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 —观影《金陵十三钗》有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诗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提到妓女,也许大多数人脑海中就会有这样一个场景: 酒池肉林快活乡,纸醉金迷脂粉阵。而教堂里的妓女,威严神圣教堂出现低俗下流的娼妓,那是怎样的场景?让人难以想象。而这就偏偏出现在了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里。我们知道,青楼之中浓妆艳抹的风尘女子,妖娆婀娜,妩媚矫作,手执一杯酒,徘徊于在一众男人中,秋波流转,媚声媚色,双腿张开,一丝不挂,香闺生暖,红帐飘香,春宵之后,再无过往。而张艺谋电影中的风尘女子是怎么样的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先说说电影里一个和女人相关并很为重要的元素—旗袍。电影中女人的旗袍是张艺谋的点睛之笔。旗袍大致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的民国时期,当时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年轻女性开始解放思想和身体,能凸显女性身体曲线的旗袍开始流行起来。旗袍,有很多女人穿过 ,而穿在这一群妖娆多姿而又风情万种的风尘女子身上,耐人寻味。悠扬婉转的琴声,缠绵悱恻的歌声,袅袅如烟的身影……艳眉、红唇,胭脂,哼着秦淮河小调,穿着华丽的旗袍,还是一群风姿绰约的俏丽佳人,她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张艺谋导演电影作品风格中,最能彰显摄影和色彩的特质了。果然,旗袍上艳丽绽放的蓝色大花烘托出女十四个女人的风情万种。我们印象中,这些女人无爱,无情,亦无义。再怎么美貌也抵不过一句狐狸精,再怎么有才也不过是红颜祸水,终究是世间最低贱的下九流,此为俗。殊不知妓女一丝不挂是为了生存所迫,世人衣冠齐整却多虚伪之徒。沦落风尘,尝尽世间疾苦,骨子里的舍身取义家国大爱的真善美精神却深埋内心,此为雅。低贱的人,此为俗,高贵的灵魂,此为雅。仗义每多屠狗辈,欢场也有奇女子。 近看周遭,风花雪月;远观乱世,温饱冷暖。


商女怀揣亡国恨,毅然赴死为家国

一场战争,一座城市,一个教堂,有一个士兵,一个孤儿,一个美国佬酒鬼,还有一群学生,再加上十四个妖娆的女人。一场残忍而悲剧的“死亡之约”赴宴,一次轰轰烈烈的舍生取义,一生风流倜傥而又至真至善至美的华丽篇章!

在1937年的南京,在这一个如同炼狱般的六朝古都的城市里头,到处都是大屠杀,除了被血红染满的废墟,没有其他的颜色。教堂是唯一安全的地方,冒牌神父、女学生、妓女、国军军官在命运的牵引下聚于一室。十四个浓妆艳抹身着艳丽旗袍的女人第一次妖娆地进入了教堂时,印入大家的眼帘,“教堂神父”约翰眼中的妓女们,风情万种,艳光四射,有着独特的女人魅力。他毫不掩饰对妓女玉墨的好感,简直想与之上床;南京保卫队李教官眼中的妓女们,是仅剩的温暖所在,他将重伤的浦生交与照顾,希望她们能给浦生最后一丝温暖;女学生们眼中的妓女们,就是一群害人的狐狸精,与她们争吵,不允许她们用自己的厕所,只因觉得她们都是一群不正派的女人,学生书娟也对玉墨充满了敌意。

电影的镜头,带我们回到一幕幕残酷的历史景象,一是女学生不让十四钗用厕所,推搡中女孩儿被子弹射死,献血模糊眉眼;再一个是光天化日下透过神圣教堂的大钟下,日军对纯善的女学生施暴,烈日透过窗口格外刺眼。后面豆蔻一直照顾着伤重的浦生,把他当成自己的弟弟。其实骨子里是一见倾心,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妓院拿琴弦,只是为了给伤重的浦生听到最后的琵琶曲,以完成他的心愿。然而,这一个小愿望也无法实现,最后和同伴香兰被日军残忍蹂躏致死。而香兰,仅仅是要去拿回自己最喜欢的耳坠。后面才明白,豆蔻的“琴弦”,香兰的“耳坠”,小蚊子的“猫”,也不过是爱情,美,生命的象征,女人心灵最后的寄托。

