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来3:跳出疯狂的忙碌》
推荐语:
忙,简直成了大多数人的口头语,就连我们的寒暄方式,也从吃了吗,变成了,在忙什么。
好像成年人的世界,就等同于忙得喘不过气。可忙来忙去,有的人是越忙越穷,越忙越没有幸福感。这个现象把不少人都吓坏了,毕竟,咱人活一世,图的就是要么成功点儿,要么开心,可显然,疯狂忙碌并没有带给我们想要的东西。于是,我们开始找解药,比较流行的药物有,自律,自控和时间管理。但最终效果,恐怕并不美丽。
为什么呢?这本书给了我们一点提示,那就是:
你该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事项与注意力。
为什么说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呢?首先,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管理并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咱每天刨除睡觉吃饭社交娱乐,真正能掌控的时间,也就七八个小时而已。就算把这点时间分成三十份,也未必应付得来所有事情。其次,时间管理只是一种手段,但普通人特别容易把它异化成目的。比如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我足够忙,我耗时越多,我就越有可能解决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备考学生频频去刷那些已经会做的题;职场白领一大早来到单位,关心的却是怎么把发票贴得更整齐。为了避免面对一两件真正的大事,我们情愿去忙五十多件无所谓的小事,最后只会精疲力竭,感动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努力。
所以,根据这本书的理念,我们不必纠结时长,我们最应该看重的,是事情的价值,以及我们宝贵的注意力。
在这方面,具体建议有两点:第一是,聚焦方向,奉行精要主义。
话说美国著名投资商巴菲特,有一位名叫迈克的司机。一天,迈克就问巴菲特:我怎么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呢?巴菲特说:你拿出一张纸,写下25个最重要的目标吧。迈克照做了。巴菲特又说:从这25个目标中,挑出5个最重要的来。迈克恍然大悟道:我懂了,你是叫我先把重要的事快速做完,然后再慢慢去做不重要的事。巴菲特说:不,我要你一辈子只做这5件事,剩下的20件,碰都别碰,你对待它们,要像躲避瘟疫。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能够看出聚焦和精要的重要性。当然,你可能会问:作为打工人的我,怎么知道哪些事重要呢?那你不妨常问自己几个问题:1.有哪些业务,一旦做成,会给目前的团队带来非常高的效益?2.有哪些能力,即便脱离了目前的平台,也可以迁移到下一份工作里?3.我十年后想到达怎样的位置?倒推一下,这需要我五年内做到哪些事情?再倒推一下,今天的我,此刻的我,正在投入的事,是否指向了那些目标与能力?没错,经常用未来的目光回看当下的自己,你哪怕不忙,也起码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慢也算快;在错误的道路上行走,越快就越慢,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管理事项的第二点建议是:防止注意力被切割,要养成拒绝的习惯和勇气。
我们都说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手机上的娱乐软件,来自他人的请求,都有可能割碎我们的注意力。
那怎么防止这种现象呢?首先我们要懂拒绝,敢拒绝。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很有价值,但并不容易,你可以参考的一个技巧是:把每一次拒绝,都置换成一次交易。比如,同事请你帮忙整理某份资料,这占用了你的时间,你又不好意思推脱,那你同样可以将自己手上的某部分零活委托给他去处理;老板向你下发繁重任务,你同样可以借此机会,跟老板换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在日常当中,我们如果实在避免不了时间碎片化,那我们还可以把碎片化的时间捏合起来,去完成一件完整的事情。比如,你可以把通勤时段,和闲散时间归拢到一块,专门用来吸收某个特定方向的知识。而不是早上背5分钟单词,午后关心下时事政治,睡前又收听演讲音频。因为当你的资源琐碎且有限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把它们集中到一起。
好,关于事项和注意力的管理,我们就说到这,接下来再谈谈,另一条宝贵建议。那就是:
越是和“人”有关的工作,越不能把自己活成机器。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别急,咱们先来回顾下人类历史。纵观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工作内容与工作对象,正在从事物,转向人。比如农耕时代,咱们面对的,是一亩三分地。工业化大生产,人需要应付的是零件和机器。而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分工的细化与协作的普遍化,一方面,沟通与协调工作,将会越来越彰显出重要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要涉及到人性和心理。况且,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在未来社会,只有保留住人味儿的工作,才能不被机器人代替。
而如果你选择疯狂忙碌,那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离生活越来越远,你正在变得僵化和封闭,这会扼杀你的创造力和共情能力,进而影响你的竞争力。所以说,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和人有关的,那你一定要给生活留点空间和耐心,适当的闲暇不光能带来身心健康与幸福感,对你的事业发展也有利。
关于这一点,有个生动的比喻,叫做:你的大部分问题,其实都像是一块布上的褶皱或隆起,解决的办法,不是和这个褶皱较劲;想让褶皱消失,你还可以试着把这块布的其他部分展平。
比如,你最近在职场上不顺心,感觉工作枯燥,缺乏自律性。那你除了逼自己努力发奋以外,还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运动瘦身,去发展兴趣,甚至是建立一段新关系。最后,你可能因为精力更充沛了,工作变得有效率;可能因为生活里有了爱好,使得无聊的工作也值得忍耐下去;更可能因为新关系的影响,而找到奋斗的新动力。这就叫用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应对人生难题。
那既然聊到人生了,咱们最后再说说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放眼整个人生,不妨确立“小而美”的底层逻辑
在这本《跳出疯狂的忙碌》里,两位作者做了一个很巧妙的设计。他们在每单元的末尾,都用一句话讲述了一个人的一生。
比如,他们写道:达尔文一生出版了19部著作,其中包括《物种起源》,而他每天只工作4.5小时。法国作家波伏娃每天下午会留出4小时去拜访朋友或休息。天体物理学家桑德拉·费伯,在暗物质等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她说,到了晚上和周末,她的注意力就放到了家人身上,而她的工作也因此倍感平静。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大多都是讲,那些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拼命,相反,他们都张弛有度,在各自热衷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有节奏,但不焦虑。
当然,听到这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唉,我天资平庸,跟这些人没法比,这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像我这种无名小卒,只能再忙碌些,才不会被别人甩下去。
然而针对这种想法,作者给出了两个角度清奇的观点:一是,你的努力,可能并不值钱。因为放眼职场,肯努力肯拼命的人真的是太多了,咱们盲目地吃苦,可能并不出彩,也没什么稀缺性。更重要的是第二点,那就是人的心理都有个惯性,常常喜欢把苍白的努力当作是挡箭牌,这样一来,哪怕人生过得不如意,也可以自我安慰,说自己很拼了,只是时运不济。
那普通人不靠出大力,还有什么可以前进的路径吗?还真有。它叫做圈子-能力-特色体系。
简单说就是:融入行业内的圈子与社群,让更多人知道你。发展一项专长的能力,并在圈层内传播,让大家知道你善于解决哪类问题。当你的能力与其他人差不多时,就彰显你的特色,比如,你程序写得好,别人写得也不错,但你与众不同的是,你在这个基础上,更善于分享经验,或是更善于疏导团队情绪。
这样一来,哪怕你没有别人忙碌,没有别人拼命,也能在某个领域内小有所成,收获属于自己的美丽风景。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在别人都低头赶路的时候,偶尔抬头看路,在别人疯狂挣扎的时候,我们保持一份沉着和冷静。要知道,人一生百分之八十的财富,都是四十岁之后赚取的,中年人才是创业成功的主力军;用长跑的逻辑去思考,用十年二十年的心态去做眼前的事,才能跳出疯狂的忙碌,获得宝贵定力。企业如此,人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