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书丨读《儿童教育心理学》

继《自卑与超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儿童教育心理学》是我读的第三本阿德勒的著作了。初读《自卑与超越》的晦涩感仍“历历在目”,曾几何时,到这一本《儿童教育心理学》,读来已经没有晦涩感了。与晦涩感一起消散的,还有对“某类不畅销文字”的排斥感。不仅要读自己喜欢的字眼,还要读不喜欢但确实有营养的文字。我想,这大概是某一种读书的进步。

在某个时间的角落,端起书,读上几页,内心立马会有被丰盈的满足感。文字跳入脑海,不由自主地牵出我的认知。一边感慨这一段真是形象地描写了谁谁谁,那一段仿佛是在描写谁谁谁,一边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他们的名字。耳边忽然响起一句想不起来是谁说的话:“这个世界是你所记住的世界”,果然如此,真是应景。

读着读着,不只是读出了我记住的世界,还读出了我的疑惑:纵容书中也描写了“要温柔、耐心地对待孩子”这样的指令性文字,可是我还是不明白实践时究竟是要怎样地温柔和耐心才能做好教育。静下心来想了想,也许,需要时间来回答自己——去经历。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要行万里路。

在这一次的读书中,我的思维像是开了一扇窗——在“有意后注意”的状态下思考作者这样的观点真是对的吗?这真的是真理吗?放之四海而皆准吗?陈列几个书中的观点,想听听看到这些文字的老师有何高见。【抱拳】

1、如果一个孩子有收藏癖好,说明他想提高自己,超越别人。

2、这种呼吸障碍应该通过手术去除扁桃体。

3、那些到了15岁还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孩子,可以认为他们完全失去了斗志。



接下来这些只是摘录我个人觉得需要经常回读的文字,也希望能够给屏幕前的你带来一点方便:

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家,他是自己人格这幅画作的创造者,但作为创造者,他既非一贯正确,对灵魂和肉体也不具备全面的认识,他只是一个脆弱极易犯错,不完美的普通人......因此大人必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指导。


主导个体人格建构的这种有目的的奋斗追求,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现实为前提,他就是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她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尝试改变自己的处境,从而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理想的学校应该充当家庭与广阔的现实世界之间的过渡桥梁,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的地方,也是教授生活知识和生活艺术的场所。


但实际问题不是孩子站不直,而是心理上需要支撑。一个好的教育者,能够辨识这些表象,也能凭借同理心和理解来根除内在的心理疾患。


刻板专横的教育方式是徒劳无益的,这种教育方式只会使孩子疏远他的教育者。


一个人的有意识想法和无意识动机之间隔着一道鸿沟,只有具备同理心,同时有客观中立的旁观者,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


社会感是检验一个人发展的试纸,通过这个指标很容易理解和评价一个孩子的人生风格,孩子一旦遭遇生活问题,就会暴露出他是否为生活做好正确的准备,就好像接受一场测试一样,换句话说,他会让人看到他是否有社会情感,是否有勇气和理解力,是否怀抱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接下来要发掘的是孩子向上努力的方式和节奏自卑感的程度,社会意识的深浅。


如果把孩子的生活比作一幅卷轴,那么要理解某个单一事件,我们必须展开整整个画卷,孩子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是他整个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


学校必须学会把学生看做一个人格整体看,做一个需要培育和发展的有价值的个体,同时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智慧去判断他们的具体行为,正如我们所说,学校不能把具体行为看作是一首完整旋律中的单独音符,而要从人格统一体这个背景去理解。


假如当下的处境不会让我们感到自卑,我们就不会产生超越他的欲望,人的本性离不开对优越感的追求。人的本性不接受永远的屈服,当一个人感到被轻视,缺乏安全感和感到自卑,他必定会产生让自己上升到更高层面的欲望,以获得心理补偿,然后臻于完美。


孩子用功到了一定程度,但人必须告诉他不要花这么多时间在书本上,应该到室外去跟朋友一起玩耍,做做其他事情。


家庭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期待,孩子能真切的感觉到,他们带着兴奋和紧张的心情,一个接一个的完成摆在面前的任务,眼前总有一个愿景,胜过所有人成为一道闪耀的光芒。


困难出现的时候,孩子保持冷静,比立刻尝试克服困难要重要的多。


假若人类有幸掌握绝对真理,便有能力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法,使我们的孩子免遭上述种种困扰,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可能就不存在了。儿童的命运以及个人日后的发展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学校提供的教育和训练,对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有机会改正学校在家庭养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也有责任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确保孩子将来在社会这个大乐团中和谐地做好自己的乐章。


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学校的作用,我们看到学校一直是按照各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来培养个人的。学校不能把自己看作是教育的目标,而必须谨记他是在为社会,而不是为了自己培育学生。


这些心理表现和反常规行为,在孩子进入学校接受考验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来,尽管是在学校呈现出来,但其源头不完全在学校换句话说,学校除了主动承担着教育和纠正错误的使命,他也被动的扮演了试验场的角色,孩子早期家庭养育中形成的缺陷会在这里被暴露出来。


教育者必须有耐心,当孩子努力去改进,但偶尔退步时应该跟他解释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孩子的心情会得到平复信心不会受到打击。


从孩子所犯的每一个错误中,都能看出环境对他的影响。


一个孩子的人生风格通常在4~5岁的时候形成,在这段时间他必须培养起社会情感和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到了5岁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就固定下来,那么他以后的人生或多或少都保持着同一个方向。


对儿童的教育越早越好。当然,如果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没有固定的法则,然而我们要记住,与孩子交往时绝不可粗鲁唐突,必须时刻给予他们鼓励,实时跟他们解释真实生活的意义,避免他们在现实和想象之间制造出一道裂缝。


孩子是否能专心学习某个科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老师的兴趣,使孩子保持专注,发现孩子什么时候分神,或者他为什么没办法集中精力,这些都是老师教学艺术的一部分。


心理学和教育相结合会创造出许多的可能,心理学和教育其实是同一现实,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要知道思维的发展,就需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那些了解人的思维,以及它的工作原理的人,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知识去指导人的思维,使其能够实现更高更广的目标。


对于老师来说,能够接受新食物是一项必要的素质,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心理学,新思维是明智之举,特别是党性观念与我们一贯的观点相冲突的时候。


我们不要忽略的是,拳打脚踢的教育方式,在底层社会中非常普遍,来自这些阶层的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老师给他纠正之后,回到家还有父母的皮鞭在等着我们的教育努力,往往因为不明智的家庭教育而付诸东流,这一点十分悲哀,这些家庭的孩子常常犯一个错,被惩罚两次,而我们认为一次惩罚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书丨读《儿童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