后来,日本人伪善的让女学生去参加圣诞夜所谓庆功宴,“我们替你们去,替姐姐好好活。”那一声傲然正气,那一声荡气回肠,柔情的女子的刚柔不过如此。透过电影一帧一帧的画面,强烈地感受到残暴阴影下依旧心怀善意的勇敢与无畏。我们本能想到,人性的真善和丑恶,只在一念之间。

战后的南京城,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宁静,而一场审判日军罪行的庄严会议,却揭示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桩桩惨案。昔日凶神恶煞的日本军官此时低下头颅,无可反驳地听着来自中国人的有力控诉。一位满身书卷气的女子自人群中站起,大声复述着自己经历过的一起日军对南京女学生的侵犯案件。


商女也知亡国恨,教堂绝唱秦淮景



“秦淮缓缓流,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金陵风雅情,瞻园里,堂阔宇深,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琵琶一曲,有衷肠也有离绪。一支《秦淮景》,几多含情泪!红颜祸水,有着倾城颜,奈何多舛命。入风尘,情难断,知音少,有谁怜。风尘女子的爱情,就那句“Even though you were a drunk bastard last night,what you did today makes you a hero”饶人心弦,那句“等你好了,我带你去最大的舞厅,带你见最漂亮的女人”扎人心尖。还有豆蔻那一句,“我要去找琴弦,一根琴弦浦生不爱听,再晚,就来不及了”潸然泪下。就像电影里男主约翰说的那样,他们是一群最了解爱和恨,他们拥有永恒的力量和美的女人。赴宴临行前的最后一晚,温情的约翰问玉墨,你想变成几岁?玉墨淡淡地说,十三岁可以吗,十三岁之前,我还是个好女孩儿!约翰这才发现看似巧弄风月、粗俗鄙陋的举手投足的玉墨,为什么反而处处透露着一股高门熏陶下的知书达礼。那一夜,他答应了她,那一夜,也是他们之间过的最开心的一夜!只有他们两个人,她知道那时候的她自己也只是那时候才真正属于他。约翰说,等战争结束了,我要找到你,带你去我的家乡。玉墨摇头,“不,今晚过后,我的身体就不再属于我了,现在就带我回家吧”。紧接着,她们换下锦衣华服,穿上学生装,卸下浓妆,清丽纯真,她们也是花样的年华,明知是黄泉路,怕得要死,也毅然决然的踏上去。妓女们在赴日军圣诞宴会前合唱的那曲”秦淮景“,歌声中的她们美艳的不可方物,她们的年少青春,生命芳华,除了柔情,更多的是热血和侠义。第二日清晨,十二位妓女与一位男扮女装的小乔治踏上了赴宴之路。女人们没有了那种矫揉造作,没有了那种风情万种,却反倒有了真挚的至善至美主义。且不说人性中善的一部分压倒了恐惧,也还是正义感凌驾于非人道主义邪恶的价值归属。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典型的张艺谋作品,张艺谋电影风格的独特就在于感染力极强,很快会渗透到人的内心深处。入殓师约翰先是自私为钱而后为了救人而以身犯险冒充教父,一心为了救一群无辜的孩子当然还有他心爱的玉墨;当初只是为了匿藏保命的风尘女子而后来心怀善良愿意为了女学生们双双赴死,从一开始害怕怯懦的书生气小子到之后乔装打扮成女孩子,坚强勇敢!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独特而鲜活的角色,真实与虚伪,丑恶与美丽的对比和转变,深刻而细腻。敢于正视人性和历史,慷慨赴死的风尘女子,始看最俗,末晓雅致。女子,染风尘,则俗;女子,为大义,则雅。俗的无畏,雅的轻狂。


仅以此篇文章永远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逝去的我们的同胞和烈士!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铭记历史,吾辈奋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雅俗共赏 —观影《金陵十三钗》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