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日本神经科专家菅原道仁写的《超级大脑的七个习惯》。书中主要说:大脑天性是懒惰的,因为大脑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能却占人体所需总能量的20%。远古时期,能量极其稀贵,如果能量不足,被天敌袭击时,就有被灭亡的风险,所以人体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储能;不动脑、少动脑、简化动脑(随大流)便成为大脑的本能。
现今环境已经完全改变,主动思考才是人类进化的方向;有没有办法激活大脑的主动性?有。书中提出了大脑成长的七个习惯:提升兴趣、立刻行动、积极行动、持之以恒、正确决策、挑战自我、情绪管控。这七个习惯的核心是“多巴胺控制法”。
所以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大脑“不想做”。我这里再浓缩一下,总结为三种方法(多了记不住):多巴胺控制法、自我暗示法、环境转移法。
一、多巴胺控制法
多巴胺是一种传递兴奋及开心信息的神经传导化学物质。当人类完成某项工作或克服困难时,也即体验成功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而且大脑对多巴胺还有依赖性,一旦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大脑就会牢记这种愉悦感,然后自觉、主动地想再次体验。(当然,我们这里主要提炼它的积极作用;大脑也喜欢新鲜、刺激的东西,比如毒品,那就是负面的了。)
“多巴胺控制法”,就是通过一次次小目标的完成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增强我们的愉悦感,提高大脑主动工作的积极性。比如读书,每天读多长时间、或读多少页,每一次完成都会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并促进下一次完成。
这种机制的形成,也是人体作为一个组织鼓励大脑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更大、更多的生存资源。
二、自我暗示法
关于目标的完成,有个“自我暗示法”至关重要。有个故事说:
从前有名良心的药剂师,因为发现药品过期,拒绝卖给病人,但病人百般祈求,他不忍心,只好卖给了病人。最后,病人的病竟然痊愈了,还给他的店送来了锦旗。他这才发现,原来病人的心理作用比药品本身更管用。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医学家埃米尔·库埃(19世纪法国人)。
库埃(记忆:药苦啊)自从发现心理暗示的巨大力量后,就放弃了稳定的药剂师工作(药没有精神作用大),开始了以精神疗法为主的治疗,成功治愈了多种身心疾病。他的疗法被后人称为“库埃疗法”,并在全世界推广开来。
后来所谓的“安慰剂效应”也源自这里,即指病人虽然获得假药,但由于相信“药品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1955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麻醉科医生毕阙博士,经过临床实验发现:在术后镇痛、咳嗽、头痛、焦虑、感冒等各种症状中,安慰剂效应竟对21%~58%的症状有效,并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强大的安慰剂》。“安慰剂效应”蜚声海内外。
所以“自我暗示法”对人的目标完成会起巨大的作用,向外展示就是一种自信心。比如我高二成绩不好,后来经过半学期努力,从倒数第二名上升为正数第二名,于是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就是:只要我努力,就没有什么不成功的。以后做各种事,就以这种信念做暗示,就很少有不成功的。还有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以想成为的人来标签自己,比如你写作脑海里就以‘’作家”自居,大脑常常被你蒙骗过去,会提高实现愿望的可能性。
三、环境转移法
有时我们更换目标、改变自我或挑战新鲜事物时,换一种环境(包括居住与人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曾任麦肯锡日本分公司董事长,并兼任跨国公司管理顾问的大前研一先生认为有三种方法可以“改变一个人”:
第一种是改变时间分配;第二种是改变居住环境;第三种是改变交往人群。
时间分配是自我要求;第二、三种是外部力量。有时外部力量更为重要。
有时我们读书、学习选择图书馆、咖啡厅、会议室、公园、......,就是换一种更合适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换更利于学习、修心的居住环境了。
如果你周围“尽是态度极度保守,喜欢维持现状、逃避挑战的人”,建议你选择搬家、跳槽、改变私下交往人群、改变一起吃午饭的对象或者改变SNS(社交软件)上的交流对象等方式。我们应该努力结交自己所憧憬的目标、理想榜样,并给予自己知识冲击的人。
--大前研一
脑神经科学上有一个名词叫“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神经生理学家贾科莫·里佐拉蒂最早提出),即运动神经细胞,就是指目睹他人的言行时,会像“自己的言行”一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镜像神经元俗称“模仿细胞”。正是由于镜像神经元,我们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并付诸行动。
与无畏挑战、积极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接触次数越多,你的精神状态越接近此类人。如果我们经常拥有自我期望值高涨的时间段以及可以提高自我期望值的环境,大脑就会不断、大量分泌多巴胺。只要感觉“喜悦”与“有趣”,就会分泌多巴胺,这也是大脑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