众实在太嘈杂了,这是母亲对这次汇演最不满意之处。

  我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剧院欣赏芭蕾舞《天鹅湖》,不时举起相机拍照,虽然没有用闪光灯。半场休息时,我在前厅一角喝咖啡,一位女士用英语探问,“你可以用英语交谈吗?”我点点头。她和颜悦色地说了几句,我听懂大概意思——在舞蹈进行中,请不要拍照,你的动作会分散注意力。每段舞蹈结束时,演员会有个短暂定型,这时,你可以拍照。女士的座位就在我身后,回到座位上,我告诉左右中国同胞,别拍了,好好看。剧终时,演员谢幕,观众起立,我回过头,那女士非常感动,连连道谢。

  这个经历,我写过网文,这次与母亲聊起汇演秩序,也再次谈到俄罗斯剧场里那静的能听到针落地的气氛。母亲说,老三届应该率先垂范,引领一代文明新风。我与母亲的态度不能苟同,老三届承担过的社会责任太多太艰巨了,不能再给他们更多的希冀了。

  我俩讨论至此,回放了一下我出场时的视频片段,观众席上的声音大而清晰,“这货指挥的不错!”(太原方言,货就是家伙的意思。),母亲忍俊不禁。

            2018,7,1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母亲一起欣赏老三届合唱》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