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南宋太上皇数量如此之多?】绝对不是因为皇上图爽快!

徽宗是为了息兵,满足金国的要求,传位钦总。

高宗、孝宗是年纪大了,政事太烦躁了,就不干了。

光宗是做事太操蛋了,被赵汝愚、韩侂胄他们赶下台了。

命短的皇帝太多了,只当了几天的都有,不止宋朝,这是第一点。

第二,一般当太上皇是因为年龄太大,都是当到死的。嘉靖当了四十多年朝也是暴毙的。因为古代人寿命都不长,五十就知天命了,你想想雍正,李世民坐朝才十几年。南宋确实太上皇多,那是因为北宋就有这样的例子,宋徽宗让给宋钦宗是为什么,因为避祸,说白了就是甩锅,自己当不下去了,拍屁股走了,让儿子给他擦屁股。南宋也是一样,高宗赵构就是个王八蛋,他的养子孝宗还不错,后面的都是昏君,没啥本事,偏安一隅之辈,还好大喜功,比如赵熙。你查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他们当太上皇时年龄都不大,好好的天子干嘛不当,就是因为当不下去吗

历史上太上皇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和宋朝,但是连着出现太上皇的朝代就只有宋朝了,宋朝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宋徽宗,北宋末年金军南下打过来了,宋徽宗想扔下开封城要跑路,手下大臣们硬拦着不让宋徽宗走,宋太祖规定宋朝皇帝是不能杀大臣的,宋徽宗也没辙。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但是宋徽宗铁了心要跑路,于是宋徽宗玩了局大的,这个皇帝我TM不做了,宋徽宗宣布退休,找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儿子来背锅,宋钦宗接手了宋徽宗的工作留守开封,宋徽宗立即找借口去南方祭天,带着一部分大臣军队走了。

南宋灭亡以后赵构做了皇帝,赵构这个皇帝是主和派,在秦桧的建议下赵构杀了岳飞,罢免的韩世忠等武将,和金国议和,结果仅仅停战二十来年,金国军队又南下伐宋了,这时候又得有人来背锅了,赵构一想这个皇帝我也 不做了,于是赵构退位,宋孝宗赵眘接手赵构的工作岗位。

金国是南宋的宗主国,金国使者来之后宋朝皇帝要跪着接旨,而且规定南宋皇帝是金国皇帝的侄子,这些南宋都忍了,宋孝宗也安安分分的做金国皇帝的侄子,可是后来金国皇帝死了,继承皇位的是原来金国皇帝的孙子,这一下宋孝宗就受不了,得管小自己几十岁的小孩叫叔叔,实在是太没面子了,宋孝宗一生气这个皇帝不做了,宋孝宗让位于宋光宗赵敦,让自己儿子来背锅,管金国皇帝叫叔叔。

宋光宗做皇帝不久生了一场大病,结果病好之后宋光宗疯了,成了精神病了,无奈之下大臣们发动政变把宋光宗搞退位了,立宋光宗的孩子赵扩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宋宁宗,宋光宗也就做了太上皇,纵观宋朝的几位太上皇,个个都是坑儿子高手。

太上皇退居的德寿宫,由秦桧府邸改建而成,因在大内之北,时称北内。他雅爱湖山之胜,就引西湖之水入德寿宫,营造出水光山色的人间胜景。每月仅零花钱就是四万贯,每年四十八万贯支出,还不包括德寿宫的日常开销。每逢生日,孝宗还得孝敬寿礼,银五万两、钱五万贯是最常规的进献。有一次,为上寿酒配一根寿星通犀带,就花了十万贯。但太上皇仍不餍足,竟不顾国家的榷酒政策,纵容宦官私自酿造德寿宫御酒。他从孝宗那里以德寿宫名义取得了免税权以后,许多达官贵人就献纳种种好处,大走太上皇的门道,最后闹到连粪船也都插上德寿宫的旗帜,成为流传一时的政治笑话。

孝宗对太上皇可谓是竭尽孝道,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种种欲望,即便在治国大计上也往往委曲求全。孝宗是南宋诸帝中唯一有志恢复锐意北伐的君主,在位二十七年,倒有二十五年受到太上皇的牵制和干扰,索手缚脚,有心无力,锐气销磨,诸般无奈。太上皇并没有如其禅位时宣称的那样不问朝政,怡养天年,一到关键时刻就多方制肘,出面干涉,新任命的宰执必须到德寿宫“入谢”,面听“圣训”。在恢复大计上,他一再告诫孝宗:一旦用兵,对方不过事关胜负,我们却是关乎存亡。太上皇还对孝宗挑明:“等我百岁以后,你再讨论这事吧!”

