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享的一系列朋友推荐的传记电影都非常经典和深刻,自己写完觉得受益匪浅。只是涉及到历史人物,涉及到人的思想,涉及到那些厚重的生命个体,无论写起来、读起来都未免没有那么轻松。今天决定给自己一点犒赏,也给读者送上一道小菜,看一部轻松一点的片子,于是就从自己喜欢的梅丽尔的作品中挑了一部片名轻松的电影:
《坠入情网》
这是一部由乌卢·格罗斯巴德导演,罗伯特·德尼罗,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1984年在美国上映的关于婚外情的影片。
这部影片既不算罗伯特·德尼罗的也不算梅丽尔·斯特里普的代表作,但41岁的罗伯特35岁的梅丽尔正值最美好的年龄,任何一个转身或回眸都魅力十足,而两人那种“明明遇见你是如此惊喜,偏偏我却不能够”般的怅然若失,赋予了这段婚外情一种忧伤的喜悦之美。
已婚的建筑工程师法兰克和身为人妻做广告设计的茉莉,因为上班和去医院陪伴父亲搭乘同一班火车往返于西契斯与纽约曼哈顿之间。圣诞前夕,他们往同一家书店RIZZOLI购书,结果因为两人手上东西太多,他们的购物袋被撞翻了一满地,回到家里给爱人赠送礼物时发现他们将同样包装的礼品弄混了,无意间有了“如果还能见面”的隐隐的企图。
三个月后她们又在火车上相遇了,这样不约而同的重逢让彼此内心都有一种莫名的愉悦,并且两人忍不住把这份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偶遇当作趣事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这种不经意的分享分明是在告诉朋友“我对那人有感觉”。他幻想着与她再见,还真的就遇上了,他们再次上了同一节车厢,并交换了简单的信,留下下一次坐车的计划和对次见面的期待。
从偶然间相逢到告诉对方我将在谋天、谋时、某个地方出现,他们的短途旅程变得非常愉快,她开始显得容光焕发,而他也的服装也和整个人也变得更加好看。茉莉对自己闺蜜说:他们只是一起坐火车,他令她很开心,她喜欢她,很愿意和他在一起。
她有事总是想到他,而他也一刻不能忘记她,他们在家里变得心不在焉。明明知道不该见面却忍不住要见面,明明知道应该走了却迟迟不愿离开。但最终还是不敢挣脱来自家庭责任的约束,将激情按住,没有冲破道德的底线。
“明天能见你吗?”
“见了又怎样?一周见一次、两次,然后怎样?”
如同站在的悬崖边上,他们进退维谷。
就在这个时候,茉莉的爸爸去世了,她不用再去医院,他不能再次在火车上遇见她。可以抑制的是人的行为,不能抑制是人的内心。她每天都在想他,入梦前,醒来后都在想他,每天自言自语地想他,跟别人说话时也要提到他,她明知道不对,就是无法改变心意。这是一个关于情感与道德的边界问题,她跟闺蜜说:“也许我跟他睡了反而好办,即使没有睡,我们也是一对。我认为相爱是对的,其他都是错的。”
他在家里有些郁郁不乐,打算接受领导的安排去休士顿,但妻子发现他情绪反常,他坦诚在火车上与茉莉相遇的事情,但他们之间并没有发生什么,而且一切都结束了,他离开后不再会见到她,也不算外遇。但妻子说:“不,这更严重!”然后扇了法兰克一耳光,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当对方已然在彼此心中,就算“没有出轨“,你也不再是原来的你,生命的质感已经完全不同,灵魂的出轨是真正的出轨。就像他的妻子看到的那样,他的坦诚赶不走心中的茉莉。
他出发去休斯顿之前打电话给她希望能够见一面,她不顾丈夫的阻拦,冲进雨中发动汽车开往他指定的地点,但汽车在路上抛锚了,而他再次打通她电话被她的丈夫告知她已经睡了,她隔在路上寸步难行,他翘首无望只能黯然离开。
从此,他们为了不打扰对方断了联系。但爱情的殿堂里只能住得下一个人,他为此跟妻子已经无法相处而分手;而她也因为婚姻不再有爱而变成单身。
爱情不需要特殊的土壤,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但缘分总是显得那样有迹可循。又是一个圣诞节,他回来处理房子,经过RIZZOLI书店时,他忍不住下车,他们意外在书店相遇,两人都变得陌生而拘谨,相互客套并问候对方的家人,怅然若失地互道“圣诞快乐”,此时相见不如不见!
