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py(Numerical Python)是一个开源的Python科学计算库,用于快速处理任意维度的数组。
Numpy支持常见的数组和矩阵操作。对于同样的数值计算任务,使用Numpy比直接使用Python要简洁的多。
Numpy使用ndarray对象来处理多维数组,该对象是一个快速而灵活的大数据容器。
更详细的Numpy教程:NumPy 教程 | 菜鸟教程 (runoob.com)
使用Python列表可以存储一维数组,通过列表的嵌套可以实现多维数组,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使用Numpy的ndarray呢?
在这里我们通过一段代码运行来体会到ndarray的好处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import numpy as np
a = []
for i in range(100000000):
a.append(random.random())
# 通过%time魔法方法, 查看当前行的代码运行一次所花费的时间
%time sum1=sum(a)
b=np.array(a)
%time sum2=np.sum(b)
在结果中发现,通过numpy计算后的时间比原生python要快很多。
从中我们看到ndarray的计算速度要快很多,节约了时间。
机器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的数据运算,那么如果没有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那可能现在python也在机器学习领域达不到好的效果。
简单说,ndarry储存数据与数据地址都是连续的,相比于原生python省去了寻址的时间,可以省掉很多循环语句的执行时间。
NumPy 数组的维数称为秩(rank),秩就是轴的数量,即数组的维度,一维数组的秩为 1,二维数组的秩为 2,以此类推。
在 NumPy中,每一个线性的数组称为是一个轴(axis),也就是维度(dimensions)。比如说,二维数组相当于是两个一维数组,其中第一个一维数组中每个元素又是一个一维数组。所以一维数组就是 NumPy 中的轴(axis),第一个轴相当于是底层数组,第二个轴是底层数组里的数组。而轴的数量——秩,就是数组的维数。
很多时候可以声明 axis。axis=0,表示沿着第 0 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列进行操作;axis=1,表示沿着第1轴进行操作,即对每一行进行操作。
NumPy 的数组中比较重要 ndarray 对象属性有:
属性 | 说明 |
---|---|
ndarray.ndim | 秩,即轴的数量或维度的数量 |
ndarray.shape | 数组的维度,对于矩阵,n 行 m 列 |
ndarray.size | 数组元素的总个数,相当于 .shape 中 n*m 的值 |
ndarray.dtype | ndarray 对象的元素类型 |
ndarray.itemsize | ndarray 对象中每个元素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
numpy.empty 方法用来创建一个指定形状(shape)、数据类型(dtype)且未初始化的数组:
numpy.empty(shape, dtype = float, order = 'C')
参数说明:
参数 | 描述 |
---|---|
shape | 数组形状 |
dtype | 数据类型,可选 |
order | 有"C"和"F"两个选项,分别代表,行优先和列优先,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元素的顺序。 |
下面是一个创建空数组的实例: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empty([3,2], dtype = int)
print (x)
注意 − 数组元素为随机值,因为它们未初始化。
创建指定大小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0 来填充:
numpy.zeros(shape, dtype = float, order = 'C')
参数说明:
参数 | 描述 |
---|---|
shape | 数组形状 |
dtype | 数据类型,可选 |
order | ‘C’ 用于 C 的行数组,或者 ‘F’ 用于 FORTRAN 的列数组 |
import numpy as np
# 默认为浮点数
x = np.zeros(5)
print(x)
# 设置类型为整数
y = np.zeros((5,), dtype = int)
print(y)
# 自定义类型
z = np.zeros((2,2), dtype = [('x', 'i4'), ('y', 'i4')])
print(z)
创建指定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1 来填充:
numpy.ones(shape, dtype = None, order = 'C')
参数说明同上
import numpy as np
# 默认为浮点数
x = np.ones(5)
print(x)
# 自定义类型
x = np.ones([2,2], dtype = int)
print(x)
numpy.ones_like 用于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数组元素以 1 来填充。
numpy.ones 和 numpy.ones_like 都是用于创建一个指定形状的数组,其中所有元素都是 1。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numpy.ones 可以直接指定要创建的数组的形状,而 numpy.ones_like 则是创建一个与给定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数组。
