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方程式: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的解构与建构

读完第一部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米德的观点与前人有许多不同之处,华生与冯特认为显示的心灵或自我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前决条件,而米德认为的正好相反,它用第一章力图说明心灵与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也就是说心灵与自我后与社会生产发生,而语言与经验为它的诞生提供了必备条件。

可以看出,在第一章米德的很多观点都是建立在对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认为要真正了解米德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还要去了解一下前人的研究背景。这里我查阅了社会行为主义研究者华生的观点,它认为,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完全是外显的,可以观察的行为,根据外显行为说明内部领域,无视外省式的经验主义,更不承认心灵或意识的存在。米德继承了华生“对于可观察行为进行研究”的研究方法,但同时他还注重对于个体的内隐研究,把一个人的整个活动或者社会活动考虑在研究范畴之内,而且必须把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生的东西当做个体活动组织的开端而包括在内。这就是米德对于华生等社会行为主义学者研究的批判继承。

米德的观点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但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米德对于社会与个体的把握。作为个体,我们似乎一直在思考我从哪里来,我从那里去,读完这本书,我似乎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看待这一问题,那就是我们从人群中来,我们必将向顺应的大同社会而去。

米德所处的那个时期是物理主义盛行的年代,当时人们认为物理语言是科学的通用语言,而心理学仅仅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持有此类观点的哲学家们试图排除“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伪问题”,企图消除“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立性。在这一基础上,人们就会忽视了内省与自我这一精神内部的东西。但是在现实基础上,内省与自我是确实存在的,根植于我们的经验领域。我们的心灵是一个单独的实体吗?抑或这样的心灵是在经验内产生的还是在行为中产生呢?米德就是在对华生行为主义的批判和冯特心理学的改造之下,在人与社会交互的关系中,构建出了自己的“心灵”观念。

米德肯定了华生行为主义通过外部观察来研究人的心理这一方法,但也否认了华生行为主义忽略内省,把经验等同于条件反射的这一做法。此外,米德虽然并不认同冯特的平行论这一心灵观,但他从冯特的心理学说中摘取出“姿态”和中枢神经系统这些关键性观念,并加以延伸。从这一点上来看,华生仅是从外部来研究人的心理,而米德更进一步,他不仅注意到外部行为的重要性,也试图探索引起这种外部行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机制。米德试图用各种方法来阐述自己的心灵观,从而描绘出自己的心灵观地图指南:姿态——有声姿态——表意符号——语言——心灵。正因为语言的出现,才能够让人类认出意义并向他人指示该意义成为可能,符号在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可沟通性发挥了巨大作用。由此,心灵的领域从语言中突现出来,对意义的控制机制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心灵”,心灵就是在社会交互中出现的。由此得出“心灵是在社会过程中、在社会相互作用这个经验母体中产生出来的。只有当社会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入或者说出现在该过程所涉及的任何一个特定个体的经验之中时,心灵才在该过程中产生。个体就成为有自我意识的,并具有了心灵。”

在米德的思想地图中,心灵这一学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在一定意义上引申出米德关于自我与社会的思考。另一方面,在米德关于心灵建构这一理想国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至今仍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在“自我”这一部分,米德的论述围绕着“主我”、“客我”而展开,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深入理解,我们从主客我的概念拓展到“自我互动”、“客我对自我的建构”、“全神贯注于当下”这三部分。

在米德看来,主我是个人意愿和行为主体,客我是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主我可以通过行为表现来改变他人的期望,同样的,客我也可以使主我发生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之为“自我互动”。由此,我们便可以联想到著名的“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随机的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并告知老师。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之后,学生们的表现基本符合当初罗森塔尔的分类,这也就印证了他人预期对我们个人自我的建构。

而在我们接收到他人的评价建构起客我之后,会进而对此采取相关的行动,这种行动可以是顺从性的,即客我塑造了自我;也可以使抗拒性的,个人可以采取对抗性的行动来重新建构个人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同样的,个人也可以完全由主我来对自我进行塑造,秉持自我与他人无关的价值观。

然而,由于所处环境、人生经验、心理状态等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自己眼中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往往与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不一致的,这也就是我们总是为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所困扰的源头所在。尤其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很容易被客我所影响,也过于沉浸在与他人的互动之中,而忽略了与自己的互动。

伴随着与他人联系的增多,我们的孤独感也会增加,因为我们在与客我互动的时候,忘记了主我的存在,也就是那个真正能够建构自我的东西。著名导演李安在大学毕业后,沉寂了六年,这六年的时间里,他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而他的老婆包揽了所有的开支。这六年,他从未出去工作,他做家务之外的空闲时间就是写写剧本,看看书。他用了六年的时间,让自己跟生活融会贯通。他老婆也相信李安这一生最大的失败可能就是大器晚成,因为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李安出山之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米德在书中说“当某人为了摆脱正在追逐他的人而奔跑时,他一心一意的跑着,他的经验可能被周围客体所吞没,以致他一时对自己毫无意识。”也就只有在这时,我们的自我才能够摆脱他人和社会组织的束缚。所以我们无论过去怎样,无论未来怎样,都应该做到全神贯注于当下。也就是所谓的“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在社会这一部分,米德将心灵、自我放在社会角度进行解读,社会这一章节分为13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社会基础与功能、社会发展与控制、社会的自我。米德对社会的解读深入到人类的最本质,并将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在米德看来要使人类能在人类社会过程中通过该过程发展心灵与自我,必须在心灵与自我存在之前便有某种包括人类在内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而一切生物有机体的行为都有一种基本的社会性:构成所有这些行为基础的各种根本的生物生理的冲动与需求。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需求与冲动使人类社会之间产生某种行为,这些行为之间的链接形成了更多的行为主体,这些主体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米德认为,性、睦邻、父母的冲动与需求(以及随之而来的态度)构成了一起生物有机体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组织。社会的复杂的本质在米德看来就是一切有组织的人类社会,即使是十分复杂,高度发展的社会,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过是个体成员之间的那些简单而基本的社会—生理关系(由生理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的)。

米德指出,不管是从也理学上讲,还是从哲学上讲,人性都"完完全全是社会性的东西",也就是说,米德认为人性是在社会中不断形成的,不管是性善还是性恶都完完全全是社会的东西,而冲动与需求又是人性的基本生理材料。

在社会控制与控制部分,米德认为,语言、宗教和经济态度是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动力,语言使人类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经济使人类社会更加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宗教在文化层面上使人类在精神层面上使人类聚合在一起。社会对人类的控制更多的是通过泛化的他人的态度,泛化的他人的态度就是整个群体的态度。

在社会的自我部分,米德认为:自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语言这一重要媒介,在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交往中逐渐产生的。社会与自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类在面对社会时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创造性的,每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不同,那些公众领袖凭借其个人品格对社会的反作用和影响都是最大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系方程式: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的解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