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313--刘丹、李松蔚 - 咨询观摩反思

2022年8月6日

时刻的了解,我们更容易走向广度方面去探索更多的资源。


现在在看见这幅图的时候,会给我很多提醒,就是不仅仅看到水下,还要看见水面的关系。而水面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我们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关系的互相支持。当我意识到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发现生命经历了很多的历程。不破不立的道理已经进入了一种体验。

结构之战,他认为在很多家庭咨询里边一开始的战争是结构之战,就是到底这个咨询是谁说了算。那他认为当家庭成员不在场的,这有可能是家庭成员跟这个咨询之间的一种对峙.有参照系统之间不同的人,他们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我特别的喜欢最后一句话,就是系统之间不同的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做一些微小的改变,包括带团体,一个人的改版会带来系统的改变。看似这个人没有来,但是在系统中的整个沟通姿态,因为来的人的变化,真个系统也在变化着。 这让我更加的喜欢“系统”这个词语,它此刻是一种体验,深深的体验。当我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时候,我们系统之间就是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就好像沟通姿态超理智、打岔、讨好、指责,每个都是系统中互动的结果,包括一致性也是一种互动中的状态。

家庭跟咨询之间存在着某种张力的时候。我们我们觉得那个缺席或者那个不在场,他有着某种去挑战这个咨询结构意味的时候。我们可以去评估这个部分,但也有的时候我们也很随和,那我们也有可能会说我确实有一些情况来不了的话,我们也可以别的办法啊

说到“张力”我能体验到那个部分,咨询师的中立真的很重要。我前几天给一个刚刚做完人工耳蜗的孩子上课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那个“张力”。那个“张力”让我很紧张,很束缚的感觉。我猜,她也会有同样的感觉。生命和生命在期间都会各有感知力!

我们把整个工作做一个录音录下来来,而这个录音爸爸是可以选择,他有权你去听或者不听,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呢,就是保证虽然爸爸当时他不在场。但是他对于当时所讨论的所有的这个家庭的信息,他是有权利去了解,就是你们到底讨论了什么。

这个部分真的很有学习,家庭咨询中,没有来的一方有权知道。信息是平等的,每一个问题都会有它可以解决的方案!

我们会希望就说虽然我们最大限度的能够去推进这个咨询。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所有家庭成员能够在我们做这个咨询的过程中,不管他在场或不在场。在关系上面我们必须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联盟。需要保证一个大家都能够持续的为这个咨询目标去推进的这样一个状态,这样一个动力。

我现在越来越有意识在联盟的部分,在这个过程里保持中立很重要,我们在一起为了你们的目标前进。

他很快的就会去把这个事情鉴定为是孩子的一种阻抗。说孩子在阻抗这个咨询,当你做这样一个界定的时候,一定要非常小心,因为。定义已经在无形当中把这个孩子定义为是一个有问题的人,或者说是这个家庭里面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现在对于“阻抗”的理解是,不应该是“阻抗”,一“阻抗”就会形成对立面。而我是帮助你来解决难题,我们应该是盟友关系。而阻抗就会将两个人的关系对立话。我是来帮助你解决你的难题。

同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在比如说妈妈和孩子来,然后爸爸不来的情况,因为这个其实在我们实际工作里面很常见。我们也有很多同道就会说,那这个爸爸看起来好像对这个家庭事物漠不关心,不参比较冷淡,就是我们就会有很多负面的感受,或者是一些标签会去贴到那个缺席的成员身上。这是我们一定要非常小心的。因为你就有可能因此上了。这个家庭的大,就无形当中参与到了这个家庭的三角化的过程里面去,去和某一部分的家庭成员,主要是在场的成员,结果。同时去排挤另外那些不在场的成员。那这个就会失去我们中立的位置。

老师的这段话让我更加意识到“中立”,不站边,我是来解决难题,推动整个家庭向可能的目标发展。

一个中性的表达并没有说谁对,谁不对,谁有问题,谁没问题,只是大家的意见不一致。这是我们在面对缺席的时候,我们自己心里边要去做的一个视角上的转换

我特别能理解这个部分,每个人的每一个面向都是对的,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原生家庭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站的角度也会有所不同。


而我们其实更喜欢把问题这个词用另外一个词来替代,叫做麻烦。不是说你这个人有问题,而是你当前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麻烦。所以心理咨询不是去纠正某个有问题的人,而是去帮助这些在生活中遇到麻烦的人。去促使他们更好的解决他们的麻烦。

