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叶》:如果生命只是一场旅行,你会有多少次想逃离的时刻?

秋风飒飒起,落叶纷乱飞舞,结束此生宿命,任风雨挟持其行程,在人世,一次次下坠的人生都如狂风扫落叶,我们没有半点做主的机会。

抓落叶,是一项极具挑战的游戏,只因落叶太轻,生命太重,在行将失去生命的那一刻,我们身上还带有多少生命的份量呢?8岁的艾略特,兴趣盎然地与哥哥比赛着抓落叶的游戏,他却知道如何抓住这一片片轻飞乱舞极将消逝的生命:不是快狠准,而是静止,先耐心观察风速和方向,在树叶犹豫不决、回旋下落的瞬间,轻柔地接住它。

但他像观察着落叶一样观察着别人的需求,为了让哥哥高兴,艾略特假装输掉了抓落叶的比赛。艾略特是一个敏感又懂事的孩子,他能捕捉到别人的微妙情绪并加以照顾,但又有谁能照顾他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呢?

人生注定是一场艰辛的旅程,爱与不爱都可以以各种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呈现,我们又要如何读懂这些行为之后不同的密语呢?

幼小的心灵,需要爱与关注的灌溉,但父母忙于生计和琐事的烦恼,很难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年幼的孩子身上。正因为孩子是父母生活的部分,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全部,这种不对等的视角只会让父母对孩子越来越不理解,孩子对父母越来越失望。

幼小的孩子希望能帮助父母解决所有的生活难题,这样父母就不用担心其它一切,可以全心全意地来爱他,但父母的世界里永远不会只有孩子,只有某个特定的孩子,所以弱小的孩子心中的失望永远无法排解。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压力一开始就是一对不可解的结,如果一对父母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见孩子的世界,那孩子又将在哪里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所以,怪物出现了,在艾略特睡不着的夜,怪物陪他玩耍,在艾略特需要帮助的时候,怪物帮助了他。但那一切只不过是幻想,他需要有人填补那空洞让他活下去。当残忍的哥哥和理智的妈妈戳穿艾略特怪物的想象之后,他来到邻居家的小树林,从高高的树枝上朝一个围着一圈石头的树桩跳了下去,他认为他就要从这个入口进入永恒之境。

永恒之境是他在这个小树林里捡到的一本书。当痛苦我们自己不能承受,往往就会为自己编好一个美梦,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忽略,一切公平美好,这是一个我们可以让我们在痛苦里幸福的活下去的一个谎言。但这个谎言终究只能骗得了我们自己,其它人呢?

他们急于戳破谎言,却并不知道我们为何如此,他们急于阻止我们如此,却并不关心我们真正需要什么。一次次的关心加震怒,让我们一次次更受伤害,我们只有一次次埋藏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个正常人。

然而,我们真正的自己呢?它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露头,让我们知晓那疼痛,以及不该如此活过的一生。

人生会有多少次想逃离的念头?如果这一切原本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又能忍住多久不逃离?

艾略特从8岁与哥哥比抓落叶起,就在不断逃离自己,虽然他也曾不断抗争,但都以惨败和屈从告终。少年时期,他因哥哥的输球毫无声息地放弃他钟爱的棒球,大学时代,他因一段背叛的恋情放弃学业,工作期间,他因一份需要被修改的报告错过少年时唯一的指导人相见而致对方车祸身亡……

家人,是他甩不开的牵绊,也是造就他今日痛苦不堪的罪魁祸首,他能放弃那些爱、报复那些恨吗?

不能!他唯一能伤害的只有他自己。正因为他更热爱生命,他不打算把生命浪费在迎合别人的痛苦之上,他选择逃离,一次,两次,三次……

在像落叶一样不断下坠又无能为力的人生中,艾略特来到了自杀小组,遇见了一群遭遇过巨大创伤的人。可是,世界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可以称得上巨创伤的事件,如果抓落叶算是,打棒球算是,捡到的无烟煤算是……那是不是太儿戏了?

但这群人没有嫌弃他的滔滔不绝,没有责难他的看似平常,声称去过未来的长者班诺尔像父亲又像朋友一样陪着他,把游船当成载满鬼魂幽灵的船的萨沙与他一起详谈着心底的秘密,在艾略特几次打算放弃生命的当口,敏锐地察觉到危险的气息,挽救了他。

人生如此不值得,我们是否该尽早放弃?生命如此之重,我们是否不该把它浪费在不值得做的事上,尽快地把生命收回去好好珍藏?但事实证明,人的此生不过是生命的一次旅行,这一生,我们刚好旅行到这里,何不充分体验一下这段旅程的极苦极喜极哀极乐?这就像我们到一个地方,必然是要去当地最好玩的地方去玩一番、要去吃当地最负盛名的吃食一样,去体验一下当地之最,才算是不枉此行。

人生,要嚼出苦乐,才叫是尝其味道,人生,不过是生命的一场旅行,何必执着于那些苦与痛?这些不能承受的苦与痛,权当是享受了,如果没有生命,我们岂能享受到这种滋味?辣椒辣过才知爽,苦菜苦过才回甘,谁还知生命的下一场又将去哪里,是否还有机会来这人世?

此生,来过,何不尽兴!

你可能感兴趣的:(《抓落叶》:如果生命只是一场旅行,你会有多少次想逃离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