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欢迎交流~

在知乎的一个用户推荐书单中看到了这本书。
当我慢慢读了几页后,很难过没有早一点看到这本书,也很庆幸,有机会读了一下这本书。

在此,我想把我看书的一些笔记和观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篇文章的内容:看书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以及我在生活中遇到的能和这本书有共鸣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对本书内容的一个完整的总结,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有精力,有时间,去看一看这本书,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你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得~~

下面进入正题~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1.1 总述

首先,作者一开始就将阅读按照需要,划分为几个层次。

阅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
2)检视阅读
3)分析阅读
4)主题阅读
本书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来告诉读者,当你进行某一种阅读时,你该如何进行阅读。
(读不同的书,需要的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阅读方法也就不同)
----《how to read a book》,P19

在这一篇中,主要讲阅读分为四种层次,从1)到4),所需要的阅读能力慢慢提高。

下面一张图来描述一下这四个层次,红色的是书中的内容绿色的是我的一些笔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是真正的阅读能力呢?
当你遇到一个你很棘手的问题时,或者你遇到了你很难能理解的内容时,你该怎么办?
你可以把书拿给某个人,你认为他读得比你好的人,请他替你解释你看不懂的地方(“他”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其他的一本书),或者你决定不值得为任何超越你头脑理解范围之外的书伤脑筋,你理解的已经够多了。
不管是上述哪一种状况,你都不是本书所说的真正的阅读,你都无法真正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how to read a book》,P11

自己读一读这段话,暂停2分钟,用你批判的大脑去想一想,作者的想法是正确的吗?或者说作者另有所图?是作者的想法错误,还是你理解错了作者的想法?
好好思考,后面的内容,我会说出我的想法,不妨我们来一起分享吧~

1.2 层面一:基础阅读

****本书第三章讲的是基础阅读的部分大部分读者都是有基础阅读能力的,也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这部分的东西,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1.3 层面二:检视阅读(重点)

这部分内容在本书的第四章,检视阅读可以理解为快速阅读,了解本书大概在讲什么。
下面我们先假设一个场景:

场景一:一个人,一本书
假设:①你不知道你想不想读这本书,但你知道,只要能挖掘点什么出来,就一定对自己有用
           ②你想挖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有限
结论:你需要检视阅读
方法:①看序
           ②看目录
           ③看索引
           ④看出版者介绍(个人觉得用处不大,可以不看)
           ⑤从目录中挑几个内容来看(不要忘了,你现在是在检视阅读,还没到完全阅读本书内容的层面,这样做也是为了大致了解本书的内容)
           ⑥如果你觉得从⑤中得到自己的反馈是:还不错,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就是我想要的,那么不妨从头开始看(例如我喜欢在检快速阅读时,只读那些我觉得是关键的段,有些举例子的段,我就先不看,等回来仔细阅读的时候再看)
 ----《how to read a book》,P31

对于第⑥点,可能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哪部分重要,哪部分不重要呢?
首先相信自己,你看到那,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感觉读起来能有一些收获,这段就是重要的-----例如,有些段,一看就知道是在举例子什么什么的,那么这段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去看的;
没关系,你现在处在检视阅读部分,要读精华部分,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觉得哪里重要,哪里一定是重要的内容。
当我看到这部分,我立马想到的就是我做过的考研英语阅读,15分钟一篇文章,还要做题,那么,你只能去找本段文章的作者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而其他的内容只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没必要去读,万一有不会的单词卡住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纯属画蛇添足。

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干嘛非要一本书看两遍,我直接一遍读过去不就好了?
确实,对于某些书,不需要很深的理解或者必须的背景知识,读一遍就可以了。
那么这本书,对应阅读层次来看,你只需要到达第二层次就够了,这时,你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例如看历史书,看小说,看名人传,诸如此类;
假如向你提问,如果你看过书,你就一定能答上来;没看过,你一定答不上来,我把它称之为即时性阅读;
但是对于某些专业书,很有可能第一遍有很多东西你是看不懂的,因为你会在书中发现很多这样的句子:这部分内容在此先不具体深入,到后面第N章会有具体描述
这时,你就会明白,第一遍检视阅读的好处在哪里了----------当你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后,回过头再去读这本书中难以理解的地方,你会更加有信心许多,或许这时一种心理效应,当我读到书中这部分内容时,深有感触。

不要忽略你所看章节的后两三页,往往此时会有一些对前文的总结和作者的看法

----《how to read a book》,P33

对此,我深信不疑。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懂的书时,如果碰到不懂得地方,不要停下来思索或者查阅问题,不要任性。
----《how to read a book》,P35

是的,不要把任性当做你的求知欲,不要装模作样研究你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其花一下午去弄这个问题,弄个一知半解的,不如人家下午可能看了1/4的书,看到了这部分的东西,花5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要忘了,你现在处于检视阅读层面。

读到这里,分享我最近总结的一个教训:人不要以为现在不行,就是自己不行,更不能觉得自己将来一定可以,现在就可以安心睡大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趁年轻,急不得,也不能急。

例如,你的同学小张已经月入10几k,而你现在才几k,你总感觉不如人家,但是如果你能够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将你的经历都用来提升自己,当你也达到了10几k时,你会发现,你的目标,会在你的努力过程中慢慢地转变了;你当初的不服气,会在你的成长中,慢慢消失了,不知道为什么,你已经不再在乎小王月入多少k了,因为你有了更大的目标,认识更加优秀的人,有了更广阔的眼界。

有些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

阅读的速度:取决你理解的速度,因人而异,在实践中才能摸索出自己的速度。
----《how to read a book》,P36

例如:当我看到这段第一句,就知道这段不重要,我一定会跳过不读;当我知道这段很重要,我会慢慢读。
-----检视阅读不是走马观花,千万不要看完一遍书,你仍不知道书讲的是什么,如果你想知道书讲的是什么,总要花费一些时间的。

