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适合带娃?加拿大总理笑了:我在家办公,还一人带3娃!

作者 | 朱雪琴 幸福双翼资深导师



01


这样的男人,真帅!


最近,我被一个“超级奶爸”圈粉了!


他就是左手带娃、右手工作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他长得也真帅,哈哈~)



3月12日,特鲁多总理的妻子被确诊感染新冠后,开始居家隔离:家里一部分房间给她隔离用,剩余空间留给总理和三个孩子。


疫情之前,总理家里当然是保姆、司机、帮工一个都不少,但妻子被诊断新冠之后,所有的帮工都被暂时遣散。


于是,堂堂一国总理,不得不一个人扛起带三个娃的重任,同时,因为欧洲疫情正值大爆发时期,总理在家依然日理万机:

跟各国首脑视频会议,商讨对策;

在家门口开发布会,安抚民众情绪;

处理回复网上各种来信......


所幸,半个多月之后,总理夫人痊愈,相信接下来的日子,总理的日子可以轻松不少了吧?



疫情期间一人带3娃、工作一天不落的总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喜爱孩子、对孩子成长参与度极高的尽职尽责的好爸爸。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用在教育上一样没毛病啊,所以,让爸爸们从孩子小时候就一点点参与进来,是多么的重要啊!



当然,任何一个亲自带过娃的父母都知道,哪怕是带一个娃,斗智斗勇一天下来,都累得只想葛优躺,更何况带三个精力正值旺盛的娃呢?


相信在妻子隔离这半个多月里,总理也有焦头烂额的时候。


比如,有一次视频会议他迟到了几分钟,他抱歉地解释,因为刚刚在给最小的孩子洗澡。


比如,女儿帮他拍下的工作照里,他正跟各国首脑视频会议,但旁边贴着孩子们的大作。



比如,在家门口进行直播时,门口两侧散乱地扔着孩子们的玩具......



每一个经历过带娃疲惫、抓狂的父母都懂:哪怕你再爱孩子,一旦需要你24小时不停陪伴,尤其是你还要安排时间工作时,气急时,想骂娘、想打人什么的,都太正常不过了。


加拿大总理一个平时忙于国家事务的“大人物”,一个人搞定三个娃,估计也有不少崩溃瞬间吧?



当然,夸赞这样一手带娃、一手工作的男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想跟大家一起探讨:到底什么情况下,男人才会愿意参与到带娃这个工作中来?


02


笨手笨脚的爸爸们


无论带娃还是工作,有效行动的前提都是一样的——有意愿


面对工作,大部分男性都有意愿,毕竟从小到大都被“有能力才有价值”的信念熏陶着,所以很多男人都喜欢在工作中寻找价值感。


不过,面对带娃,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虽然现在男女平等、夫妻共同育儿的概念已经普及很多年了,不少观念开放、行动给力的父母也在践行。


但依然有不少妈妈们时常跟我们吐槽:为啥都是妈妈在学习?啥时候爸爸们能成为主力?


如今幸福双翼学员里,智慧的爸爸们越来越多,好几个爸爸的文章都多次被我们刊载。


不过一个真实的数据依然无法忽略: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的主力,依然是妈妈。


除了女性因为怀孕、哺乳等生理因素,所以对带孩子有着天性的擅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降低了爸爸们对带娃的参与度,那就是——缺少正向感觉和正向反馈。


我们大部分做妈妈的,先跟孩子有了十个月的一体相处,熟悉彼此的味道、心跳、习惯,再加上哺乳期的亲密连接,做妈妈是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和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的。



但对爸爸来说,他们没条件从生理上来承担这部分养育工作(啥时候科技发展到爸爸可以承担这部分工作,估计广大女性要庆祝欢呼了)。


虽然从妻子怀孕时就知道要做爸爸,但他们做爸爸的真实感,可能大都要等到孩子出生,真的看到孩子那一刻算起。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下,很多爸爸都忙于工作或者懒于参与,甚至都错过了孩子出生那个重要的时刻。


这样一来,一开始面对眼前的孩子,爸爸们大都可能会笨手笨脚。


当他的笨手笨脚,被爱娃心切的我们看到,可能就会来气:“都不知道啥能指望上你!”然后,手一推,不如自己来,利落干脆地换好尿布、哄好哭唧唧的娃。


这样的情景多上演几次,爸爸们是啥感觉?——哼!做了还说我,下次不做了!


