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书笔记——第七章(三)

第七章 写读后记

34.先把书读好

35.教师不可不知的两个读书观点

36.独立解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37.构建自己的好课堂

38.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

39.做足教学的“战略储备”

40.让自己有能力赢得学生

41.读书的“严肃”姿态

42.写“明明白白”的读后记

43.读后记特点归纳及写作建议

44.不读通透不成文章


从来没有想过读书还要有什么姿态,我只知道如果在床上看书很快就会睡着。这部分让我对“怎样读书”有了新的认识,也学到了一些读书的“姿态”。

读书大部分是在上班期间完成的,而上班期间各种杂事琐事很多,或者是办公室其他人的声音,讨论的话题,关注的对象,或者是工作群里的各种消息,还有自己突然想到的未完成的事情等等,这是自己以前读书时的姿态,因为如此,边读书边看手机,边读书边与同事商量教学设计等等谢谢不正确的读书姿态。吴松超老师提到:关闭手机,电脑,正襟危坐,“笔墨伺候”这几点应该成为自己以后读书的要求。

正因为读书时姿态不对,很多时候自己读书只是睁眼翻看,一页看完翻到下一页,机械、无情感交流的读书,更没有自己的思考、理解、拓展延伸参与进去,导致读书时收获不大,这也不是“严肃”的读书姿态。

自己一贯读书就是看到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新颖的观点时用笔划出来,以备使用时取用方便。吴松超老师则说“有专门的笔记本,分门别类,有固定的格式,做准确清晰的记录,才算数”。自己从没有这样做过,写与看相比,耗费的时间太多,而且手也容易类,写起来很不轻松。虽然这样读书的收获更大,但是要做起来却很困难。

一般情况下,我读完一本书才会进行下一本,除非读不懂。2021年在阅读李政涛老师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时就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读起来很难,读不下去,也没有兴趣读。于是只好搁浅,开始了另一本书的阅读。不过,我始终记得这本书,并且暗暗地告诉自己,等有空了那本书还是要拿来读一读的。尽管很难尽管很慢,没关系,读一点算一点,也许过了一段时间就能读懂了呢。

有一种读书姿态也是我容易犯的,那就是把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当成一件骄傲的事情去炫耀。说骄傲也可以,但应该仅仅对内心的自己说。如果对自己以外的人言说,那便成了炫耀。我的理解是,有一些人不需要读那么多书也明白很多道理,也能写出好的文章,你读了那么多书也不见得比别人厉害多少,因为一个人从读书到把自己读的那么多的书后得到的修炼外在表现出来,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不见得有。如此一来,的确有炫耀的成分,而且有暗示别人不如你的嫌疑。另一方面,读书是自己的事情,是自己内在的要求,如果把读了多少书当成是一件炫耀的事情,那么就可能滋长自己的浮躁心理,破坏求学问、促成长的恒心和读书所需的宁静心境,这样都会直接影响读书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读书笔记——第七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