在检视阅读的时候,有人常犯一种错误,那就是读着读着,逗留或者倒退回去看了,这样十分浪费时间。
----《how to read a book》,P37

当我读到这句话事,我的感觉就是,读者另有其义,我们要用批判的方式去理解这句话。
个人认为:有些不懂的句子,确实要回过头来读两遍,也不会花费你太多精力,无论是第几层的阅读,都是要以能够明白他在说什么为前提,读书是要以理解为前提,如果你很容易理解了这句话的内容,那么你一定不会逗留或倒退的。

有人问了,刚才还说遇到读不懂的东西,要跳过去,这会儿你怎么又说要回来读两遍呢?
此读不懂非彼读不懂,跳过去的原因是,你不理解这个事物的本质,你多读两遍,你也读不懂,但是你懂这句话是在描述这个事物。
这次说的读不懂,回来读一遍,说的是没读懂这句话作者表达的,直白的内容,相当于阅读第一层面,即句子的直面意思。

1.4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呢?--------当然是边读边提出问题

一个主动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①正题来说,这本书再谈些什么?
②作者每一部分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③作者说的有道理吗?
④这本书和你有哪些共鸣吗?---即作者的想法和你有哪些相同的,哪些不同的吗?
----《how to read a book》,P43

如何能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呢?------勤做笔记

要真正拥有一本书,必须把书变成你自己的;书成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是两回事。
----《how to read a book》,P45

华罗庚先生曾经谈及如何读书:书要从厚读薄,再要从薄读厚。
这是一个过程,只有到达后者,才能真正将书变成自己的。

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篇:分析阅读

这本书将分析阅读(阅读第三层)用一整篇来写,足以看出来作者对其很重视。

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的股价(即本书的结构如何)P87
②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与作者对话、沟通 P112
③第三阶段:批判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的内容 P144
----《how to read a book》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读此书的目的是:
①一睹书的内容
②学习技巧,主要是看我的专业书

所以对我而言,第一个阶段可以作为我的一种阅读方式,剩下的两个角度,当我看专业书时,几乎无法做到,因为我的专业书,没有什么作者的观点,更多的是读完之后的实践,所以后两个阶段的有关细节,我就没有深入去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找对应的内容学习借鉴一下。

这本书还讲到了一种阅读方式:辅助阅读

即通过查阅资料,去理解和掌握一本书
----《how to read a book》,P148

请注意现在处于分析阅读层面,你要做到的是真正的理解这本书了,也就是当你检视读完第一遍后的分析阅读第二遍,去解决那些你没解决过的问题。

那么有人会问了,前面刚说,不要查阅资料,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钻研,要不然不是真正的阅读,你还让我思考了两分钟呢,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那么我会告诉你,还是批判地来看作者的意图

作者的观点其实是
“可以使用辅助阅读,但建议大家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尽力完成阅读,不要过度使用辅助阅读这种方式,更不要依赖它”

那么我的理解是
认知方面的不足 ---》可以查,且必须查,这种事无论你怎样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历史考试,你能仅仅通过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做出正确答案吗?显然不可能。

非认知方面的不足 --》你的知识储备足够,需要加深理解时,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那么你就最好不要借助其他辅助方式解决问题。

举一个非常简单地例子:一个3岁小孩,要上幼儿园,你问他,1+1=?他不知道,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加法,这是认知方面的不足,但当他知道了1+1=2后,你问他,2+2=?,这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而非老师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因为2+2 = (1+1)+(1+1)=4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他怎么知道1+1+1+1=4呢?
答:老师不可能让孩子数都认不全就去教授加减法吧。

由此,慢慢养成辅助方式获取答案的习惯的孩子,和自己动脑子去解决问题的孩子,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我只是例举一个非常简单地例子来说明我的想法,可能有人会说,上学时,班里的同学对于数学这一学科,有人是真的想不出来答案,有人能立马想出来答案。

当然,这肯定包含了一些天生的差距,但是,从这本书的观点来看,我们将的是要考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我举的例子也只是想让读者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这篇分别从:
①实用性(可以理解为实践指导类·的书籍)
②想象文学
③故事、戏剧与诗
④历史书
⑤科学与数学
⑥哲学书
⑦社会科学
这几种类型教你如何去阅读这几种类型的书
----《how to read a book》,第三篇

由于不同的读者,其出发点和目的不同,所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目的挑选自己想看的内容,因为我的目的还是为了看我的专业书,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我涉及不到的地方,所以我跳过了很多章节。

大家有兴趣,有精力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①找到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
②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在这时候要由你来建立起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而不是你要和他们走
③厘清问题:即找到主旨,找到核心主题
④界定议题:...
⑤分析讨论:...
----《how to read a book》,P273

关于第①点:我的理解是,如果你想看关于cpu主题的书,你可能会在各个不同的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试图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补充,从而达到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关于第②点:我的理解是,在看英文书时,不同的翻译版本,翻译出来的汉语可能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就是说无论作者们如何翻译,你觉得是这样的那就是这样的----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的,不要过于跟从作者。

④⑤点对我的帮助不是很大,所以没有过多去看。

总结

看到结尾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读一本书,比起理解这本书,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中哪些知识对我有用,哪些对我没有用,对我没有用的就简单看一下甚至直接跳过,对我有用的我也会分为简单看一下和深入理解。这样我认为效率是很高的。

最后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希望读者有时间和精力去读一下原著,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莎士比亚,我只是想让大家对这本书产生兴趣,然后引导你们去读这本书,同样,对于网上其他的一些资源,也要批判地去看待。

批判式阅读,十分重要,也十分好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