妈妈们一次次看不上,爸爸们一次次受到挫败,就更不愿意参与,再加上中国普通家里一般还有一个恨不能替儿子做完一切的婆婆,男性们乐得清静,还不被说,多好!


妈妈们可能会觉得很不服气:娃要操心,老公也要操心,真心累!


不过啊,当我们能够在娃刚来报道时,就抓住任何一个可以给老公“彩虹屁”的机会,一段时间下来,老公享受跟娃一起的时光,我们不就可以解放很多了么?


既能减轻日常带娃疲惫,还能让终将长大的孩子,从小同时享受来自妈妈温柔的爱和爸爸豪放有力量的爱,这才是教育上真正的深谋远虑啊!

 


03


给爸爸自由发挥的机会


我家娃刚出生时,队友负责照顾我,我负责照顾娃。


有时候看他给娃换个尿布,真是阵仗唬人:

湿纸巾、干纸巾、隔尿垫、尿不湿、小枕头等,都提前准备好;

然后,解开娃的衣服,把娃屁股高高抬起;

然后,再一边看似很用心地跟娃说话,一边慢悠悠地启动换尿布程序。


结果呢?


没等他取掉旧的尿不湿,娃已经被折腾得全身难受,哭着抗议,只能中途作罢,换老母亲上场。

 

那时,我没少因为这个叨叨他:唉!换个尿不湿都搞不定,有必要这么复杂吗?


他不服气:“这样咋啦?哭一下又没什么!”


如此几次,他宁愿做一顿复杂的饭菜,也坚持能不给娃换尿布就不换,到今天都是。(自己种下的苦果,唉......)


后来,我改变策略。


尿不湿啥的,你不换无所谓了,反正娃大了用得很少了,但陪娃的时候总要保持吧?


睡觉前:“爸爸快来陪我们玩,我们最喜欢跟爸爸玩翻来翻去的游戏了!”


刚起床:“爸爸早上好,小老虎想你了,要跟你一起玩!”


假期带娃带到有点脾气时:“还是爸爸好玩,快,爸爸给我们来个左手右手翻翻翻!”


渐渐地,队友自己也很享受每天固定时间陪娃,虽然时间不一定很长,但这是父子俩的特别时光。


娃也认定某些费力气的游戏,只有爸爸会玩,有时我试探性问:“妈妈给你玩这个游戏吧?”小家伙一脸嫌弃:“妈妈不会玩,爸爸会玩!”


爸爸也成了娃眼里“最好玩”的人,为此,队友没少骄傲,只要有时间就很愿意陪娃玩。



有一天,队友前一天到外地办事,晚上没回家,第二天早上娃起床后,我要上班,姑姑陪着,娃大哭。


我赶紧给队友发信息:“早上起来没看到爸爸,哭得不行,抱着我不撒手,还是爸爸在才有安全感哦!”


及时肯定,哪怕一丁点儿进步,都立马看见,及时反馈,再来个身份层的正向锚定,但凡有点责任心的爸爸们,大都会慢慢发现:哟,原来孩子很喜欢我嘛!谁说只有妈妈会带娃?


只要有意愿了,爸爸们本身在玩耍的创意感、力量感上,是妈妈无法取代的。


所以,操心的妈妈们,每天除了围着孩子转,千万记得也要留出机会给爸爸们参与,最好让他们有独处的时光。

 

这样,一来避免自己忍不住指手画脚,进入叨叨模式;二来,爸爸有放松自由发挥的状态。


反正娃都是亲生的,谅他也不敢把娃怎么样对吧?


