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146--《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控制术与其反抗

打卡146(十一月第一周)

                                读书笔记146--《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控制术与其反抗

                                                                                                             2020年9月23日第1次阅读

                                                                                                                                    可读性90分

                                                                                                                                           郭建龙

       很久没有90的大作了,这本书在豆瓣也是8分以上的高评。哲学的书籍多如恒河沙数,但这本不同,就像史蒂芬·柯维所说的“以终为始”,他从统治阶级的角度阐述了哲学为什么而存在。

       其他哲学典籍告诉了大家,汽车、马车、飞机等等交通工具的分类,而这本则阐述了我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些交通工具,我们要向那里去。

       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之意,一并粗览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作为另外一个维度的佐证。而熊逸的《政治哲学的巅峰对垒》因为大量涉及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的对比,所以在后面专题成文。

       西方哲学没有受到大一统帝国的约束,最初要回答的是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什么是人?什么是宇宙?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世界?由此引出一系列的解答,产生诸多的流派。

       而在东方,春秋的百家争鸣,更像欧洲的“小国多思”,如果你的思想不符合当权者的需求,那就面临两个选项:一是改变思想,迎合当权者;二是离开这个当权者,到另外的当权者治下,继续自己的学说。到了秦汉,这个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华大地迎来了大一统时代,集权帝国哲学的首要问题,是皇帝的合法性。由于依附于政治,中国哲学要解决的是统治问题,如何才能给统治者合法性?皇帝为什么是皇帝?你的选项变成了一是改变思想、二是被当权者碾压,而碾压的方式在唐宋就是“流放”、明清则是“灭族”。所谓中央帝国的哲学,从本质上看则是统治控制术与其反抗思想,此起彼伏的过程而已。

       与人们认为中国是十几个朝代的循环不同,郭建龙认为中国从汉代以来的大一统历史实际上分为三个大的周期,第一周期从秦汉延续到南朝,经历了秦、西汉、新莽、东汉、三国、两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共十三个政权,这个周期中的财政、经济、政治制度都是连续变化的,每一个政权都继承了前代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发展,直到南朝陈,这一套政治体系才跟着政权一同毁灭。

       第二周期北魏开始从北魏建立制度后,由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继承,并由北周传给隋唐,经过五代,直到两宋后垮台,一共经历了十四个政权。

       第三周期从辽代开始,经过了金、元,到明、清,一共经历了五个政权。第三周期由于是野蛮人建立的,在学习汉化的过程中,将前一周期中的统治哲学照搬了过来,按照道学固化成了第三周期的思想基础,有由于第三周期各个政权的保守性,道学越来越僵化,道学、理学越来越僵化,成了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

        我们就从三个周期出发,来升到空中,俯瞰中国政治与哲学的纠缠与衍生、相爱与相杀。


      第一周期

       汉初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晁错。在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往往在儒数中掺入大量的法家成分。所谓“阳儒阴法”,这种趋势就始于晁错,晁错被人们认为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他也的确精通儒家经典《尚书》,但同时他有学习过法家的思想,在他提出的政策建议中,基本上都采用法家的思路。

      1、儒学之初

       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尚书》是古代重要政治文献的结集,《易经》研究世界运行的规律,而《春秋》则通过历史来探讨人类社会的规则,其中《春秋》是最简单入门的,之后按照乐、礼、诗书由易到难,而《易经》则认为是最难学的。

       秦朝是以法家为基础构建的统治体系,对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不感兴趣,将儒家的书籍和其他家也一起烧掉了。《易经》由于用于占卜,秦朝时并没有被焚毁,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已经也有不少传承人,最著名的就是齐地的田氏。

       在东汉初期,《易》分为:施、孟、京氏、费氏、梁丘。

       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易经》、《论语》。在各朝各代都有所解读。在魏晋,王弼认为在玄学的体系中,《老子》是一本归纳性的著作,把万事万物归纳成一个无的概念,而《易经》这是一本演绎性的著作,告诉人们从“无”怎么生出“万事万物”。

