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趣”事

纪录片《life in a day》(中文名:浮生一日)以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记录了这一天之内世界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了在同一天之中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片中每个人拍摄的内容迥异:除了将镜头对准自己之外,也有些人纪录下他人的有趣生活;既有完整的小事件,亦有无头无尾的片段;有些人的生活平淡无奇,而有些人却又刚好赶上了热闹非凡的大型活动。

是的,一日之间,窥见人生百味。这个世界的每一天都很平淡但又不平淡。因生在浮世,对这个浮世有着莫大的兴趣,我们的每一天才被赋予了意义。

于是我也决定每周把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记录分享出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世界的有趣性(当然我也更喜欢能把捕捉到的画面附上,但是由于某些现场原因很多时候无法捕捉,如若未附照片,用心体会文字就好)。

一、“当你财务自由后你会不会买bulingbuling的大钻戒”之对话

周三的午饭局上,一个男生小伙伴问我们女生:如果你们足够有钱,你们会买大钻戒吗?

我和小伙伴A回答:不买。伙伴A的理由是大钻戒对她来说不是必需品。小伙伴B回答:买,因为有钱,干嘛不买,有钱就要买买买去享受,并劝说A说等你有钱了消费观就会改变。而事实上B的平时消费也比我们高很多,每月光信用卡就过万。

来说一下我为什么不买?

1、我对钻戒、首饰之类并不感兴趣,在我的观念里,我觉得这些东西可有可无,此乃身外之物,并不觉得有这些东西就会变好看等等,相较于此更喜欢运动装备。

2、我认为消费要理性,目前正在践行“断舍离“,尽量不购买“无用”之物,与其不停的买买买,把钱花在必需品、个人提升、投资上更有价值。(好像除了一条牛仔裤,已经一个季度没有入手除运动装备之外的东西了)

3、消费是能获得一时爽感(maybe,毕竟也有买了后不尽人意的时候),但这种爽感短暂易逝,相较于此,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旅游、看书、参加活动等等,可以链接你跟这个世界,这种奇妙的feel是买买买无法比拟的。

我们总是急着说“我要,我要”,可是你真正都得到了之后又有哪些对你来说是有用的、常用的?思考完这个,就连你手机里装的app都会被干掉一大半,更何况是生活中的物品呢?

谁有钱谁都可以消费,但是创造未必。创造永远比消费更具意义。

二、地铁站闸机旁稀松的人群中关于如何使用地铁卡的一场教学

昨日打球出地铁站时捕捉一处画面,一位年轻妈妈手里拿着一张地铁卡在耐心地教给身边的4岁左右孩子使用方法,一遍演示一边解说,然后让孩子自己亲手操作,不紧不慢。那一刻我看到了最简单的母爱。

这里我又联想到上周末徒步的两帧画面,一个是一家三口在相互鼓励和帮助中一起完成全程,一个是一位妈妈在强迫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合照(很明显孩子很不情愿,身体扭来扭去,但是妈妈一味要求,说来了就是为了留个纪念),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家庭,虽只是一个活动,但是教育观念却已千差万别。

很多父母总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孩子是全家的宇宙中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开车全程护送、从不让孩子有一丁点儿脏兮兮、从不让孩子有一丁点儿磕碰等等,这样的家庭在当今社会数不胜数,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步入社会后独立性那么差、抗压能力那么差、适应性那么差的一部分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成年之后的成就一定没有跟原生家庭的富有情况成正比,但是一定跟家庭的教育观念强强挂钩。我在这里想到,如果有一天我拥有了妈妈的角色,我会怎么做?(简述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点)

1、引导孩子什么时期该做什么事。

一个人的一生一定是要在轨道上不偏离方向,才能拥有一个健全的人生。该游戏的儿童时期游戏,该求学的青少年时期努力求学,该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这三点的顺序一定不能乱。一旦乱了,就易出意外。不用我多说,回头看一眼你那些初中高中辍学的同学的现在的生活,你或许就明白为什么这一点我要放在第一位了。

2、先培养面对挫折的能力,再培养冒险精神。

一帆风顺,是希冀,是愿景,是因难得,故美好。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第一次念幼儿园,再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最后步入社会,这里面没有一步是容易的,尤其是步入社会的头两年,你会面临怀疑人生,你会面临梦想破灭,而面对这些纠结、困难时,你要怎么渡过,决定着你的下一步,从而影响着你的未来。

就像孩子想要玩泥巴,你害怕他弄脏衣服,害怕他磕着碰着,于是就禁止他出去玩泥巴,孩子也就缺少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体验,也缺少了面对脏兮兮环境时的乐趣以及遇到困难时的处理能力。

遇到开心的事情微笑是一种天然反应,遇到困难的事情哭泣也许也是天然反应,但是哭泣之后的行动是主观意识决定的,如果你只是一味哭泣,那么会让你哭泣的事情永无穷尽,直到你的眼泪干涸。

为什么要培养冒险精神呢?冒险精神其实可有可无,大不了就规规矩矩、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嘛。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的生活是不断探索未知充满趣味的,冒险精神是生活的调味剂。如果总是唯唯诺诺不敢尝试,你永远不知道你自己真正excited的事情是什么。

总是在跑公路或马拉松,却不曾知道还有山地越野赛,还有斯巴达勇士赛。如此刺激、有趣的赛事,如果未曾尝试过,不会觉得遗憾吗?

