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已经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不读书的教师,他的语言单调、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陈旧,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阅读对教师来说越来越迫切。本文从四个板块分别阐述了教师为什么阅读、如何进行阅读、阅读所赋予的教育力量、反思与写作,论证了坚持阅读对教师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学与思要结合,阅读要进行反思,写作也离不开阅读。教师的个人成长是一个不断的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创新、写作分享的过程,由此才能够提高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素质。
关键词:阅读;教师;反思;写作
邓小平说中国的未来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的个人成长显得无比的迫切和重要,阅读在个人学习建设中呈现出了无比的重要性。
“胸无点墨神难聚,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一个了解自己和思考外界连接的过程,又是一个自己比对、自我反省的过程。阅读不仅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对教学的灵感来源以及更深一步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阅读使教师知识的结构更加完善、专业素养更加成熟、教育教学规律更加透彻,教师只有使自己更加强大了,才能更丰富、更精准、更完善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苏霍姆林斯基一生与读书写作为伴,他说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一、为什么阅读
1、全民阅读的氛围。当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当阅读形成一种氛围,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倡导,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宣传,离不开全民的参与。不经意间人们开始潜移默化,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而深圳这座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也提出了自己的观念: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敬,比如每年11月份举办的“深圳读书月”的活动,受影响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目前这种阅读的氛围已经波及到全国,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逐渐得到提升,这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2、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师的每一个好习惯,无形中也在影响着学生,学生们会效仿、跟随、追踪,阅读也是一样。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十分的注重对学生个人习惯的培养,但很多时候对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对自身习惯的养成有所忽视。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使教师自己更“有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更多时间,节约更多成本。学生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知。
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的目的很多,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和复杂的恐惧,为了解决现实中因冲突的思想带来的问题,为了弥补自己的无知和过失,而这一切,阅读是最佳的解决途径之一。采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弃其糟泊,在纷乱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教育教学活动面前,我们才能分辨是非曲直,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才会拥有自己的立场,而不致于落入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中。
4、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新课改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上课照本宣科,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了,不读书的教师,他的语言单调,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陈旧,以至于课上的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要说引导学生认知自己了。所以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对阅读经典的提升。教师不仅要按时按规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乐趣、充满互动。
另外,教师几年不阅读,也会出现职业倦怠。每一年和新的学生相遇,每一次的相遇针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新的开始,但是针对教师基本麻木了。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始终保持最初的心态,有没有积极的去面对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学生们能不能自然的感受到正能量的情绪感染,能不能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耐心,教师看待学生的眼光是不是越来越挑剔的,遇到困难有没有倾尽全力的去解决,林林总总说到底,其实只有阅读才能让教师回归最初的状态,不忘初心,让相遇“只如初见”,时刻铭记学生的童年只有一次,别在我们手上搞砸了。阅读使教师重燃热情,充满勇气,渴望与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成长。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件事,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
二、如何进行阅读
1、业余时间的重要性。参加工作的朋友,特别是作为继续教育学院的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忙家庭,还要一边搞学习。比起全日制专职学生,要预留出来的时间在学习上有多少,也决定了教师前进的脚步有多大。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几乎拿不出较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阅读当中,那么就让刷朋友圈、刷微博的时间少一些,看电视剧、打游戏的时间也少一些,时间挤挤还是有的,其实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一个月看三五本新书不是什么难事。王硕老师在课堂上也提倡要随时随地的阅读,他说可以在洗手间、在床头边、在办公桌上、在自己的背包里面放上一本书,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并对以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起帮助作用。
2、教师要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一本书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
(1)泛读,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不懂的不要停下来。遇到一些没法理解的知识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者思考,仅做个标记就好,然后选择持续地读下去。在第一章节不懂的地方,也许会在第二章节有标注;在第一次泛读不明白的知识点,在第二遍精读的时候也许便能理解。