       魏晋的嵇康死后,哲学虽还保留着反叛之名,却在无反叛之时,很多文人们那种故作超然的姿态,实际上是一种犬儒主义的表现,既要彰显独立性,又总是在献媚的权力者。


      2、佛道之争

       佛教主要分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禅宗、密宗(也就是藏传佛教)。

       佛教中区分“自己修道”和“为天下修道”这两个名词,导致了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性分歧,也被诠释为:解脱道和菩萨道。

       梁武帝用近乎苦行僧的方式,给梁朝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但信奉佛教,建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却因为忽略军事,多次“舍身”,被自己引入的乱臣侯景所乘,围困建康城,86岁的梁武帝被饿死在宫中。所以无论是何等爱好,只要进入痴迷,都是恶之源、乱之因。自己的今后的管理中要时时牢记此项,可以有爱好,但不可痴迷。(标注1)

       西晋的王浮是个高人,他所写的《老子化胡经》,虚构了老子出函谷关之后的行程,其主要内容是派遣尹喜托生于印度,成为佛陀。这也是佛教和道教自古以来争论的焦点之一。

       西游记认为玄奘西游是为了取得真经,而所谓真经就是大乘佛教的教法。按照书中的说法,唐朝流行的仍然是小乘佛教,观世音让玄奘去取经,就是用大乘佛教来替代小乘佛教,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唐代在玄奘之前流行的已经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要包括了般若、唯实、真常三支。在南北朝时流行的是般若学,其他两支也有所发展。到了唐代,真常一支逐渐成了中国的主流学说。


      第二周期

      1、大唐盛世

       我们常常感慨现在的学生太累,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需要经过12年的学习,加上大学4年,就是16年的时光,然后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官僚系统。

       那么在科举制度刚刚实行不久的唐代,一个学生要完成当时的各门学科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答案出乎意料。

       20年半!

       在唐代学生从孝经、论语学起,每一本书学习一年,这两门课属于学前班教材,学通之后才能继续学习小学,当时叫做“小经”,小经的教材包括四部,分别是尚书、公羊传、谷梁传、易经,前三本书每一本学习一年半,易经则要学习两年,一共是六年半。

       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学,中学的教程是中经。中经的教材包括诗经、周礼、礼仪这三本书。三本书学习的时间各是二年,加起来六年。

       六年后中学毕业升入大学,大学学习的课程叫大经。大经的教材只有两本,分别是礼记和左氏传,而这两本书各学习三年,一共六年。

       韩愈提出了一种文学上的运动叫古文运动,这个运动在唐代的代表人物是他和柳宗元,一直延续到了宋代,代表人物是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这就是唐宋八大家的来历。

       唐代是个对思想控制较为开放的时代,唐代以来,佛教就分化产生了三大宗派,分别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而在儒教,则是道学派和实务派之间的争议,其中最代表的是苏轼和程颐的争议,苏轼主张世俗化,对于实际问题实际处理,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道德或理论的高度。而程颐则认为:不管什么事情,大到治理国家,小到吃饭拉屎,必须首先高屋建瓴看到事实的实质再进行选择。但他对于理论高度的把握由于过高,往往忽略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程颐在皇帝有次凭栏观望时,随手想折一支柳枝,程颐却劝阻说:“现在是春天,是万物生长和谐共生的时候,您折了这个树枝,就是伤了天地的和气。”

       大家听听这个论调,是不是现在身边也不乏其人?


      2、明朝心学

       随着明代八股文的兴起,做官的学问变成了死学问,但从民间再次掀起了一股自由学术的潮流,其中的代表就是“心学”。

       明代的学术是分裂的,人们知道科举的知识并非是真学术,在科举之外毫无用处,但他们一方面学习“科举技术”,另一方面却毫不耽误他们标榜自己为心学子弟。

       公元1397年(明太祖洪武30年)在首都应天府(现江苏南京)举行了明朝建立以来第9次国家级考试,各地的举人纷纷赶来,参加丁丑科会试,如果能够考取,就有了贡士的身份和当官的资本。