人是好的,只是暂时有“麻烦”,带着这个视角来欣赏到每一个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那么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解解这个孩子的缺席。他有一部分的动力就是因为他感觉到在这个咨询里,或者说在他爸爸妈妈给他设定的这个咨询。他有可能会被当做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去校正,去接受一些他自己并不情愿的所谓的治疗。那么他通过拒绝来这个现场,他其实就代表了这样的一个声音说我没问题,我是健康的,我是正常的。他其实想表达这样的一个意思,他对抗的是我们对心理咨询的一种传统的污名化的理解。但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去。之所以我刚刚刘老师说我跟这个父母去设定说我们的也许工作目标,就是去看看你们跟孩子的沟通方式可以怎么去调整。他的前提是父母首先认为自己在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上面遇到的麻烦,就是现在这个麻烦是父母的,是不是孩子的呢?我们不知道。如果我们有机会遇到孩子,我们会问这个孩子说,那你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不是有麻烦的?但是至少父母现在觉得他们的生活是有麻烦的,他们明显的感觉到了孩子现在的状态,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很焦虑,他们很担心。那接下来我们这个咨询的方向就是去帮助我们,可以去帮助这对父母来解决他们的麻烦。但是这个方式不是说我们来帮你去改造孩子。因为也有很多同道,特别是没有经验的咨询师,他特别想帮助对父母的时候,他就会说,那好啊,我去跟你们的孩子谈一谈。也许我可以上门,我去家访,我去找你们孩子聊聊,看看他怎么样可以去听你们的话。那这样做你确实是在服务父母,你确实是在服务帮助父母去解决他们的麻烦。但同时你把这个孩子放到你的队里面。那我们的说法是说好啊,你们是孩子的父母,你们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去跟这个孩子相处了。我们可以就这个话题来讨论一下,看看怎么跟孩子相处,会让你们感觉好一点。我们不能保证孩子一定会听你的话,因为孩子他不在现场,他不在现场,我们就没有办法直接跟他有任何的接触,有任何的沟通。但我们确实可以就这个方向跟你们做一些讨论,然后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看看有没有一些可能性是能够帮到你们的。所以这个态度就是我们仍然是在为父母服务的态度。我们也不是走到另外一边去跟父母说,如果孩子不来,对不起,我们什么都做不了。那那个那个态度是一个更极致的一个态度。就好像是说我们非得要全家人都在场,非得要去改变这个孩子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工作,那现在我们说我们的工作是有一定弹性的,即便只有你们在场,我们也能做一部分的事情。可是我们要去很清晰的界定这一部分只是针对父母,你们这个角色的服务。我们仍然不能保证对孩子,或者说我们从我们的伦理层面上面我们也不可能介入。

我舍不得把这段话分割来欣赏,这么整体的看感觉到特别清晰什么才是中立。中立的意思是咨询师不是和父母站在一起“对付”孩子,而是如果帮助父母来解决他们的麻烦,而不是代替父母去做事。这让我看见了很多老师和家长的部分,家长真正要做的也不是和老师站在一起打败孩子,而是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Ta的难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真的可以滋养到孩子了。

孩子应该去上学,孩子应该去听话,孩子应该去好好学习,那个部分是孩子他自己的选择。如果他愿意来咨询室,我们跟他讨论,但如果他不来,我们就尊重他有自己的空间。这个态度当我们很明确的给出去之后,有可能会在下一次或者某一次咨询的时候,这个孩子他就愿意会过来。因为他能够感知到他可以从父母那里间接的了解到这个咨询师是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而不是这个咨询师。像一个法官一样说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啊,这个是在中立上面,我要稍微多讲一点的。

我特别喜欢李松蔚老师,把很多内容讲解的特别的透彻,生命可以如此的透彻也是他的资源吧。


你如果说我们这个咨询就像你所担心的一样,是一个不靠谱的,甚至可能是一个骗子。你觉得最有可能会给你带来的损失,或者对你儿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一些坏的影响?

