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里的一分钟

不同往年,今年有两个闰二月,本应该早就到来的端午节,也因此推迟了一个月。六月初的广东上午八九点的天空依旧是黑蒙蒙的,路上行人步伐匆匆,随之而来的就是滂沱大雨。"龙舟雨",这是这几天我在天气预报头条看到最多的一个词,也不知这雨和龙舟到底有几分亲缘关系,龙舟没见几艘,大雨倒是往这城市倾倒了连续一周。

因为这障眼法般的黑夜,我迟到了。不慌不忙的穿上衣服后,我左拎电脑右提饭盒,总算赶上了30分在华新转站的3号线。因为隔三差五的在家办公,背着电脑上班已经成为常态,可这五斤重的电脑随时都会成为压死在挤三号线里的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想来公司应该感谢招到我这般有责任感的员工了,没有在闷热的六月天里,因为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难以呼吸和地铁上的人气而将这砖块重重摔在地上,再踩上两脚就更痛快了。害,其实我又何尝不想这样做,只是摔坏了还得自己买单,毕竟这也是恰饭的家伙什,更何况死亡三号线的称号是白叫的吗?想扔也得有地方呀,顾着脚别被人踩着就谢天谢地咯。

说到底21世纪的文员小白身无长物,只剩一个手提笔记本时,还是得收敛点人类生来带有的那点戾气的。资本面前,我为鱼肉,人为刀俎呀。

这不,我没有如愿转站。本来转站应该到对面坐上开往终点的列车的,可谁知全车人下车后对面非但没有车,原本那辆车还响起了警示灯。一看这车像是有要往前看的意思,有些乘客冲上了车,有些甚至不惜用身体去钻闸门的缝,不料却只是撞上了护栏,差点就被夹住了,剩下的就是如我一般或是犹豫,或是不紧张上车的人,眼睁睁地看着这辆车渐渐驶远。"这车是会继续开往终点站的",当抱怨声四起时,出现了个乘务员悠悠地说出了这句话。真是火没烧在自己身上都不知道有多急,在场的哪个不是为了赶着上班而火烧眉毛的年轻人呢?听到这话可真是火冒三丈了,眼看着几十块钱就打水漂了,气更是不打一出来。而我一想到迟到一分钟就扣半个钟工资的残忍制度,心就被针扎般疼,恨不得把这乘务员丢在地上踩两脚。终究还是有着对待笔记本的相同耐心,也就心里想想过个瘾。"这也是成年人该有的稳重啊。"在我感慨自己长大了的时候,耳边响起了更多的声音:"那你干嘛叫我下车啊?""有毛病吧?"而乘务员呢?第一时间不是安抚群众情绪,只是一味指责隔壁的执勤大婶,实际上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职位,只是这时候也不是追究谁的责任的时候吧。乘务员却重复问"你怎么站在那呀,刚才有乘客撞车了你知不知道,你要填表?我不跟你说了,待会儿我找××说去。"我心想:"姑娘你可得饶人处且饶人吧,疫情期间大家混口饭吃都不容易,况且这么多乘客被晾在这呢,也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吧。"

当然,可能是因为赶时间,也有可能大家素质都蛮好的,也没人再多说这个姑娘什么,下一趟车一来人们蜂拥而上,撂下一句"明明刚才那辆车那么空却没有上,"列车便呼啸而去。仔细回想这件事发生的第一时间,大家为什么不是追责那位大婶,而是穿着工作服的乘务员呢?在其位谋其职,无论他们是如何分工的,第一时间都是应该安抚好乘客,而不是相互指责,倒叫旁人看了笑话不说,万一碰上火气大引起纠纷便不是一句道歉可以解决的了。

你可能很关心我最后赶上公司班车没有,答案自然是没有的,我本来也就做了最晚的打算,到地铁口狠下心打个的士到公司。然后又是事与愿违,打开滴滴打车。前面竟然有200多辆车在排队,要轮上1个小时才能到我,"逗爷呢?干脆请半天假得了。"此刻撑着伞站在雨中的我,全然没了以往对江南烟雨天的向往,这雨浇醒了我的睡意,让我不禁想到新海诚的"言叶之庭",这世间怎么可以有人把雨景描绘地那般美丽动人,到我这怎么就成了落汤鸡的真实写照?看着过往的的士一辆辆都载满了人,我真是恨不得请假回家再睡个回笼觉,果然当代年轻人总是能做出对自己最正确的选择。可现实中最不得已的做法还是继续等待,等到那个为我亮灯的的士司机!终于,经过十几分的等待,他终于出现了,我兴奋地挥手,朝着他停车的方向狂奔而去,是的,去见你时,我一定是用跑的!没想到刷了那么多抖音视频,这么烂漫的一句话竟然用在了救我于水火的司机师傅身上。但也值得,不妨碍我对他大喊一声"去××20号!"如果有一天他出现了,他不一定是驾着七彩祥云,他也可能开着一辆绿色的士,穿越高峰期的车海人流,带我奔现远方,最后不负众望的让我迟到了一分钟。

你可能感兴趣的:(雨天里的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