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压力

只要你身在城市,就会感到压力。而且,你所在的城市规模越大,这种压力,往往越难觉察到,造成的影响,也越深远。

在上班的路上听电子书《城市与压力》一下子被带入进去,前不久五一放假回乡下立马感受到内在的压力荡然无存,原来正是如书中所说那样,呆在城市有种莫名的压力在身。究其为何,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的核心内容。

第一,城市生活中,都有哪些平时不易觉察的因素,在给我们带来压力?
第二,这种城市压力,究竟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影响?
第三,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清晰地感知到,城市压力的大小,我们又该怎样更加理性地看待城市生活?

我在杭州新一线城市里工作,早出晚归已成习惯,俨然是典型的加班狗,有时调侃说在大城市大公司工作,累到你一下,还有下一个;大家心知肚明行业的竞争激烈,心理不得不在压力面前强大。好像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

无论你是不是正在经历快节奏的生活,只要你身在城市,就会感到压力。

城市生活带给我们的压力

上下班路上挤地铁挤公交挤电梯,骑车看到非机动车道上的车水马龙;就无时不刻感受城市带给你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在考验我们的抗压能力。无论是快节奏的工作,拥挤的交通线路,还是噪声、空气质量,都会让人感觉到压迫感。而且,这种压力,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明显。

城市生活中,除了上面我们可以感知察觉的因素,还有平时不易觉察的因素,在给我们带来压力。作者认为第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密度”。说白了,就是城市人多,显得挤;其次是社会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正经提出了一个“邓巴数字”。这个“邓巴数字”说的是,灵长类动物脑子的大小,和个体能够掌握的最大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人类脑容量有限,邓巴就通过这个比例算出来,在我们的社交网络中,最多可以和150人保持着有意义的联系。也就是说,在你的社会关系中,亲人、朋友、同事、同学加在一起,你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而且和他们有着共同的回忆,产生了情感联系的人,最多不超过150个。

但是,目前的大城市生活,让我们的社交网络急速扩张,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社交网络,已经远远超过了150人。打开微信通讯录,滑到最下面,看看联系人的数量就知道了。这就意味着,越是在大城市生活,我们就越难建立一套稳定的,长期的社交网络,来给自己提供社会支持。尤其是对于刚刚来到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情况会显得更加严重。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大城市,孤独感往往会越强。

城市压力给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生活在大都市,对社会压力越是敏感,与此同时,也会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生活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压力,但我们也学会了更好地处理这些压力。研究人员也明确的表示,这项研究,并不是在证明城市生活对我们有害,这些研究显示的是,城市生活在人们大脑中留下的痕迹:大脑经历了更多的社会压力,压力处理系统也就会因此变得更强更快

作者给了我们判断城市压力大小的一个标准,叫做“心理地图”。这就是说,你可以闭上眼,想象一下你所在的城市,或者是在纸上画一画你的城市。如果你能够想足够多的细节,比如像是具体的街道、桥梁,甚至是路边开的都是哪些商铺,这些细节越多,越清晰,你在心理上,就会越接近这个城市,对这个城市的掌控感也就越强。相反,如果你只能回想起一个轮廓,或者模糊的局部信息,那很可能说明,这座城市给你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总结

了解城市带给我们的压力,不是产生逃避的心理,而是理性对待城市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选择城市,就是选择命运。生活在大城市,虽然有着更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获得的收益也将更大。当然了,这本书也告诉我们,生活在大城市,我们处理压力的能力,在不断迭代。

很多事情,一眼看过去,全是问题。但真正行动起来,你会发现,到处都是解决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