这个问句好棒呀,把“爸爸”的担心都呈现了出来,然后咨询师就清晰的明白担心的是什么。真的学到了。

我听到的就是你可以在这个咨询里边起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你可以去监督我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面是不是切实有效的可以帮助到小王。

“爸爸”提出来这个部分,是和他自己相关,咨询师太巧妙了,把爸爸不是作为自己的对立面,而是工作同盟。你来监督我,我的咨询师不是有效,与“爸爸”马上就是合作的关系。

我不知道你大概会觉得多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变化,就说我要止损。如果三次到五次还没有效果的话,我就去啊,是。如果他的情绪有提升,那么你就可以再多看一段时间,多给我们一点机会,如果你感觉到,我不知道你大概会觉得多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变化就说我要止损。

这个部分也真是学习到了,有时候公开课,我们并没有了解这个部分,如果可以深入沟通,给足沟通渠道是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作为一个咨询师来讲。有的时候我特别需要有个人可以在旁边可以不断的提醒我说这个服务是不是走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我以为我好像还在做有效的工作,但其实已经开始走弯路了,甚至是在浪费时间,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然后我也很感谢你,就是你刚刚说的嗯你愿意用3~5次的时间来验证这个咨询者是有用啊。那就代表着好像我我大概还有一些机会。嗯,因为也有一些也有一些来访者他们可能会觉得说我当时觉得没有用,我我当时就要就要结束。然后这个其实我觉得有点被动,因为当他提出结束的时候发现我们什么都做不了了。

那我有一个请求,就是我们可不可以每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有一点点时间可以去复盘啊?然后来验证一下说这个咨询是不是走在了你们二位觉得有效的这个方向上边?呃,而不是说到了第三次,突然之间爸爸说好了我们就到这里结束,那样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去做一些调整或者是弥补。好,那我们每一次都可以花一点时间来帮助我们确认这个工作是有效的,可以吗?

我先跟你握手表示一下感谢,谢谢你,因为你你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的监督。然后我也觉得在刚才的那个对话里面体现出了一个家庭里非常有安全感的那个部分。就是你会保证这个家庭再往一个正确的有意义的一个方向上面去工作。而且你给你儿子上课。


这个部分让我想起了,早几年上课的一个孩子,TA是我很早就接的孩子,从零起点带上来的孩子,我特别的珍惜。然后TA最后选择走的原因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父母也没有给我们在正确方向上调整的时间。如果我当初就有这个部分,也许不会此刻想起TA吧。


咨询师很容易去认定这个被怀疑的角色,从而形成的这个咨询关系方面的对抗。但如果咨询师不去认定这个部分,而是说这个很好,很重要,那我试着去理解这个在你的这种担心在这个咨询里面我们要怎么去避免啊?你的期待是什么。那么它就变成了促进这个咨询可以更有效、可以更安全的一个资源。所以它既是一个在咨询关系上面我们可以去做的一个很重要的调整。同时也是在家庭关系上,我们给这个爸爸给他的这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赋能。


让大家能看到这么有挑战的氛围是怎样最后转换成我们有更好的工作联盟状态。很多的新手咨询师,会去认领那个质疑和不信任。

当这个事情已经演变为一个关系层面的纠缠的时候,你要尽快的脱身,因为你越是在这个时候去解释更多,你就越是显得可疑啊,越是显得心虚,你就越是提供了给对方更多的可以去质疑你的靶子。

我们可以在每一次咨询之后设定一个复盘的时间,一个反馈的时间。就是我们用这样一个时间,用这样一个设置来确保每一次咨询都能够听到你们的反馈的声音。来调整我们接下来工作的方向。其实这个事情我们也就是即便没有这个父亲的质疑我们也要做,因为这就是我们咨询工作本身就应该有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去不断的收集对方的反馈,然后来调整我们的工作。但是现在因为他有了这样一个质疑的声音之后,我们就把这件事情在形式感上做的更强,把它变成我们固定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我们会让这个家庭感觉到这个咨询师是能够去听到他们的声音,去为他们服务的。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无形当中去做出了一个示范,让这个家庭看到就是所有的挑战,质疑,不满,它是可以被直接表达出来,并不会伤害这段关系。可以转化为这段关系的一个正性的力量,这很重要。

在上面这段话里,特别有所学习,咨询师的稳定和示范对于来访都是很好的学习。其实在家庭中,父母的示范对于孩子也是很好的学习。


咨询师面对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巨大的挑战,就是来访者会说啊,全靠你了。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313--刘丹、李松蔚 - 咨询观摩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