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感悟(五十一)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书中译文:孔子说:“教学的过程中,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我的感悟:
这里产生了教育学上的两个名词:“启发”和“举一反三”。
“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憋在心里难受。孔子说,做为一个老师,不到学生苦思冥想、苦苦挣扎、而又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要着急提问开导他,要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他才能成长,不然“学而不思则罔”。
“悱”(fěi):想表达却说不出来。就是说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心里弄明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又组织不好语言,不知道怎样完善地表达出来。如果不到这种状态就不要跟他讲明白。
樊登老师曾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老母鸡孵小鸡。鸡蛋快要孵开的时候,里面的小鸡拿嘴啄蛋壳。外面的母鸡一看,也“啪”地从上面啄一下,小鸡就出来了。这就是孔子说的“启发”过程。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每年春天都要孵小鸡,一般是21天都陆陆续续出来了。我和姐姐就喜欢给小鸡帮忙啄蛋壳,看到一个个毛绒绒的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我们好开心。
但有些鸡蛋还没任何反应时,我因为心急而偷偷敲蛋壳,导致不少小鸡夭折,常常招母亲责骂。还有一些小鸡想岀来,但自己力量有限,没被母鸡或我们发现帮助啄壳,结果憋死里面的也有。
孔子讲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这句话给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启示是:面对问题,必须让学生先想,想到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甚至是苦恼时,再加以适时、适当的开导;孩子想明白的问题,就鼓励他大胆去说,直到他说得糊里糊涂、表达不清时,不要批评他,给他一点启发,引导他自己完善的表达。
这里即有学的过程,又有教的过程,而教只是在关键点上点破。这就是我理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我曾听过不少优质课和公开课,老师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分得很细、很浅,也给学生自学、讨论的过程,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学习目标,再让一些优秀生站出来讲,讲得熟练老套。一节课似行云流水、环环相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性,美其名曰“启发式教学”、“高效课堂”,实则是一种表演,完全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
还有些课堂表演更生硬。大屏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依据目标自学,我作为一个听课的老师还没读完大屏上的目标,就听到老师问学生“准备好了吗?”学生齐答“好了”。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全是标准答案,根本没问学生是怎么思考的。这样的课堂明显是学生在“吃老师嚼过的馍”,怎会培养出有思想的后来人。
而孔子要求的课堂,是“翻转式课堂”,是让学生先思考、先讨论、先痛苦,痛苦到非探究个子丑寅卯不可,就问、就说,老师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启发、反问、引导,即使这节课拖堂、完不成教学任务,看起来又平淡而无味,但却起到润物无声、点石成金的功效。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隅”是桌子角。老师讲明白一个桌角,学生就要明白另外三个角,就是“举一反三”。学生弄不明白那三个角,说明他不知变通,没动脑子思考。
“则不复也”说是碰到不会举一反三的孩子就不再教他了。我则不认可这种解释,孔子不是这样的老师,他碰到子路、宰予那么淘气而又找茬的学生还那么有耐心,能会随随便便放弃哪个学生?
孔子的意思应该是,我已给你举一例,而你却不能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我就不能再多说了,你要先好好想想,我不能全给你代劳。
代劳就是老师不停讲讲讲,学生不思不考听听听,结果是老师累得要死,学生听得要睡。这就是我们一直批判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活泼的心灵、生动的智慧。
一个教育家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这就照应了孔子说的“志于道,据于德”。老师点燃了学生的人生理想,就会出现“我要学、我非学不可”的状态。这样老师就轻松多了。
这种“点燃”的能力,却要靠我们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终生学习和探索。
孔圣人也未必完全掌握这种能力,不然,他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人,可见升学率也不太高。
孔子在《论语》“述而篇”第八章里告诉我们,不要替学生思考问题,要让孩子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老师和家长就适时点拨、引导即可。
当然这种点拨的方法需要我们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