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诗意

夏日,午后,带一本书,寻到一个公园。

公园里,那些被保护起来的树,总是让人怀念起来庄子的无用之木,硕大的树木,并不为了做栋梁,也不为作舟船,只是以树的姿态长在那里。而人,也就有了一树绿荫。

本来,书在图书馆,或者教室里,都可以读的。但我手里的这本书,我觉得更宜室外,相对于空调的冷暖适宜,这本书更适合树荫下的风。

这本书是《千家诗》。

好像有过一个做编辑的女孩子告诉过我,封面对于书有着非凡的意义,犹如相貌之于女子。我当时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从图书馆拿这本书来,真是是因为封面,古色古香中国风的封面也很多的,然而这一本上面的人物是古代垂髫稚子,难得古色古香里还带着活泼。

既然是诗歌,整整齐齐的写着就很漂亮,字迹大一点,看上去更觉舒适,下面小字的注释,随便看或不看,每首诗还配了一副画,古代淡远的白描,附上一两句古代人物的诗评,或者人物评价。犹如古典的链接。

看上去,不是精致,是舒服。

入目第一首诗,忍不住让人莞尔。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作者程颢。一个北宋理学家的代表,一个道学先生,诗歌写得这么活泼。

中国的文化最后僵化成那个样子,北宋的程朱理学是在功不可没。可是你看他们的诗歌,偏偏一个比一个活泼。不管是程颢的这首《春日偶成》,还是朱熹的那首《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又或者是朱熹的那首《观书有感》或者就是在把这本《千家诗》里挑拣出来他们别的几首,也都很好。诗歌里这么可爱的人,这么喜欢自然的人,为什么会去提倡: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的言论,为什么会去断章取义:男女授受不亲。

真是不可思议。

诗歌是诗就很好,写情也好,写志也好,写景也好,要不就像李商隐写无题好了,天大的道理,有何必用诗来说。想着那些事,读者书中的诗,会心处不必在远的悠然里,还有几分不解。不过也不想细思量,不想打他们的闷葫芦,无端辜负好时光,泛泛而起的意或者疑都且随落花逐流水吧。

同是宋朝,苏东坡本来就比别人可爱。

像苏东坡李白杜甫他们,因为名字不陌生,在一堆诗歌和诗人里再看见,就好像一群陌生人中间终于遇到了几个熟人,就觉得亲切。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样的诗,怎样的赏析都比较多余,还是读一读比较好。

还有一首: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无论怎样的赏析都不如一字一句读一读。再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后面翻去,想着东坡白天到底在忙些什么,整天晚上舍不得睡:)

忽然翻到这样的几句:月疏星绕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 

我应该是即便是东坡写公文也没有写别的诗写得好,还是应该说看看你看苏东坡即便写这种公文一样的诗也终究写得比别人好些?

原来坡翁白天忙这个呀。好吧。理解他晚上为什么总是不舍得睡了。

古代人讽刺都是用吟咏的,比如这一首:

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书来。

一个人凉凉的说唐玄宗,张九龄已经老了,韩休也死了今天你玩通宵也没有关系,反正明天不会有人来良药苦口的。玩吧,把江山玩完吧。话是说在宋朝,之所以说因为宋朝的那个宋徽宗比唐玄宗还整天玩艺术。他担心。风凉话的后面原不是空穴来风,是深刻的忧患。看着有几分赌气一样的诗觉得想笑,也笑不起来。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这位叫做杜常的驴友,辛辛苦苦跑到西安看久负盛名的华清池,结果又是风又是雨又破败荒凉什么都没有看到,白遭罪。

真想给这首诗的作者说,我太理解你的感受了,看景不如听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失望是在所难免的。

他是从江南去西安看华清池失望成这样,我从西安跑到上海,遭遇是他的翻版,套用一下他的诗歌,我当年就是:

行尽中原数十程,披星戴月入申城。东方明珠黄浦江,一个楼层一水坑。那个失望,就别提了,东方明珠灰灰的,黄浦江那就水能单单是黄吗?还脏,那就是泥浆。一直到如今,我都不肯白天去看黄浦江。

更何况西安还不如上海呢?这个遗迹那个遗址,整天就是土邱而已,最郁闷的是那土丘还是人工的,还是新造的。搞成那个怀古的调子的。

我们旅游的时候总是有一个苦恼,比如牡丹花没有开的时候,人倒是不多,不挤,但是只能看到叶子,等到好不容易,花开了,觉得能赏花了,结果出门一看,哪里还能看到花,都是人。

这种事被用诗歌写出来是这么说的: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可是这首诗我以前读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是这个意思。我还以为就是再过一段时间,看花更是时候,大家都出来看的意思呢。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

看了一下注释,几乎不敢相信,这么一首《花影》竟然是说小人的。说是那些小人总是会爬到高处,而且总是让人没有办法的很,太阳出来,钢能消失一下,月亮一出来,又铺得重重叠叠的满世界都是了。

这么一说吧,似乎也是对的。但是,谁这么创意,用那么美的花影还比喻小人,又或者写小人都能写得真么美。可见无物不能入诗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写焦虑。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这是说无聊。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写劳作,环境都美成这个样子。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这是遗憾,还是抱怨,那里梅花早又能怎么样,跟这里的春天能比吗?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满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这是上班好无聊的节奏。

主人不相识 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 嚢中自有銭 。这个贺知章也太可爱了,看一家园林好就那么摸进去了,结果发现还不认识人家主人呢,还豪爽的说,没事没事,不用担心没有酒招待我,我不差钱。

诗歌是这样可爱的性情。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诗歌还是这样的情趣。不是日子如诗一样美好,才有诗歌写出来,而是用一颗诗心,发现了平凡的日子里还有诗意的美。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诗歌也是这样的艰辛。只要那样的辛苦有人看见,有人知道,一首诗是不是千古流传,押不押韵,字用得好不好,优美不优美又有什么关系。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不是刻骨铭心的爱情,也不是友情,也不是荡气回肠的故事。是这样日常的搭讪。在路边遇到,觉得那个声音似乎很熟悉,好像乡音,于是在他乡想看看是不是同乡,然后问过去:你家哪里的?都不等人回答先自报家门,我是横塘人。

这就是诗歌。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他们的生活,真么热闹,这么民俗,这也是诗。

诗歌是这么来的,艺术都是这么来的。当年的人们春社喝酒,也没有想到那会如诗篇。两个老乡见面寒暄,也没有想到会被裁成诗行。就像当年还没有照相馆的日子里,欧洲的一位女子想找人给自己画个相,这也是生活里一件寻常的事情,当时她和画家都不知道真么寻常的一件事最后的结果留下一副博物馆典藏的《蒙娜丽莎》。

喜欢这样,只因为有空,读上几行书。别无意图。

读到: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觉得自己和手里的书大概就是这样的。

读到: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觉得眼前水畔刚刚发生过这样的故事。只是绿水不懂得记述。

读到: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

抬头看眼前,浓荫重重,身边残蕊红红数点,绿波细细几痕,清风从枝头从水面拂来,几乎是要把书里的诗行化到眼前。

十一

《千家诗》的编者,资料寥寥,只说大约是一位教书先生,因为自己要用教材自己从历代诗歌里选编了出来。

我合上书,看着不到两页的前言,想着:《千家诗》,是多位诗人名家荟萃成诗千首,但也许还可以说是让诗歌载着寻常的生活与感情再一次融入千家万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家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