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1 - 草稿

东方正泛着鱼肚白,我就推着自行车匆忙奔向学校,这时校园里还是一片漆黑,我赶紧用煤球给孩子们生了火炉,不大一会儿孩子们也陆续到校了。教室里亮起了灯光,读书声也跟着响了起来,打破了夜的宁静,伴着当当当的铃声同学们很快带队来到了操场,这时天还没有完全亮透,但操场上立时热闹了起来,口哨声与同学们的呼号声惊飞了树上的鸟儿也把沉睡中的人们从梦中唤醒……

早晨四节课结束以后已经接近中午12点,老师们都开始做饭了,灶房门前有些孩子们,已端着凳子爬在他们各自老师的门前,做他们昨晚或者是早晨课堂上未完成的作业。教师们一个个忙着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抽空辅导孩子做作业,有的正在盯孩子们背书……老师们开饭了,孩子们也陆续完成作业回到了教室。孩子们也开饭了,大多数孩子都是凉馍就着咸菜吃,有的孩子只能馍馍攒就着辣椒面吃,有个别好心的老师也会给他们一些面汤和自己做的菜,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小手冻的通红有的手上甚至裂开了囗子,看着真让人心疼。下午放学了同学们又各自爬在了自己老师的门前写起了作业,天慢慢黑下来的时候他们才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小小身影逐渐消失在黑夜中,作为老师也不免心疼。但是这是一所乡上重点小学,连续八年来统考成绩都是全乡第一名,无论校长还是老师谁也马虎不得呀!

“没有拿鸡蛋的同学快来取吧”我被一声清脆的叫声带到了现实中,这才发现还有好几个鸡蛋和一些花卷放在那里没有人领。

今天早晨的营养餐是米汤花卷鸡蛋还有猪肉粉条,但是大家的吃饭热情好像并不是很高,有的同学已在家中用过了早餐,这时正跟着电子白板学唱歌,教室里炉火很旺,大家的小脸都红扑扑的。班主任小郑老师正在忙着打电话联系家长来领扶贫款……

二十多年的变化恍若隔世,一路走来目睹了教育的巨大变迁,我所在的小学都是乡村小学,孩子们都来自农村,问题复杂,教育质量低,教学设施简单。在这样的学校里,更能深刻地体悟教育的不同面。那些年幼的孩子们的红色的小脸,也成为了我心中的痛。

我之前所在的学校,位于城乡衔接处,主要的功能还是给家住在城镇附近的适龄入学儿童提供上学条件。这批学生里,有这样特殊的两只队伍。

一支队伍称之为“住校生”,这些学生的家都在学校背后的大山深处,每天早上7点到校,他们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常常要背着一天的干粮独步翻越几十里的山路来到学校。冬天的大风凛冽,吹刮着他们柔嫩的小脸,中午大家都回家吃热乎饭菜的时候,他们只能三三两两,趴在教室的桌子上,用辣椒拌盐蘸着干馒头随便将就一口作为今天的午饭。学校没有校舍,求学的代价就是每天用自己的小脚丫一早一晚辗转几十里的山路。教育资源的落后,使他们要获取知识,只能早早地背起行囊,去经历这些旁人体会不到的苦楚。

另一只队伍称为“留守生”,这只队伍包含了学校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群。大部分的孩子,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日常的学习生活就是爷爷奶奶早上叫起床,晚上回去给做口饭,这群孩子在地里长大,很多还要帮助家里人喂猪干活,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心理状态,也不会有家长去过问他们的学习情况。

……是呀还是党的政策好,使我们的国家越变越强,使我们的人民越变越富,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幸福,现在广大的中小学生不但享受着两面一补,还能每天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看着电视上课,天天享受美味的营养餐。


从教三十年,到现在我依然时常想起那段艰苦的时光,那时在校的时间总是特别长,老师特别敬业,学生也特别刻苦。


时至今日,我们的教室仍然没有暖气,在其他城市学校的学生都坐在窗明几净暖气充足的大教室里书声琅琅时,我们的孩子们,还在寒冷的冬日里围着一个小小的火炉取暖。值日生每天比其他同学早来一个小时,带着从家里或者路上寻来的木柴,开始生火。火炉堵烟堵的厉害,常常是湿柴点了很久都点不着,呛得孩子一脸的烟灰。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乡村学校里处处体现的淋漓尽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认识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怎么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3-31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