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青瓷史,半部在龙泉

青,界于蓝与绿之间,似天空又似翡翠。

青色,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清爽而不单调。

古代云: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




青色的美,在青瓷上体现的最淋漓尽致。

青瓷之美,以细腻线条抒写明快人生,以端庄姿态倾吐纯洁意志。

那些被封存在瓷器体内的故事,承载了多少岁月,几度春秋。在人们怀着探寻之心翻阅瓷器的历史时,又将流泻出多少令人惊叹的画面。

人们说,一部青瓷史,半部在龙泉


在中国青瓷历史长河中,将青瓷推向巅峰的就是南宋时的浙江龙泉青瓷

它肇始于三国,兴于北宋,在南宋到元时期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

也因此,龙泉青瓷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划入了框架之中。

跟随时代的飘摇,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辛酸。


01 五代到北宋早期

江南第一名窑,青色釉瓷当道

常言道,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石矿藏,极为丰富。

原料充足、燃料不尽、还有迷人的水资源。

当时的龙泉,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同时能够提供水路运输便利。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就已经学会物尽其用,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经验,开始烧制青瓷,尽管初期的青瓷作品较为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

到了五代,那时,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向中原君主示好,每年都要上供大量“秘色瓷”。但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烧制,于是龙泉窑便如英勇上前线的战士般主动承担了这一使命。

命运的改变总有契机,有的人遇到伯乐,有的人遇到机会。龙泉窑的机会自此而生。

当时,龙泉窑业已初具规模,加之越窑先进生产技术和优秀瓷匠的传入,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就如量变到质变的改变般,像是破茧而出的蚕蛹,工艺进展之路,一发而不可收拾。

淡青色,胎骨灰白,少数灰黑,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而又细密。看着它,有时你会恍惚,青瓷在人们眼中,究竟是一件艺术品,还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玩的清高之物。

龙泉境内瓯江流,重重的货船直达温州港,你看是谁带来那精美之物?

瓯江流中浪花溅,大大的传播从这里开始,是我带来这珍贵之物。

北宋中期,龙泉不负众望成为江南第一名窑。


02 北宋后期到南宋

比黄金更珍贵的,叫做青瓷

假如说,当你坚持每天练习英语,成绩变好之后只会越来越好;

假如说,当你学会游泳学会骑车后,这项技能就永远不会忘。

在青瓷身上,这点也有所体现。

当你变好之后,你只会越来越好。

这个时期的青瓷,用黄金期来形容也不为过。

有一个契机是,当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向南转移,北方制瓷技术传入龙泉,瓯窑和越窑相继衰落,龙泉窑因势而起,结合南艺北技,登上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好一曲胜利之歌,环绕在龙泉之窑。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

同时,南宋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得以借助海上贸易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更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可见人们对其的喜爱。

南宋末期,粉青和梅子青烧制成功,这无疑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

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

梅子正青,色如挂枝初梅,青翠碧绿,莹澈剔透;

粉青,色似淡青湖水,柔和明净。在其中,仿佛住着柔软纤细的灵魂。

玲珑隽秀的青瓷,此时背负人们更大的惊叹。


03 元明

唱衰之诗,望你莫怕


也许,每样瓷器一生必须经历的起伏,是不可避免的。

元代时的龙泉青瓷依旧作为宫廷和贵族使用的瓷器,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本来的面貌应该是龙泉青瓷生产规模随之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美好的事总是好景不长,一件事结束在它最美的时候或许才是人们喜欢的结局。

元后期,阶级和民族矛盾这一强大敌人,严重影响了青瓷的生产。

胎骨转厚,质地粗糙,未经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

这,还是那个令人赞誉的青瓷吗?

青瓷的消沉期延续到了明代。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

但随着青花瓷兴起,海禁政策的实行,青瓷内供外销皆受影响,产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

到了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

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04 新中国时期

重见天日的勇气,青瓷拥有

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曾被历史遗忘了很久的奇迹终于在机缘巧合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建国以后,在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浙江省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

龙泉窑青瓷由于时间的推移,由民间日常生活必需品一跃成为艺术品,引起了新一波的收藏热潮。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

紫铜色、高温黑色、虎斑色、赫色、茶叶末色、乌金和天青等釉色,为青瓷再度新添魅力。

“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这些新词,逐步传入人们耳中。

这,还是那个令人惊叹的青瓷。

“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对青瓷,是越过千峰翠色,才一睹你的美。

瓷器之花,花开百色,让我轻轻的唤你一句:青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青瓷史,半部在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