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善用与必胜法则之我见

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对大大小小的各类战争略有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称雄,烽烟滚滚,一时《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孙膑兵法》等军事著作频出,自此以后,研究和应用兵法者大多胜利了,未研究不信兵法无疑大多以失败告终,一直持续到宋朝。这段历史大约1000年,是农耕民族之间的战争,是有兵法或信兵法者胜利了。

但到宋朝中后期开始,受北方游牧民族袭扰,来去如风,骁骑善射,大多农耕民族政权又死啃兵书,却无法应对闪电战和游击战,遂被打扒下,被迫改朝换代了。游牧民族没有固定俗成的兵法,只有灵活机动的骑射战法,打败了硬搬兵法的农耕民族,而现存兵书并没有讲闪电战和游击战,最后的结局当然是一败涂地。

到近代鸦片战争及抗日战争,中国人学习以日德为主的西洋军事理论,所以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者抗击拼杀,一时阵地战、城市攻防战对垒,虽武器先进性有明显差距,倘能抵挡一阵子,以持久战、消耗战来策应面对,可以撑到最后的胜利。

在近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中页时期,我党在成长初期面对敌人无情剿杀,用十六字方针开展山地战、游击战、袭扰战和伏击战,灵活机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在发展壮大期间,外线战与内线战相结合,拓展根据地,仍然用十六字新战法与敌周旋,用持久战方法来消耗敌人实力。在决战决胜阶段,运用阵地战、围点打援战、攻防战、包围战、城市巷战、歼灭战,机智活跃,彻底地打垮了国内外所有敌人,不管是釆用日德军事理论,还是其他什么西方军事理论,都被打败了,几乎所有战例,都是军事战争成功的典范。从宋朝中期至民国末年恰好也是1000年左右,也是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时代,谁能随机应变,谁就是胜利者。

因此,所有军事理论或兵法战略,都必须与当时当地的情势相结合,不是死啃书本,生搬硬套,机械理解各种理论和原理,灵活机动,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这才是普遍真理和真知灼见,深为我们现代人反思反省,任何东西可以拿来试验一下,但必须经实践反复验证出适合本地现时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并不断地发展提高,不断地实事求是,才是上上之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兵法善用与必胜法则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