就算娃多哭了几次,也能锻炼肺活量,而且他们父子之间,也会发展出自己的相处模式。


信任、放手、使劲儿找机会肯定,这些不仅对孩子有效,对老公带孩子也有效。



04


允许崩溃,才有新生


带娃这件事,前面也说过,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从不发脾气。


我们要工作,要上班,要做家务,还要盯着作业,家里有几个娃的话,还得满足每个孩子不同的需求。


哪怕是神仙,恐怕也无法做到十全十美。


所以,允许自己有崩溃的时候,也允许队友有崩溃的时候,很重要。


崩溃,意味着前面累积的情绪需要释放,意味着身心到了承受的极限,如果崩溃的时候还要被指责的话,恐怕下次要么在沉默中爆发更大的崩溃,要么永远沉默了。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见和肯定孩子的情绪,也要看见和肯定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留意队友的情绪。


允许崩溃,让累积的情绪释放和流动,新的改变才可能发生。

 

有一部英国的电视剧,专门拍了为人父母后各种挑战和崩溃的真实现状——《养育者》,大家有时间可以找来看看,估计会感同身受。



男主有孩子前,是非常喜欢孩子,也很有孩子缘,别人搞不定的孩子,他陪着玩一会儿就被收服。


带着无限期待,他和妻子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是,没过多久,他突然生发出“好想把熊孩子给卖了”的想法,因为孩子实在太累人,太难搞了。


甚至,被孩子搞到抓狂时,他曾在家里大喊着“我要杀人”的恐吓语言,搞得邻居惊慌敲门询问发生了什么。


有一天,跟妻子聊起家里两个让人头疼的熊孩子,他沮丧地说:“我很爱他们,愿意为他们死,但很多时候我也想弄死他们。”



光听听这话,都有点吓人吧?


其实,这都是一个参与养育度很高的爸爸,在疲惫、无奈、崩溃之下,发泄情绪的话而已。


近来,随着我家娃传说中的“可怕的两岁”的到来,我和队友有几次也相视而哭:“好想打他一顿啊!”


当你的老公对你说,想弄死孩子,你会是啥反应?


换成我,可能是惊恐地开启教训模式:你不是说爱他吗?这就是你说的爱吗?你一个大人,搞不定孩子就这样发泄,算什么本事?


不过,男主妻子的回应,像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看到夫妻共同养育、相互扶持的力量。

 

她耐心地陪着情绪波动的老公,回应他:“的确,他们有时候真的很烦。”



还半开玩笑地跟老公讨论:“我们看看那条棉被适合用来闷死他们吧!”


当孩子被要求请家长时,老公情绪波动,她不多评论,挽着老公的胳膊,一起去面对老师。



孩子顽皮受伤了,他们俩虽然都很沮丧,但也坚持一起去医院处理。


他们一起吐槽孩子,一起处理问题,一起分工协作,成为接住彼此情绪的那个人。


当崩溃的情绪过后,他们依然是万千普通却又努力去学着爱孩子、理解孩子的父母中的一员。


看完之后,我暗下决心:要跟队友在情绪上,发展成为能相互接住彼此的战友。


当我们在彼此面前做真实的自己,有情绪聊情绪,因为不怕被指责批评,我们就可以整理好自己,用全新的状态面对孩子。


说了这么多,最终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父母,跟着孩子一点点摸索前进,难免有疲惫,难免有崩溃,难免鸡飞狗跳。


允许这真实的一切发生,然后在每次崩溃之后,跟队友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再重新出发。

 

未来孩子是否家庭事业双丰收,不太好说。


不过,可以保证的是:当我们和队友齐心协力经营好养娃“大业”,孩子心底一定会充满杠杠滴爱和力量——我爸爱我妈,我妈爱我爸,他俩都爱我!


爱,是我们给孩子一生最有力的底气,我们也要记得把这份底气留给自己和队友哟!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你可能感兴趣的:(男人不适合带娃?加拿大总理笑了:我在家办公,还一人带3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