为恢复大计,孝宗起用主战派张浚,太上皇明确反对:“张浚徒有虚名,其实不过是专把国家名器钱物做人情的小人!”见孝宗不为所动,还准备以张浚为相,太上皇便提出让主和派汤思退出任左相,张浚当右相,企图以宋制尊左的惯例,压主战派一头地,孝宗只得照办。张浚提拔张孝祥任都督府参赞军事,太上皇命其前来,反讽道:“张孝祥一定很精通军事吧!”迫使张浚更改任命。当得知孝宗违背自己的意志,下达隆兴北伐命令时,太上皇气急败坏地将其召入德寿宫,要求他收回成命,在这节骨眼上,孝宗只能以默不作声来表示拒绝。

太上皇年事虽高,对女色却兴趣不减,淳熙十四年(1187),他以八十一岁高寿一命归西,留下了一大批年龄足以成为其孙女、曾孙女辈的宫嫔们。禅位以后,他还悠闲滋润地活了二十五年,可谓是宋代唯一死于安乐的太上皇。

淳熙十四年十月,太上皇高宗去世,孝宗一反君主守丧以日代月的旧规,坚决要守三年之丧。其中尽管有尽孝报恩的因素,关键还是在太上皇长期制肘下,其恢复雄心早已销蚀殆尽,对朝政渐生倦勤之意。淳熙十六年二月二日,孝宗正式禅位给皇太子,此即宋光宗。光宗当日上太上皇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他猛地记起,这天的干支正是箕语所说的壬戌。

禅位以后,太上皇孝宗改高宗原先退居的德寿宫为重华宫,移住其中,他期望光宗也像自己对待高宗那样,让他怡养天年。不过,他也并不甘心完全放弃对朝政的控制,禅位前安排自己信得过的老臣周必大出任左相,而作为一种平衡,光宗潜邸旧臣留正为右相。光宗一上台,就不愿再受太上皇的摆布,提拔亲留怨周的何澹为谏议大夫。何澹一上任,就见风使舵,首劾周必大,光宗顺水推舟将周必大罢相,升任留正为左相。

光宗的婚事是高宗当年定下的,皇后李凤娘是一个妒悍多事的女人。册为皇后以后,她更目中无人,有一次竟然话中有话,讥讽太上皇后谢氏与孝宗不是结发夫妻,气得太上皇把老臣史浩召来讨论废黜事。史浩从稳定政局出发,以为决不可行,废后之事这才作罢,但双方关系却充满了火药味。

三位太上皇退休生活一代不如一代,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接班人的培养很重要。赵昚孝顺赵惇自然快活,赵惇不孝赵昚自然郁闷,赵惇也害得自己苦逼。

今天看苏东坡传的时候看到他历经四朝,觉得奇怪,一般电视小说不都是说三朝元老吗?遂觉惊奇,又去度娘看了下宋朝历代皇帝。发现自从仁宗之后,继位皇帝都不长寿,到高宗时虽然长寿,但是人可能继承了皇父的特点,不喜欢麻烦,爱当太上皇了,然后孝宗作为“南宋第一明君”,竟然因为要为养父高宗守孝退位了!而且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和自己关系不好的光宗,最后病了都没有人来管。想想清朝的乾隆,即使退下来嘉庆都不敢动和珅,觉得真是不可思议。而光宗之后的皇帝,走的基本都是早上班,早升天的路数,而且最后皇位还因为无嗣又从太宗一脉还给了太祖一脉。最关键的是,南宋的皇位继承,安全颠覆了那些九龙夺嫡之类的阴谋诡计,激烈竞争,感觉好像没人,谁爱干谁干一样某实在是不明白,那一逃把赵氏的胆都弄没了吗?

感觉宋史真是一个不可理解的时代…

当了那么多年了 再把皇位还回去 而且还是民间挑一位 关系真够远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南宋太上皇数量如此之多?】绝对不是因为皇上图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