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碎片化、集中精力、浮躁、抓狂、短视频、短咨询所想到的

大概在上小学时,那时候的姐姐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得益于她,总是给我买很多名著经典书寄回来,有童话类,比如《格林童话》、《叶圣陶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有经典名著类,比如《呼啸山庄》、《战争与和平》、《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讲真,这些书那时候的自己不太读得懂,但是,还好整个家庭氛围都对书籍还算比较尊重,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书对自己的成长恐怕是潜移默化的。

在那之前,自己本是个贪玩、任性、学习一塌糊涂的人,整个小学六年,没有拿过一张奖状,但是,不管老师怎么体罚、怎么说些小瞧人的话,内心里从来没觉得自己比同龄人笨,自始至终我都知道,只是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罢了,而使我对这一想法深深执着的恐怕和这些课外书描绘的精神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果然,从初一开始,自己像是变了一个人,仿佛小学六年把该玩的都玩厌了,仿佛知道自己该要好好学习了,之后的几年里,几乎没有漏过一张奖状。当自己心烦或者有压力时,就随手拿一本课外书一头扎进那个作者描绘的世界里,紧绷的神经和浮躁的心情仿佛在自己联想的画面里也随风飘散了,回头再去处理那些烦琐的事情就少了些心烦气躁,多了些平心静气了。看书看的多了,就会想提笔写,而这种创造性的事情,灵感又会很重要,再去看待身边本应枯燥的生活,却能看清很多平日里注意不到的细节,自己就仿佛变成了书里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活也活灵活现的描述起来,却也颇有趣味。直到现在,每次回老家,无意中翻到十几年前那时候自己写的文章,都还会佩服,原来现在的自己和十几年前的自己在总体思想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变,整个人生本性,似乎在那时候就已经定型了,只是令人惊讶的是,自己似乎已经没有耐心能如此认认真真的观察和思考生活的意义了,现在的自己总是会在忙碌和浮躁里迷失自我,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到底出在哪儿呢?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如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各种推送信息悄无声息的挤满了我们本来就不多的业余时间。除去8到12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除去5到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仅剩的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手机、电脑、各种推送碎片化信息像刀片一样割断了我们本应连贯的思维,让我们不停地沉浸在新鲜感带来的大脑刺激中,而时间却也悄无声息的溜走了,当过完一整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不得不躺在床上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容易入睡,觉得自己过了一天, 又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过一天,日复一日的总感觉是在被时间推着走,只觉得脑袋很乱,一切都乱糟糟的,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似乎没有谁能给我们答案。或许,我们的神经该是需要休息的时候了。

问题在于,大脑一直处于碎片化信息所带来的新鲜感刺激中,这或许是人性的弱点,比起平心静气的去做一件事,大脑更喜欢持续不断的新鲜感刺激,而这明显也是会上瘾的。比如,微博,抖音短视频,B站视频这种,往往一刷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段十分简短的文字看完立马进入下一个,我们似乎已经知道了,又似乎没有知道什么更具体的事情,并不否定,这种简短的咨询对信息的快速传播带来的积极意义,只是,如果一直沉浸在这种新鲜感中,大脑就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且在极短的时间内上一条和下一条信息没什么关联的情况下,思维几乎是从这件事立马跳跃到了另一件事上,这中间似乎缺少了什么——对了,是思考,之所以会觉得脑袋很乱,没有充实的感觉,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记住,原因是我们几乎没有做深入思考的时间,大脑没有从这件事上清楚的消化,没有归纳到我们的大脑自己构筑的知识体系里,从而,就会心烦气躁,产生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负面情绪,长此以往,整个人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差,什么事情上觉得自己都知道,可什么事情上却也表达不出什么,支支吾吾,呆若木鸡,这就是典型的孔子所曰的「学而不思则罔」罢。

这时候,我们或许就该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充充电了,这或许便是读书和思考的意义。

不过读书和主动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感觉,长时间不看书的人,在看书的时候,看几百字就容易看不下去了,其实每个字都认识,每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很难立马知道是什么意思,总要反复看几遍才知道看了什么,其实这就是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主动学习的能力退步了,阅读能力,也是需要练习的,努力坚持下去,养成好的连贯不轻易被打断的思维习惯,更有助于我们提高思考事情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集中精力的能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多时候,不就是体现在持久的学习的能力吗。

近段时间,上班地铁和中午午休的时间里,重新又用起了8年前买的吃灰 已久的kindle,地铁上的时间比较短,车厢也比较动荡,所以就适合看一些杂志、期刊之类的几百上千字的文章,而中午午休时间相对充裕一点,就可以读一些厚一点的书了,通过阅读,装起手机,当把这些极为碎片化的推送、消息都置之不理,沉心静气的去完成一件事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道理,似乎烦恼自己很久的很多负面情绪也开始慢慢消散了,仿佛又找回了自己,在这些书籍中,慢慢找到了乐趣。

而读书思考的多了,就自然很有表达的欲望,再去做一些具有创造性的事情时,也不会觉得那么力不从心了,我想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或许并不能立马学到什么,但是可以锻炼集中精力、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一个人在一天里的精力又是十分有限的,是被不是那么有意义的碎片化信息慢慢消磨殆尽,还是当在遇到其他颇有困难的事情时能持久输出更好的解决困难,我想每个人心里也会有自己的答案了吧。

——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凌晨两点四十六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碎片化、集中精力、浮躁、抓狂、短视频、短咨询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