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不用,能错就错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本周以来,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交替着在读两本书,一本老子他说,一本帝国的惆怅,一本讲无为而治,一本讲入世厚黑,一本读到了能用不用,一本读到了能错就错。

黄老学说,玄之又玄

老子他说第三章,讲不尚贤。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引申到汉武帝与胡僧的一段对话,引出劫灰的典故。

劫灰是古人对煤炭的雅称,取其意为前劫之劫灰。劫灰的典故,源于佛经。佛经中的劫,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以三万六千岁为一劫。道家对劫也引用了时间的概念,《三十六部尊经注》中提到,凡诸世界三千年一大劫,五百年一小劫。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谁也免不了,把这个过程,理解为劫,未尝不可。从这个广义来理解劫灰,就容易得多。远古时代,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草木繁茂,恐龙称霸,一颗行星撞击,天翻地覆,草木被烧成灰烬,埋于地下,经过万年更迭,转化为煤,劫后余生,形成新的形式,成为了劫灰。

西汉初年,中国人就发现了煤炭,并知道了其作用,但当时并未开发利用,老子他说中,提到这个一个具有意义的问题,其思想来源,也有如道家思想。道家认为,天地是一大宇宙,人身是一小天地,人有五脏六腑、骨骼血脉,地球也有山川河流、奇山险峰,人身需要平衡,需要保养,天地也同样需要。设想,人身何等珍贵,我们不会轻易伤害一毛一发,对天地也应如此,不能肆意挖掘。人心即天心,也正因古人熟悉这道法自天,使得自然资源得以保存下来。煤炭有如脂肪,石油有如骨髓,但在现代科技及人心下,这一切都趋利而为,自断其身。

黑金经济,有点断子绝孙的意思

惆怅文第一个提到晁错。

先来看看作者对晁错的总体评价: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晁错的第一个问题,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他在太子府的时候,和朝廷大臣的关系就不好(太子善错计谋,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进入中枢以后就更是关系恶劣。公元前157年,文帝驾崩,景帝即位,任命晁错为“内史”。内史的职责是“掌治京师”,相当于京城的市长,是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级别则是秩二千石。晁错一下子越过秩千石的副部级(丞),变成和九卿(部长)平起平坐的“部长级干部”,自然春风得意,也认为有了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便不断向景帝提出各种建议(常数请闲言事),景帝也言听计从(辄听)。

晁错削藩,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

晁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不能成为政治家的。比如后来的王安石,比如再后来的海瑞。理想主义者,往往受人尊重,但常常会误国误民。因为在理想主义者的价值体系里,只有该不该做,没有能不能做。政治家不但要考虑能不能做,还要考虑怎么去做,何时去做,和谁去做。

理想主义者,往往是勇敢的,无所畏惧的。而政治家,还是有所畏惧的好。有所畏惧,谋划才周全,行事才周到,计虑才周密。尤其是削藩这样风险极大的事,绝非凭着书生意气就可以进行的。书生意气只能属于书生,不能属于政治家。

晁错主张削藩虽然很早,考虑却不周全。我们只看到他极力鼓吹削藩,却没看到他做过什么可行性研究,提出什么可操作方案。他太想尽早完成这一伟业了,结果势必急功近利,不讲策略,草率从事,情急之下竟然想出了两个馊主意。正是这两个馊主意,直接把他自己送上了断头台。第一个馊主意是杀袁盎。第二个馊主意就是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真的是能错就错,一错再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能用不用,能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