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著《我与胡适先生》读后感

网络图片,胡适之先生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我检索到了周汝昌先生的访谈,他提到了跟胡适先生的交往。而我在大学时代曾经读过胡适先生的传记,对先生的经历和交游敬慕不已。虽然我的主业不是文科,不能够很深的研读胡适先生的学术著作,但是对胡适先生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以及他提倡白话文的良苦用心还是深以为然的;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等等,都是教导后生和倡导白话文的“诲人不倦”之作,今天读来依然有警示作用!

从周汝昌先生这里,又看到了胡适先生的人格魅力。“君子之风”、“仁人大度”,周先生在八十多岁高龄,能够用著书的方式,如此深情的写出这段跟胡适先生的交往,并且写的情真、意切,还能够揣测胡适先生的心境,更令人敬佩!周先生多的是对胡适先生的感谢;到了八十多岁高龄,这种感谢和感叹更加入了50多年的人生阅历校验和思考发酵,读来更令人叹服动容!周先生的坦陈,是对晚辈的镜鉴,让再后生也受益匪浅!

当然,周先生与胡适先生交往的本源是因为《红楼梦》,所以大部分笔墨写二位学术观点的异同。从这个角度讲,周汝昌先生是坚持自己见解的,非常难得!——跟鸿儒交往,而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受鸿儒指点,受人以鱼而能渔!周先生在访谈中也说到了师承问题,说师承应当是继承老师的衣钵(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但是周先生自认为并非完全继承了胡先生的观点,所以他并不承认自己是胡适的学生。而且由于历史原因,大陆解放后,二位先生天各一方,音讯不通;环境所迫,学术观点更已,师承情谊断绝。在外人看来未免会为胡适先生打抱不平,未免会抱怨周先生忘恩负义!不论周先生如何表白,胡适先生的感伤是难免的,外人的指责也是可以理解的!

匠心是需要传承的。周先生对继承了胡适先生的“考证”方法这一点从不避讳,承认自己继承了胡适先生的“考证”衣钵。周先生扛起了“考证”大旗而成新红学泰斗;当年胡适先生发现周先生的用功和才华,也会是匠心的欣赏和惜爱吧!

能够得到良师的教导,得到恩师的关爱,是人生的幸事!而能够从老师处学得渔,而开创一片天地,更是人生的幸事!!匠心能够得到传承,更是幸事!!!

一部中国历史也是这个样子。英雄总要落幕!

1945年5月7日,丘吉尔以战时首相的身份,向整个英国宣布了战争胜利的消息。数日后,战时内阁解散,英国国内生活恢复到和平时期的样子,新一届大选即将开始。在两个月后的大选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领导战时英国经历血雨腥风走到最后胜利的丘吉尔输了。

对本民族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成熟的标志。

——丘吉尔引用古罗马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汝昌著《我与胡适先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