numpy.ones_like(a, dtype=None, order='K', subok=True, shape=None)
参数说明:
参数 | 描述 |
---|---|
a | 给定要创建相同形状的数组 |
dtype | 创建的数组的数据类型 |
order |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顺序,可选值为 ‘C’(按行优先)或 ‘F’(按列优先),默认为 ‘K’(保留输入数组的存储顺序) |
subok | 是否允许返回子类,如果为 True,则返回一个子类对象,否则返回一个与 a 数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和存储顺序的数组 |
shape | 创建的数组的形状,如果不指定,则默认为 a 数组的形状。 |
创建一个与 arr 形状相同的,所有元素都为 1 的数组: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 3x3 的二维数组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7, 8, 9]])
# 创建一个与 arr 形状相同的,所有元素都为 1 的数组
ones_arr = np.ones_like(arr)
print(ones_arr)
a = np.array([[1,2,3],[4,5,6]])
# 从现有的数组当中创建
a1 = np.array(a)
# 相当于索引的形式,并没有真正的创建一个新的
a2 = np.asarray(a)
两者的区别:
创建等差数组 — 指定数量
参数:
# 生成等间隔的数组
np.linspace(0, 100, 11)
返回结果:
array([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np.arange(10, 50, 2)
返回结果:
array([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 生成10^x
np.logspace(0, 2, 3)
返回结果:
array([ 1., 10., 100.])
正态分布是一种概率分布。正态分布是具有两个参数μ和σ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第一参数μ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均值,第二个参数σ是此随机变量的标准差,所以正态分布记作N(μ,σ )
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当μ = 0,σ = 1时的正态分布是标准正态分布。
是在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
σ 2 = ( x 1 − M ) 2 + ( x 2 − M ) 2 + ( x 3 − M ) 2 + … … ( x n − M ) 2 n \sigma^2=\frac{(x_1-M)^2+(x_2-M)^2+(x_3-M)^2+\ldots\ldots(x_n-M)^2}n σ2=n(x1−M)2+(x2−M)2+(x3−M)2+……(xn−M)2
其中M为平均值,n为数据总个数,σ 为标准差,σ ^2可以理解一个整体为方差
σ = 1 N ∑ i = 1 N ( x i − μ ) 2 \sigma=\sqrt{\frac{1}{N}\sum_{i=1}^{N}{(x_{i}-\mu)}^{2}} σ=N1∑i=1N(xi−μ)2
np.random.randn(d0, d1, …, dn)
功能:从标准正态分布中返回一个或多个样本值
loc:float
此概率分布的均值(对应着整个分布的中心centre)
scale:float
此概率分布的标准差(对应于分布的宽度,scale越大越矮胖,scale越小,越瘦高)
size:int or tuple of ints
输出的shape,默认为None,只输出一个值
返回指定形状的标准正态分布的数组
举例1:生成均值为1.75,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数据,100000000个
x1 = np.random.normal(1.75, 1, 100000000)
# 生成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x1 = np.random.normal(1.75, 1, 100000000)
# 画图看分布状况
# 1)创建画布
plt.figure(figsize=(20, 10), dpi=100)
# 2)绘制直方图
plt.hist(x1, 1000)
# 3)显示图像
plt.show()
举例2:随机生成4支股票1周的交易日涨幅数据
4支股票,一周**(5天)**的涨跌幅数据,如何获取?
随机生成涨跌幅在某个正态分布内,比如均值0,方差1
股票涨跌幅数据的创建
# 创建符合正态分布的4只股票5天的涨跌幅数据
stock_change = np.random.normal(0, 1, (4, 5))
stock_change
# 生成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x2 = np.random.uniform(-1, 1, 100000000)
画图看分布状况: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x2 = np.random.uniform(-1, 1, 100000000)
# 画图看分布状况
# 1)创建画布
plt.figure(figsize=(10, 10), dpi=100)
# 2)绘制直方图
plt.hist(x=x2, bins=1000) # x代表要使用的数据,bins表示要划分区间数
# 3)显示图像
plt.show()
一维、二维、三维的数组如何索引?
