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9·“事件·时间日志”(4)读书总结

【《奇特的一生》·Day19】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0日。

【R-阅读原文】

P70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这12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1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共16小时55分)

——6小时45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91页

——2小时0分

3.P.贝尔格的手稿

——2小时0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17页

——40分

5.拉特纳的手稿

——1小时30分

合计

——12小时55分

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所有摘要和评论都规规矩矩地装订成册。这些用打字机打的合订本,犹如读书总结,是他融会贯通了的知识的存放处。只要翻一下提要,就可以记起某本书中需要的东西。

柳比歇夫有种罕见的才能——随便哪本书的作者,凡有独特的见解,他都极善于汲取。有的书,一张纸就够;某些大部头书,需要几张纸来归纳。它们的精华同它们的厚度怎么也不相称:大量的插图、表格、附页、书皮……

【I-重述信息】

这一段讲了柳比歇夫看了哪本书?哪一页?用了多长时间?把那一页的摘要和评论全部都写下来,并且分类好,整齐装订成册。有些青解透的或见解独特的尽管书很厚也可能只要一页纸,有些则可能要好几页纸。他把这些摘要和书评都保管的很好,帮它们包上书皮,对知识的保管甚是珍贵。

1)时间记录的分类从大到小。昨天看到生物学,还以为是个科目的一本书,今天再从生物学来看,生物学里面包括了n本书。

2)时间成本从小到大。阅读方面的记录是记录书本的页数和耗时,到月底的时候再统计总时间,每本书一共用时多少,从而算出时间成本。

3)用笔记建立知识体系。有输入必有输出,输出的知识整理成册,分好类,熟读程度做到了看笔记犹如看书,把知识内化应用。

4)使用多种形式帮助记忆。除了书评,笔记,柳翁还会用图画,表格来帮助记忆。看到这段,我仿佛看到柳翁在做四化,在画思维导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9·“事件·时间日志”(4)读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