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时刻

看到这个题目,我没有在大脑里搜索。第一思想就是:莫过于小生命的诞生。

我有两个宝宝,他们的到来,对我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洗礼。

我二十九岁结婚,那时候像我这么大岁数结婚的,算是老姑娘了。不是我嫁不出去,是压根不想嫁。他们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我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坟墓。走进了婚姻以后,什么理想啊,前途啊,都别再想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无味的油盐柴米,整天为生活、为家、为孩子操劳,能嫁一个品行道德好,能挣钱,能理解,能懂你的人生活,还有一点滋味。如果嫁了个头“猪打仗”,那一生就完完了。

我是在不得不嫁的情况下结婚的。我的两个弟弟早已成家,孩子都快要上学了,父母年迈,家里也没有了我的一席之地(不说了,接下来说说神圣的时刻。)

我结婚的第二年,有了第一个宝宝。怀孕的时候没有特别待遇,因为家里穷,该补充的营养,没有那个条件补。该做的事情依然还要去做。

我的第一个宝宝是马年,公历五月出生。在产房里,别的产妇,有家人前呼后拥的陪伴着,而我只有我妈妈和丈夫陪着。我没有任何失落感。不就是生孩子吗?何必搞得像个土皇帝,来那么多的人有什么用?并不能减轻生产时的疼痛,也不能让孩子早点出生。一切只是浪费人力。我是一个一切从简的人。

别人生孩子羊水会先破,但我没有。医生拿一个塑料垫子叫我垫上,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还是照做了,因为是第一次什么都不懂。

经过几个小时的剧烈疼痛,孩子降生了,我精疲力尽地躺在手术台一上。只听医生说:“这孩子不错,包衣很完整,光滑。看看这小脸蛋,长大以后一定是个美人。”

医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一步的工作,她们把孩子包裹好,一个很漂亮的女医生,把孩子抱到我的眼前,说:“看看你的小宝贝,多美、多可爱!见面了,就有感情了吧?”

我第一眼看到襁褓中的小脸蛋,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别的孩子刚出生时,皮肤都是红红的,我的宝贝不是,白白净净粉粉嫩嫩的小脸蛋上,长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嘴巴,挺直的鼻子,双眼皮,一双没有光泽(刚出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眼睛,看着天花板上那只吊灯。两只小手紧紧地握着拳头。

另一个医生手上拿着一个金晃晃的圆形铜牌,一面是一匹骏马,一面是一个还在母体内,没有出生婴儿的图片。问我:“ 这是一个孩子出生时、做留念的牌子,五块钱一枚。把宝宝出生的年月和体重都篆刻在上面,可以做个永久的留念。如果你要,马上可以刻好。好”我没有犹豫,马上就答应了。

孩子的名字是我取的,“健君”。易经上面开头第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她在人生的路上自强不息。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希望她康康的成长,长大以后做人、行事要有君子的风范。

我的第二个宝宝,比他的姐姐小14岁。在外面创业的时候没有条件生,后来回到老家,无意中有了。因为我是农村户口,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是允许生二台的。怀孕以后村里的妇女主任,还有我的朋友都建议我还生一个。我自己也十分的想再要一个,给他姐姐做个伴儿。姊妹两个以后凡是有个商量。但也有一些担心:我的岁数必定这么大了,他生下来以后,没有力量更好的去培养,怕委屈、怕耽误了孩子。后来又想:既然老天爷把他送到这个人世间,肯定会给他一条道。俗话说:一根毛茅草顶一颗露珠。老天爷自会有安排。

孩子是正月十五出生的,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我怕一旦生了,就没有时间种马铃薯了,所以就赶着去种。没想到在挖地的时候,把羊水膜给振破了有了,流了好多的羊水,但孩子没事。又过了五六天,我等不及了。正月十三那天(阳光纪,不好的日子。)我来到了医院,医生听我这么说,就赶紧给我做了B超。说羊水只有三分之二了,得赶快催生,否则对孩好。

我用了催生药,但我不希望孩子马上就出生, 我希望他过了13这个日子才出来。

我的心也很焦急,不断地看手表,终于到了午夜12:点,我高兴地、轻轻的摸着肚子,对孩子说:“宝宝可以出来了。”他好像听懂了我的话,肚子一下子增加了疼痛,一阵比一阵痛的紧。终于在一点多钟,他“哇哇哇……”地代着洪亮的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和她姐姐是一个生辰。

我闭着眼睛躺在手术台上。医生问我的爱人,第一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的父亲说;是女孩。医生又说,那正好凑一个“好”字。我可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只希望他健康。

由于温度太低,孩子被送进了保温箱。我因为身体过度虚弱,一直躺在手术台上,直到早晨5:点多钟才被送到病房。随后孩子也被送了过来。我看到这又一个的小生命,特别的怜爱。他长得像我。我看看孩子的小手,又看看孩子的小脚,都是齐全的,我放心了。孩子的爸爸出门去打水,关门重了一点,孩子吓得一哆嗦。我心里有一个大安慰,可以确定这孩子不是个聋子。

每一个小生命的到来,对我都是一个惊喜,一份快乐。但也有很多的担忧……其实这份惊喜和担忧是每个母亲都有的。

事实证明,那个人神圣的时刻,老天爷送给我的,是两个美好、优秀的生命。感谢老天爷的恩赐,这两个孩子是我人生的最大安慰,是给我生命的最大回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圣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