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在画外,我的四季绘画——2019年回顾总结之春季篇》

2019年已经来到尾声,我准备写四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分享有关绘画的事情:

功夫在画外。

年初,和别人不一样,我没立flag。flag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所以省略。但不代表年终我一无所获。

↓这幅画,设计了三个人物形象:老虎猫代表我自己,白发小姑娘是好友千漫,小兔子是好友野兔丫。

图片发自App

创作它时,小姑娘眼睛笑弯弯,取自看到的微信表情包。加油这个握拳动作,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在立2019年的flag,口号少不了加油一词。老虎猫异瞳,因为我一个好友阿白,她几年前收养了一只异瞳的流浪猫。

你看,一切都是从生活中我所遇到的撷取,然后做取舍、提炼,做一些变动调整。

↓这一组是平时生活中的涂鸦,作为创作草稿。看起来乱七八糟,却是不可或缺的养料。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戴花姑娘》八开的水彩人像,涂出来好多人评价像油画。

有的人不了解水彩画,认为只要画,就必须一口气画完,不然水色接不上。但我所有的水彩画,就没有一幅画是一口气从头画到尾的。

看到成品,你不会想到我为之付出了什么。首先,我画了一个星期的线稿,每天都断断续续,调整修改,反复循环。

有请朋友帮忙看,挑毛病;有自己一趟趟调整时,发现毛病;也有通过美易APP素材线稿叠加,找到型不准的可能。

衣物上那根带子,你现在看来非常好看,很有味道。你可能不知道,我在带子上花了多少功夫——我现在也不记得了,只知道那会儿画它很努力。

图片发自App

↓用一分钟速写老爷爷,抓取特点。

图片发自App

↓杂乱的房间情形,企图涂鸦表达出来

图片发自App

↓准备参加《儿时年味》比赛,用在群里听到的回忆画出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遇到不爽需要发泄,涂了一个。你可能不觉得这有什么,但你不知道的是,我通过这幅画,发现自己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下面这一组,参加的《儿时年味》活动。可以写作也可以画画。我既画画同时也写作。

这个系列我没有拿到奖。你可能觉得我会不甘心,或者认为比赛不公平。

但不是。

参加活动,是想刺激自己的创作潜能。虽然比赛败北,但我也收获到:

体验的乐趣,远比以比赛的输赢为目标重要太多太多。

你什么时候体悟到体验的重要性,你才真正的能够去享受比赛的乐趣。

体验乐趣,既快乐着自己的创作,也因为遇到和自己一起参加比赛的作品。看到差距,看到各种各样不一样的美丑,看到浓缩在作品里的微妙,自己亲自触碰来自不同背景的灵魂。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听到他们的回忆,会遇到不会画的场景,就去网上搜索资料。比如这户人家过年得写对联,就找写对联的素材。自己也会联想到自己见过的写对联场景。两者结合画出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有的需要发挥想象力。过年都有鱼,年年有余,鱼应该怎么画,画面里是不是只有鱼,要不要画人,画的人物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些都要靠自己一边想象一边画。

鱼画出来了,很大只。就想画出表现它肥美的感觉,于是得画个人,用很想吃或者很高兴的动作及表情,与这只鱼互动。

再是要随时回归主题。既然是儿时,当然会想到画中人是小孩子。画了小孩子,得体现她的可爱。就再画一只老虎猫,动作模仿这个画中人。这样就显得可爱有趣生动。

那时候谁家里不养着猫呢?这个背景的了解,得靠自己平时的经历。如果我画只小鹿在这里,就会特别不搭。你会觉得没有味道,毕竟小孩子还是很嘴馋的,而嘴馋的表现,在配角小鹿身上是很不容易得到合适的表达。

因此,配角的选择,通常也是从生活中来。可以是猫猫狗狗这样的。有了这样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共性抓取之后,才在这个基础上,把个性的地方充分表达出来。

老虎猫,我自己的形象设计。这就是个性的东西。画中人是个长犄角的形象,也是贴合了提供这幅画背景资料故事的人的。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或许,还能够因此收获一份独特的创作技巧。老爷爷的胡子,便是通过学习老师的,观看艺术家的作品,然后汇总综合,做的一次尝试。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也会有很快的作品,一分钟搞定,所以那时候能够保持日更。这一类创作,可能是看到一句话,看到一只鸟,遇到一个观点,然后就涂鸦记录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认真的画过再通过默写加创作表达,又是个不一样的体验。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热播,也挺喜欢的,涂鸦一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打人物画的线稿遇到困难,退回去开始从几何图形的地方学习。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好友大婚,画个四开的大画祝福。画了小二十天。

图片发自App

↓写生也是不可缺少的汲取素材的过程。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写生回来做点泼溅效果

图片发自App

门前杂乱的风景,尝试写生表达。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水彩画的一些笔触练习,有时候可以调剂一下自己的绘画库存。

图片发自App

↓接收了新的知识,湿画法和色彩的搭配,就去拿来用用看。都是门口的景,但是每次取舍安排不同,最后也不同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临摹也是必要的

图片发自App

↓运用一下笔触知识,想象着画一幅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不仅仅临摹水彩画,也可以跨画种。下面两幅都是临摹黎雄才大师的国画。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间或不要落下基本功的学习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认真的去临摹水彩书籍里的作品,学习绘画的思路和绘画的技巧。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有时候技巧不重要,想法更重要。↓背景就是用调色盘残余的脏色刷出来的。

图片发自App

画人像过程特别痛苦,最煎熬的是得画的和素材像。偏偏我自己不喜欢画的特别像,不喜欢照抄,一直凭感觉画画。

凭感觉画画,是我自己的特色。有人说过单纯凭感觉画画不够好,我还是希望凭感觉来。

所以,就一直都凭感觉画画。以后也会这样。这个是不会变的。

不断地尝试,是第二个特色。会不管绘画结果,只是想这样那样的做出自己的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所以,怎样面对画崩的过程和结果,我自己完全没有问题。

画崩绝对是常态,接不接受它都一直伴随左右。除非你不画。既然是这样,就不要把画崩当成问题,更不要把画崩看成妖魔化的困难。

画崩管不了,就不管。拿它当朋友一样相处。

找画崩的地方,有时候很容易找到,有时候很难。很容易找到的不足之处,有时候这幅画你立马就可以调整修改过来。这时候多数人不愿意去做,我自己是特别爱这样捣鼓。

我总想着反正都画崩了,再调整修改一下,最糟糕也就是依然画崩。但是我不放弃的去修改调整了,可能就有变好的希望。

只要有希望,我自己是乐意去试试看的。所以我很多画经常觉得我还可以画,好像永远都画不完一幅画了。

有时候很难找画崩的地方在哪里,就给信得过的朋友围观,收获反馈。同时这个是互相的,他们给我的作品反馈,我自己也经常给他们的作品反馈。

这一年下来,我们互相反馈学习,收获的不止绘画上的交流,还有友谊。

为了给到更专业到位的反馈,也会促进自己去学习去努力。

我自己对别人作品的反馈,一定是有温度有爱的,然后才是反馈画崩的具体地方,修改调整的建议。

假如你还发愁找不到帮你挑毛病改进的人,可以试着来找我,体验一下。这个反馈服务,我目前是免费的,不收费。

好了,先分享到这里。请继续关注我夏季篇的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功夫在画外,我的四季绘画——2019年回顾总结之春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