(2)精读,梳理作者思路,按照要点间的关系列出全书的纲要及重要章节的枝节延伸,我个人习惯做思维导图,然后开始揣摩每一个要点和前后文字的关系。只有列出细致的提纲,才能够完全领会作者写作时的整个思路,弄清楚作者的写作的真正意图。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并领会每一章节要表达的精髓。
(3)慢读,分清主次、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对待重要的章节要选择慢读,细细的品味和理解。并且要试图问自己,当初带着问题来阅读,自己是否在这些重要的章节里面已能够找到答案。
(4)重读,重新架构全书的前因后果。重读是从全局的角度来整体把控全书的脉络,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把作者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揉捏或者重新整合,以利于方便的掌握书中的要点、重点和难点。
(5)反思,把书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运用书本上的思维、方式、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读与思要结合,看懂、学会、会用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实践、推理、研究,最终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才行。
3、精读一本书胜过泛读十本书。精读时会对书中特别吸引的地方、引起共鸣的观点、打动情绪的文字做标记,并写一些相关的感想,或者额外撰写读书笔记。而泛读是为了下一步的精读做准备,更偏重于选择。很多教师一年下来看过多本书,但是成长的比较慢,这和是否选择了精读有关。曾几何时,匆匆打开书本又合上,从没花时间认真地进行精读并思考,同事间偶尔谈到这本书,也能大言不惭的说这本书我看过。其实看过和看懂是两码事,看懂和会用又不一样。泛读“知其然”,精读“知其所以然”,“熟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是精读的妙处。
4、教师和学生同参与、同坚持。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靠的是自身的毅力,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阅读,比如举办课堂读书分享的活动,哪怕分享一小段,也让学生参与到阅读这个大家庭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成长。教师在分享自己的知识、方法的时候,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其实无形中对教师本人起到一种相互作用,教师也在成长。这是一个“双赢”的学习过程。吴非老师曾说:在学校里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缺乏智慧的教师在辛勤的工作,因为这样的教师会辛辛苦苦的把本来聪明的孩子教得不会学习。
三、阅读所赋予的教育力量
1、阅读让学生爱上课堂:通过阅读教学技能方面的书,教师常常会发出“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这个环节如果这样设计孩子们会更感兴趣”,不仅提高了教师自己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获取舒适的接受方式。而教育理论的书是前辈们在实践中的经验累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有书本上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在开展教育实践时因时制宜。博学多才的教师不会像以前那样照本宣科,一味的讲解枯燥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拓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求教师多读书,知识面广,才能在课堂上松弛有度、游刃有余。
2、教师阅读对学生的影响。阅读对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帮助。教师精读一本书作用就像学生背诵公式和定理。不少学生为背书而苦恼,比如有场景的文字可以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图像,以降低背书的难度;描述性的内容可以让他们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去背;抒发感情的片段就让他们站在作者的角度,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3、教师反思对学生的作用。阅读有利于培养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独有的个人魅力,有个人魅力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喜爱。在阅读过程中,会有自己的想法,会看到曾经的自己,会遇到教育教学实践的案例,可以一边思考一边记录。对于教师而言,这是多么好的教育反思呀,这也是教师是否专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教育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给学生创造了多少收获,留下了多少深入的思考;反思如何才能够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场景;反思如何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反思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我的课堂。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也在成长。
四、反思与写作
1、反思。教师的个人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创新、写作分享的过程,所以教育反思必不可少。阅读是输入,是鉴赏的能力,写作是输出,是表达的能力,阅读和反思要相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再加工的过程,让有限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把学到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输出,分享给更多的学生。
2、写作。 “学以致用”是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彻底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可以把自己阅读时的想法整理成笔记分享给更多的同事,也可以通过举办公开课、写作文章等方式和更多的同行交流,而同行间的交流又可以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
通过写作可以和大师、伟人、值得学习的同行对话,梳理书中的观点,丰富自己的思想以及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更多的灵感,也许没有教育专家那样的文笔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现场以及教学个案,通过写作强迫自己不断的阅读、思考,完善知识的内化和升华,从而达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教师自身的继续教育和升华,在这个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中,也正是因为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注入了“阅读”这份甘甜,才能够帮助教师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由此可见,阅读对教师个人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经历,无形中使教师在成长,广泛的阅读中不休不止的塑造自己,最终成为了教师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
参考文献
[1]李华.阅读,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45-146.
[2]
李华.阅读,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84-87.
[3]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39-40.
[4]
杨江峰.阅读的目标、价值、方法与层次[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59-65.
[5]杨江峰.阅读的目标、价值、方法与层次[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8:76-85.
[6]魏智渊.教师阅读地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