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43)“四部曲:心~道~德~事" 之"孟母三迁和学区房的故事 "

      “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孟子的妈妈为了孩子成圣成贤而三次搬迁居住的场所,最终孟子成长为一位圣人,这一经典的教育案例也广为流传。在某一省会城市,有对大学毕业的父母,为了孩子能考上好大学,从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连续搬迁了三次,都住到孩子所在重点中学附近的学区房,确实也是“为子三迁”了。可惜的是,顶不住压力的孩子在高二时,因过大压力而不得不退学了,暂时通过重点中学上个好大学的路走不通了。

  ......

  同样是“三迁”,一边是培育圣贤,一边是被迫退学,究竟差别何在呢?

 

这就回到了“心教、德教、事教”等几个层面,如果仅仅在“事教”上用功,比如好的补课班、好教材及好学校,而在心教、德教方面没有垂直攀登,想助推出圣贤或好分数就很难说了。“孟母三迁”中,据说孟母在怀孟子的时候,起心动念都要守住正念,连席子歪了都不去坐一下(怕干扰了自己的正念),不听、不看、不说不正念的事。从胎教到孟子成人的过程中,这位孟母确系“心上用功”乘以“事上精进”的伟大教育者了,这种本质学习和借鉴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仅仅大比例的在“事上用功”,比如学区房、好教材、好的补课,但心、道、德方面却投入不足或没有"暗合道妙",其实孩子也是会收到这种“心念”的量子波的干扰力。《水知道答案》及很多科学验证中反复证明了这种影响作用,行为作用有反作用力,值得深思。

  教育当从“事教、境教”向“德教、心教”等综合方向中垂直攀登,尤其是要在“心上用功和事上精进”方面扎实前行,减少“胜心”和放下“贪欲”,以无条件的爱和人人皆可成圣贤的坚定去开展活泼泼的教育,或许是《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这本书的一些启发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43)“四部曲:心~道~德~事" 之"孟母三迁和学区房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