明明心中有你,怎能如此错过!他终于追上了那趟他们相遇的那趟火车……
这部电影之所以轻松是故事极其简单又极其现实,就如同发生在闺蜜身上的故事。梅丽尔每一个眼神,每一次的欲言又止,每一次顾左右而言他都将茉莉的那种想要释放却又克制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这样,她带给观众的不是压抑,而是优雅。就像她曾经主演的《廊桥遗梦》一样,能够把现实生活中被唾弃的婚外恋演绎得纯洁而美好。
其实,无论法兰克的同事还是茉莉的闺蜜,他们都同样面临婚姻的破裂与感情重新选择的问题。婚姻与爱情的关系几乎从来都是理想高于现实的,而婚外恋则永远是一个让人提心吊胆的话题。生活往往是因为循规蹈矩的平庸而伟大,爱情恰恰因为铤而走险的冒失而不凡。重要的还不是婚外恋是否打破道德与婚姻的界限,而是对方是否占据了你的内心。如果能够有一份挥不去的爱,即使没有再相逢,不妨就让它就停留在心中吧,相信生命的质感因为你在我心中的存在而有所不同!
(此处有风险,请勿模仿!)
小点心:美国铁路兴衰简史
十九世纪40年代的美国,野心勃勃地不断向西部拓展自己的领土,企图占据整个北美大陆,正是在40年代的十年里,美国先后获得了今天的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以及犹他州,全国人口也因此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巨大的疆土从大西洋之滨直达浩瀚的太平洋,中间有数千公里的沃土,丰富的矿产油气资源,相对平直而无岛屿岛链遮拦的两条海岸线提供了无数深水良港,国际贸易欣欣向荣,这为陆路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
就像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一样,那个年代的美国,有远见、有胆识、有行动、也有运气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时代或一个产业的代表人物,如石油界的洛克菲勒,钢铁界的卡耐基和摩根。而在铁路运输这个领域,美国最伟大的企业家当属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范德比尔特以航运起家,随着火车运输的兴起,他的注意力也渐渐地从航运转向铁路公司。在那个宣称自由主义经济的时代里,很多人进入这个看起来朝气蓬勃的行业,很多铁路公司管理混乱,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甚至会发生两个公司修筑两条大体平行的铁路的事情,铁路安全事故频繁。无序竞争的结果是没人能真的赚到钱,铁路公司破产频发甚至催生了美国的破产法。
通过激烈的竞争、破产和重组后,范德比尔特逐渐垄断了美国铁路行业。新兴的城镇,运送乘客,为工矿企业运输原料。随着美国整体经济的崛起,美国的铁路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黄金岁月。范德比尔特曾经是美国史上第三大富豪,也是世界历史上第10大富豪。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在修筑全国性的高速公路网络,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同时城镇化运动导致居民移居到城郊,住在城郊的居民更倾向于开车旅行,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民用航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美国总面积937.3万平方公里,几乎与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但人口总数不到中国的1/4,却拥有近2万家民用机场,人们长途出行更愿意选择飞机。
至此,如日中天的美国铁路公司渐渐陷入困境。到了上世纪60年代,铁路公司在客运和货运业务完全是冰火两重天。因为美国经济仍然强劲,货运业务利润还比较丰厚,但是客运业务成了吞噬利润的黑洞,各个铁路公司都在思考出路,最终脱困办法是:放弃客运业务,专做货运业务。
在1970年,国会决定出手拯救铁路客运,国会通过了《铁路客运服务法案》(Rail Passenger Service Act),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成立一个私营公司从各大铁路公司中接过亏损的客运服务,这个新的公司名称是国家客运公司(National Rail Passenger Corp.),简称AMTRAK。也就是说,联邦政府拿纳税人的钱替私营铁路公司解了套,他们把亏钱的客运生意丢给了AMTRAK,而专门运营赚钱的货运业务。
丢掉包袱之后的铁路公司成了现金牛,但联邦政府帮助私营铁路公司脱困的代价是让AMTRAK有权使用各个私营铁路公司的线路和设施(编组站,加油站等等),更重要的是客运火车拥有优先通行权,也就是说各私营铁路公司的货运火车要给AMTRAK的客运火车让路。AMTRAK使用私营铁路公司的资源会支付费用,但是费用由政府说了算。号称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铁路公司AMTRAK,实际上长期处于亏损。有资料显示,在1970年至2013年这43年里美国联邦政府往这个亏损的公司里填了410亿美元,近年来,联邦政府每年大约要往铁路客运砸10亿美元。因为联邦政府不断注资,AMTRAK绝大多数的股份都由联邦交通部持有。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高铁没有建起来的原因:地广人稀,汽车与民用航空发达,铁路客运依靠政府补贴,无力投资更多的基础建设。
2008年,一条旨在连通旧金山和洛杉矶这两个加州大都市、时速将达到每小时354公里的高铁项目正式通过立项,后因为一系列的融资、成本和征地问题,一直拖延到了2015年才举行了开工典礼并开始施工,但在2019年的年初又被中止。
影片于1984年拍摄,但并没有特别交代故事的年代,从他们使用的通讯设备——座机电话来看,应该时代上世纪70年代前半期或更早的时间,因为1973年美国有了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1983年上海就有了中国的第一个寻呼系统,在手机普及之前,通讯行业有一个短暂的寻呼机时代,故事显然不在这个年代里。
虽然美国的铁路客运行业并不盈利,但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制造业已经非常发达,虽然不是高铁,但火车远比中国当时的绿皮车舒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