       这一年考试的主考官是大学士刘三吾,他已经80多岁了,是个饱学的鸿儒。放榜时人们突然发现,刘三吾录取的52名考生籍贯全是南方人,而北方人一个人都没有。朱元璋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政权领导,下令将主考官刘三吾发配边关,将他的副官双双诛杀,皇帝重新制定考题,再次考试、亲自阅卷。在放榜后一共录取了61人,这一次录取的竟然全是北方人,这件事对未来的影响深远,从此之后科举考试开始在地域上找平衡。

       中国现在的高考分省设分数线录取的规则,就来自于洪武三十年,不过明代最初目的是照顾落后地区,而现在的目的这是照顾中心地区,以北京、上海的考生分数能上清华北大,在其他省份只能上个地方师范院校。

       王阳明的心法口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没有想到,他死后人们利用自己的理论推导出一系列他并不想要的理论。比如,如果对“心”过分强调,会让人发现这种提法实际上和佛教(特别是禅学)有共同之处,人们不需要通过观察世界,只要内心冥想就可以发现内心深处的“道”。

       人们忘了他的理论还有后半截,体会到道之后还要去改造世界,他们只是不断的缩回自己的内心之中,对整个世界无视了。当与世界过分脱节,这样的人也就没用了。

       大部分读书人到了后来都或多或少的沾上了这个毛病。他们讲心谈性,彻底与政权脱节,也不再关心政治事务。

       这些人与其说是儒教徒,不如说是佛教徒。到了清代,人们反思明代灭亡的教训时,许多人开始认定这些王学末流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第三周期

       人们谈论清代学问时,常常认为清代没有哲学,只有小学(各种专门的技艺),比起宋明来说,要差得很远。但实际上,清代学问的演化恰恰是人类哲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最初,人们将一切关于智慧的学问都称之为哲学。此后的哲学是无所不包的,既包含对宇宙社会的看法,也包括对数学、天文、物理这些专门化学问。人们从信仰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种知识,都受到哲学的统辖。

       随着人们对世界知识的加深,许多学科从哲学中分化了出来,比如在牛顿时期,人们仍然不提科学,只将其称为“自然哲学”,也就是有关自然的哲学。牛顿最著名的著作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之后,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并继续细分成了物理、化学等。

       在自然科学分离时,关于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学问,如政治学、经济学等也就逐渐分离,形成了单独的学问。当这些更加成熟的学问都纷纷独立时,给哲学的领域只剩下了那些无法充分观察,只能凭借信仰维持的部分。“哲学家”这个词曾经是博学的代称,但现在很多所谓的哲学家都只能靠贩卖心灵鸡汤而苟延残喘。

       所以,现代哲学比起古代哲学对人类的影响已经在缩小,因为它不再负责解释宇宙的构成,也不再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生活。哲学的退缩与科学的前进,是现代人的主旋律。而清代的哲学恰恰符合了这种趋势。

       列子与伊壁鸠鲁学派的相似,“自然学派”的异化后向犬儒主义趋同┄┄。郭建龙带我们跨越了历史,从张天师张陵的“五斗米教”到张角所引之根本的“太平经”(其中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的六等神仙体系,简直是为玄幻小说量身打造)为我们一一展开了“哲学”这副统治系统的思想KPI系统。

       宗教、哲学都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从明元帝的“道人统”到文成帝的“沙门统”,从“三武一宗”中的四次灭佛行动到“心学”、“泰州学派”等系统性被禁。都是它的注脚。

       无锡东林院在建立时也一定没有想到:它的“用道德解决制度问题”,会被大规模的用于党争。中国的帝国哲学分为道、儒、佛三家,其后也有法、理、玄、心、实、黄老六家“小学”。无论是道家的《老子》还是儒家的《易经》、《论语》,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术与其反抗思想的产物。

       但就像孟子对齐宣王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思想的碰撞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爱相杀的几千年的必然。

       哲学是什么?读了郭建龙的大作,我感觉哲学是飞行器,当你在因为院墙一尺距离与邻里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哲学带你飞上亿万里高空,俯瞰整个地球宇宙,而哲学的作用就在于回归了院墙的那一刻的心境与胸怀。

       这,也是学习哲学的要义所在。


                                                                                                                           2020年10月25日

                                                                                                                                               徐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146--《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控制术与其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