三、羽毛球场3类人

打球半年以来,观察不同球友的表现,简单把他们分为三类。(当然打得好的人不乏有些人受过专业训练,这里不注重说硬实力,而是软实力)

1、打得好的人。

这类人的特征是打球表现看起来并不费力,但是很有“套路”。这类人的共性:

他们有道亦有术。有打球理论方法支撑,并且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

他们全神贯注,积极主动。眼随球动,手随眼动。就算这个球没打着,但是他们也尽快移动身体去够球,绝对没有干等着的case。

他们有很强的竞争意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球,每一场都想赢。

他们随机应变,球场上的对手打法各不相同,但是打了几局他们会分析对手打法,改变策略去应对。

2、打得一般但是很用力的人。(在打球上,我目前属于这类)

这类人的特征是打球表现看起来费力,但是水平在逐渐提高。这类人的共性:

他们有一定的道,但是缺乏术。有一定打球理论方法支撑,但是训练时间不够,赛场上依然是他践行“道”的场地,拘泥于术的训练。

他们也全神贯注,但是积极主动性还不够。眼随球动,手随眼动,但是动作不到位。这个球可能打不着,他们就不一定会去找球了,一方面是步伐问题,另一方面是术不行导致的体力消耗大。

他们很坚持,并且积极主动去学习。他们用尽全力,想打好每一个球,不断地坚持练习,并且向高手请教,这一点应该是他们进步快的原因。

3、打得不好仍散漫的人。

这类人的特征是球技烂,态度还不端正。这类人的共性:

他们来打球只是为了随便玩玩,连运动装都不穿。

他们杵着不动,等着别人给他喂球呢。

他们连规则都不清楚,不仅没有急于了解,还想别人不要玩规则,要随意喂球陪她玩(以为自己是个宝宝呢?)

由此看来,实力很重要,但是态度端正是提高能力的必备前提。

四、不离不弃的中老年夫妇之“妻子学走步”

小区有对夫妻,大概60岁左右的样子。男人个子很高,体格看起来健壮。女人短碎发,装扮朴素但并不大方得体,脸上也有些阴沉,猜测是得了病或者受了伤,每次看到她不是坐在轮椅上就是在锻炼走步。

昨儿打球回来路过小区铁栅门时又见夫妇,女人在扶着小区院墙上的栅栏一步一步往前挪、吃力地练习走步,身体有些晃荡,但相较于夏日我见此景时已经进步了很多。男人在后面时不时扶一下,不需要扶的时候男人就自己挥舞胳膊锻炼。

从炎热的夏日午后四五点钟,到清凉的秋日早晨七八点钟,男人总是在陪着女人锻炼,从刚开始每一步都需要男人的搀扶,到如今可以靠自己一步一步向前。男人和女人的坚持、陪伴、努力,我们可能没有看到很多,但其中一定有了些什么才有了今天的进步。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躲不过的,年轻时每个人的容貌都很漂亮,有的可爱、有的知性、有的sexy。但年老时便会有人不再容光焕发,有人不再身体健美,甚至亦有人连健康都已经失去,到那时,如何确保还能有人一直陪伴你,毕竟每个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

喜欢、爱、责任,将爱情升级为亲情,多么可贵而又难得。但是每一个人都不应该只寄希望于他人,因为你永远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陪伴只是一种情感寄托。

《life in a day》中最后一个女孩子,在一片雷雨中,在自己的车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2010年7月24日,现在已经快到午夜了,我快没时间录了。我工作了一整天……对,我知道,今天是星期六。 

最糟的是……我一整天都在期待能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很棒的事,值得纪念的事,然后把它拍到视频里,告诉世界,即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些有意思的事。 

可事实是,这样的事不是每天都有。对我来说,今天,今天一天都没发生什么。 

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我在这里,我不想放弃生活。我不会坐在这里告诉你,我是个了不起的人,因为我觉得我不是……根本就不是。我就是个很普通的女孩,过着普通的生活,没什么有趣的事,也不是什么都知道。但是我想要做个了不起的人。 ”

今天,尽管今天其实没发生什么大事,今晚,我还是觉得好像什么大事发生了。 

实际上,我们好多人,都是这样,总是像在期待什么大事,然后,平平淡淡的过了好久,可是,这又怎样,平淡一样也可以很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周“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