二维数组索引方式:
# 二维的数组,两个维度
stock_change[0, 0:3]
三维数组索引方式:
# 三维
a1 = np.array([ [[1,2,3],[4,5,6]], [[12,3,34],[5,6,7]]])
# 返回结果
array([[[ 1, 2, 3],
[ 4, 5, 6]],
[[12, 3, 34],
[ 5, 6, 7]]])
# 索引、切片
>>> a1[0, 0, 1] # 输出: 2
返回一个具有相同数据域,但shape不一样的视图
行、列不进行互换
# 在转换形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数组的元素匹配
stock_change.reshape([5, 4])
stock_change.reshape([-1,10]) # 数组的形状被修改为: (2, 10), -1: 表示通过待计算
stock_change.resize([5, 4])
# 查看修改后结果
stock_change.shape
(5, 4)
数组的转置
stock_change.T.shape
(4, 5)
stock_change.astype(np.int32)
arr = np.array([[[1, 2, 3], [4, 5, 6]], [[12, 3, 34], [5, 6, 7]]])
arr.tostring()
temp = np.array([[1, 2, 3, 4],[3, 4, 5, 6]])
>>> np.unique(temp)
array([1, 2, 3, 4, 5, 6])
# 生成10名同学,5门功课的数据
>>> score = np.random.randint(40, 100, (10, 5))
# 取出最后4名同学的成绩,用于逻辑判断
>>> test_score = score[6:, 0:5]
# 逻辑判断, 如果成绩大于60就标记为True 否则为False
>>> test_score > 60
array([[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 True, True, True, False, True],
[ True, True, False, False, True],
[False, True, True, True, True]])
# BOOL赋值, 将满足条件的设置为指定的值-布尔索引
>>> test_score[test_score > 60] = 1
>>> test_score
array([[ 1, 1, 1, 52, 1],
[ 1, 1, 1, 59, 1],
[ 1, 1, 44, 44, 1],
[59, 1, 1, 1, 1]])
# 判断前两名同学的成绩[0:2, :]是否全及格
>>> np.all(score[0:2, :] > 60)
False
# 判断前两名同学的成绩[0:2, :]是否有大于90分的
>>> np.any(score[0:2, :] > 80)
True
通过使用np.where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运算
# 判断前四名学生,前四门课程中,成绩中大于60的置为1,否则为0
temp = score[:4, :4]
np.where(temp > 60, 1, 0)
# 判断前四名学生,前四门课程中,成绩中大于60且小于90的换为1,否则为0
np.where(np.logical_and(temp > 60, temp < 90), 1, 0)
# 判断前四名学生,前四门课程中,成绩中大于90或小于60的换为1,否则为0
np.where(np.logical_or(temp > 90, temp < 60), 1, 0)
如果想要知道学生成绩最大的分数,或者做小分数应该怎么做?
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领域,统计指标的值也是我们分析问题的一种方式。常用的指标如下:
进行统计的时候,axis 轴的取值并不一定,Numpy中不同的API轴的值都不一样,在这里,axis 0代表列, axis 1代表行去进行统计
# 接下来对于前四名学生,进行一些统计运算
# 指定列 去统计
temp = score[:4, 0:5]
print("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最大分:{}".format(np.max(temp, axis=0)))
print("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最小分:{}".format(np.min(temp, axis=0)))
print("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波动情况:{}".format(np.std(temp, axis=0)))
print("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分:{}".format(np.mean(temp, axis=0)))
结果:
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最大分:[96 97 72 98 89]
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最小分:[55 57 45 76 77]
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波动情况:[16.25576821 14.92271758 10.40432602 8.0311892 4.32290412]
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分:[78.5 75.75 62.5 85. 82.25]
如果需要统计出某科最高分对应的是哪个同学?
np.argmax(temp, axis=)
np.argmin(temp, axis=)
print("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最高分对应的学生下标:{}".format(np.argmax(temp, axis=0)))
结果:
前四名学生,各科成绩最高分对应的学生下标:[0 2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