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企业账面盈利却实际缺钱?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下)

上一期,数字经营研究院与您一起了解了为什么有的企业账面盈利却实际缺钱?以及为什么应该以“现金为基础”放在经营的中心位置。那么经营者该如何处理现金与企业的关系呢?

企业必须具备充裕的自有资金

整天为钱发愁就做不好工作,为此,资金周转一定要留有余地。

有这样一种人,因为票据没有贴现便四处奔走筹款,总算贴现了,就自以为经营很有本事,但总是为紧急筹款而奔走不停。像自行车一样一停就会倒下,就不能称为真正的经营。这样做至多不过是把亏本经营挽回到收支平衡、不盈不亏的状态。

我经常使用“在土表正中相扑”这句话。不是被逼到土表边缘时,而是在有回转余地的正中央就要竭尽全力。被逼到土表边缘才迫不得已出招发力,或因用力过猛,自己的脚先出到土表外,反胜为败,被判为输。与其如此,不如在土表正中时,就使出招数,以被逼到边缘时同样的紧张感决一胜负。

这句话用到财务上,就是“早作努力,不要到头来整天为筹钱而担心,要创造安心工作的条件”。

现代社会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很短时间内,事业环境就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事业,或许被迫投入超过预算的庞大资金,用于研究开发和新设备投资。经营者同时还要保障员工的生活和股东的利益。但是,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就会被上述问题逼得焦头烂额,没有精力为将来的发展从容筹谋。

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大多选择向银行借贷的方式经营企业。不是累积自己的利润,以自己的钱来经营。他们认为,与其获利后交税和分红,借钱付利息反而能节税,这样做好处多。

但是,以借贷方式筹措资金,直接受到市场利率、资金供需变动,以及政府、金融机构政策方针的影响。为开拓新事业或扩大生产设备的投资,往往因为这些影响而错失良机。同时,因为要顾及或担心债权银行的意向,往往对于全新事业的投资难于实施。

看看近来的借贷难吧,人们说银行是“晴天借伞与人,雨天反而收伞”。银行好像很势利,但收不回贷款,银行自己的经营也难以为继。所以,下雨天,借来的伞要被收回去也是理所当然。企业任何时候都要靠自己的力量保证自己不挨雨淋。就是说,企业经营也要像“在土表正中相扑”一样,平日里就要竭尽全力。

因此,企业必须具备充裕的自有资金,经营者才能根据需要加以使用。为达此目的,企业除了积累雄厚的内部留存外别无他法。就是说必须提高企业的自有资本的比例,这是衡量企业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我不喜欢借钱,借了就想尽快还掉,京瓷从很早开始,就提升了自有资本的比率。创业后第十五年,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率已提高到将近百分之七十。

我认为,这是积累自有资金,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创造更多的自有资金,实施“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所带来的结果。

掌握现金就是掌握经营之舵

“现金流”最近在会计学中非常受重视,对企业价值的评价,不是用利润,而是看将来能创造现金的能力。

这与我的会计学正好相通。但是,现在这个“现金流”,是根据“发生主义”计算出的利润,是调整折旧费等不伴随现金流动的项目后算出来的。而我所说的“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意思是经营本身要做到将“现金”与“利润”直接挂钩。

会计专家们或许认为:“有多少利润就该有多少现金,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会计学的外行。”但是,从本来意义上讲,“现金”最大的源泉就是企业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所以,会计学如果只是为了计算出与“现金”完全脱离的“结算利润”,那么它就是无用的学问,在实际经营中无法应用。

因此,不要等待通过各种会计程序计算出的纸上的“利润”,而是根据手上确凿无疑的现金来执掌经营之舵。经营归根到底是“即时对应”,是与眼前的事实交锋。

会计为企业经营服务,必须以现金为基础,这是我的会计学的第一项基本原则。

稻盛和夫认为,现金作为企业经营之舵,可以让经营者根据时机,及时做出反映。大量积累自有资金,更能让企业经营游刃有余。因此,会计要为企业经营服务,必须让经营者掌握现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的企业账面盈利却实际缺钱?以现金为基础的经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