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问题意识 发现摄影题材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有一段时间,365摄影计划挺流行,就是强迫自己每天至少一拍,初衷是好的,但坚持下来的实在寥寥。按照李笑来老师的观点,只有把拍摄当成刚需,才能够不费力地做下去,不需要咬牙的坚持。今天,听张晓武老师讲摄影的问题意识,我认为这是把摄影作为刚需的一个理由,用摄影来叙述问题。

在寻找题材的过程当中,我们摄影人太依赖于摄影这个媒介,一味地追求影像视觉呈现,而忽略对生活的思考。那么离开摄影,带着我们的体感去感悟现实,必然会寻找到来源于自身体悟的问题,问题意识的建立也就不用担心题材的问题。

通过问题,我们在可能性中尝试建立逻辑性主题并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打破思维固化,把问题放进去找到问题的落脚点,并在普遍性问题中找到兴趣点和异化点,最终构建属于自己并具有特色的专题内容和结构。

问题并非一定是社会问题,也可能是内心问题、个人问题、时间问题等等,涉及到各个方面。

因为摄影具有一种主题性的特质,所以摄影很容易成为主题的最终结果呈现,观众不用经历寻找的过程就能获得主题目的,从而达到对主题的理解。而当前的摄影已逐渐脱离这种标准化的固化模式,开放型主题或无主题主题让摄影在观看的过程中让观者成为主体,因为没有被固定主题约束,所以观者在过程中自由建立自己的可能,如冯立的作品《白夜》。

初级阶段就是见什么拍什么,似乎看到很多问题,但几乎没有一张照片能准确表达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认准一个问题一个话题持续去拍准确表达,这才是刚刚起步,然后知道对一个主题进行问题解构多方面表现,那就是真正的进步,如果再从多方表现变到严谨的系统性归纳整理形成专题,那么摄影就算真正入门了。

我们寻找问题很容易被流于表面的自以为是的普遍性问题所遮蔽,而是要在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性,在特殊性中思考根本性。说起那些问题我们似乎都知道,但在拍摄时却都会被忽略,特别是那些大问题下小而细的问题。其实对于一些共同的问题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体验,自然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细化下去那表达出来肯定不会雷同。

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解海龙的《希望工程》


以学校题材为例,不同的视角,会创作出来完全不同的作品,如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系列、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王向阳的《高中生》、杨文彬的《大学社会》以及张晓武老师正在创作的专题,都是在解构关于学校题材的问题特征。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


多看多想,培养观看寻找体验问题的能力、拆解问题细化问题的能力、结合影像准确表达问题的能力。具备此能力,转身环顾周围的瞬间,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五六个问题,从中选择感兴趣的用摄影来表达就可以了。

王向阳的《高中生》

杨文彬的《大学社会》

张晓武正在创作的关于秩序的表达专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立问题意识 发现摄影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