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老一辈会经常跟我们讲很多的大道理,或者给我们一些行事上的建议或意见,我们总会回说一句,时代不同了,你们的思想已经过时啦,然后笑着快速走开,还没来得急说出口的话语被我们这一句话噎成了一声深深的叹息,然后恨铁不成钢的在身后补一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初次见张老师时,只觉得他是一位精干的叔叔,举手投足间有些不凡,尤其是看到他拿着沉重的单反,聚精会神的抓拍时,自那时起我便对他产生了好奇。

张老师是一位中学的退休老师,今年65岁,更是一位摄影爱好者,闲暇之余会到处去拍摄美景,曾经与驴友爬山涉水去寻找拍摄地,路上见到崎岖的山道上隔壁的大巴车坠入悬崖;他更是一位有些小挑剔的大伯,他会在意很多的生活小细节,比如给客人倒茶不能太满,什么场合说话要注意些什么,甚至是一位不愿意影响生活品质,为避免与儿媳发生磨擦而坚决不去带自己的孙子践行者!

在他这个年纪,退休待遇优厚,很多人已经停止追求,甚至认为已经忙了大半辈子,应该葛优躺了,或每天摇着扇子到处逛,有空来两把象棋杀,等着老伴做好饭菜的悠闲日子;张老师却不愿过这样在他看来如等死般的生活,他还在追寻对美的诉求,对高品质精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像张老师这样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尤其是几十年一直工作在体制内的,在我们看来比较中规中矩的教师行业。

今日有幸与张老师闲聊,得到一些他对人生的看法和总结,收获颇多,现分享与你:

张老师出生在50年代的农村,抗日战争胜利不久,那时可以说是食不裹腹,勉强活命。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大字不识一个,却在国家号召下培养孩子读书,培养至高中并顺利进入编制学校做老师,在那个通讯不发达,一切靠书信的年代,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的就是那么一点运气与坚持了。

他说起前段时间,回到乡下与有50年未见的初中同学欢聚一堂,大家高兴之余,推杯换盏,非常尽兴。时余他便与他的同学们互相了解近况。他发现一个现象值得观注,就是他的初中同学中很多都是非常优秀的,其中有些当初并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初中毕业便去参军,几年的军旅生涯结束便被分配到了国家体制内工作,并且还做了某文化局的局长,现退休工资都有5-6千元。另有一些同学回到农村,因为有些文化而在村里做起了村官,妇女主任,生产队长等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后来也做到属于体制内的领导角色,虽然退休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在农村还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体制内的生活枯燥无味,每天上班都是做着一些无聊且呆板的事情,更是被现代人认为是浪费生命的地方,有无数人心里想着我要离开,然而更多都只是想想罢了。看着每年有多少人挤破头的去考试争夺一个公务员的位置就知道了。这种现像让我想起钱钟书围城里的那句经典语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想想在那个年代里能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还是件很奢侈的事情。有那么多人,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张老师说在那个时想要改变命运,只有两个方式:

一、读书

有书可读在那时已经是超越了很多的人起跑线,读书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渴望与探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二、参军

国家要发展,军队就必须强壮!所以在那个年代,当兵也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另一选择,能被选上去参军也是无尚的光荣,另外国家会给予参军家庭一些接济。因为读过些书,参军时就更加显得有优势了。

 

时代也好,时机也罢,最终成功于否其实在于人们的选择与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活出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