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印制度篆刻讲堂六十二

延续了六七百年的汉印体制在隋唐时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封建制度的调整和印章使用的物质材料的改变,使得这一时代成为形成中国印章制度的又一特殊时期。

隋唐官印制度的变化

1、官署印替代官名印

秦汉以来,官印制度中皆有易官改印之制,即官印用通官印,署以官名,解职或者罢官、死亡之后,回缴、销毁或者殉葬。但是亦有极少数署官府名印。两晋之后,三台五省、三府九寺等官制诸号,逐渐成为正名。至后周立国,建立六官之职,则封建官制出现巨大变化。隋文帝开皇九年,更新新制,在后周的基础上使得官府机构愈加详备,故易官名印而取代之以官府机构名号,如“广纳府印”、“观阳县印”是以府县为正印之名。官吏卸任则移交下任,不再回缴。传世的隋朝官印有两大类,大抵以开皇九年的改制为界。开皇九年之前,官印仍沿袭汉魏遗制,白文,刻官名;开皇九年之后,则文制改变,为朱文,刻官名改为官署名。

官署印的通行,宣布了汉代以来官名印的告终,开启了隋朝以下历代官印的新格,形成了与汉官印制度不同的又一大印质体系。一直到如今的政府、公司印一直延用。


2、朱文官印的使用

在秦汉印章制度确立之前,战国古玺中有一类铸造款朱文官印。但秦的封建集权制度的建立,则奠定了以后近八百年印章统一形式的基础。官印均为白文,以用于封检。随着书写及传递物质材料的改进,特别是东晋之后造纸业的发达,官府文书皆弃封泥而改用纸帛,印的亦有压在泥上使之凸起的白文直接变为体用合一钤印在纸上的朱文,以便使用起来清晰醒目。因此,早在南齐时,已使用朱文官印,而且在体例上发生了变化。如钤印在敦煌一些古写佛经残卷末及经背之上的朱文印。隋朝再次统一南北,结束南北朝长期的南北对立之后,将这一官印新体作为制度固定了下来,沿袭使用。隋的官印除了皇帝八玺对于国家事务仍“皆封泥”外,其他官印已经舍去封泥而代之以印色。

朱文官印的使用使汉代以来印章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这种转变的缘由也是物质材料不同而使得印章的实用性所取代的印文形式和使用形式再一次发生变化所致,也决定了隋之后历代官印使用朱文的制度。

下图为南齐的官印。

3、隋唐后的朱文印体制度

通关印,隋以前皆以方寸为定制。至隋唐则增大到二寸,体积厚重。隋唐官印尺寸不见本史。据《宋史•舆服志》记载:“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宋因之。诸王及中书门下印,方二寸一分,枢密宣徽三司尚书省诸司印,方二寸。节度使印,方一寸九,余印并方一寸八分。”宋代沿袭了唐代印制,故唐制由此而知;而唐代沿用隋代印制,所以可以从中了解隋官印改制后的情况。

根据王献堂先生考证,传世隋印中有“清莞令印”和“费县令印”,为开皇初念之制,体如汉魏旧制,虽有增大,但因隋尺渐大之故。而之前给出的“广纳府印”、“观阳县印”则已经署以官府之名,印面近约二寸,背款署在开皇十六年。因此,印章尺寸的变化,定与开皇九年的改制有关。由于新制规定官用一印,开启了官府职员袭用一印之制。而印章印章用来赐官,为官署重器,汉制方寸之印略微轻微,且印小易失,移交亦不庄重,故变增尺寸,以示尊崇。同时,印色代替封泥,使得朱文大印愈加昭显。

《隋书•礼仪志》曾记载北齐有“督摄万机”木印,长一尺二寸,广寸五分,鼻钮,钮长九寸,厚一寸,广七分,可谓官印之巨者。经隋改制后对这一制度的肯定,奠定以后历代官印的模式。

由于印体增大及官用一印,自隋起,废弃了先秦以来的佩印制度,改而佩符。


4、神玺与宝

自秦以来,天子皆用六玺,至隋唐增为八玺。《隋书•礼仪志》:“皇帝八玺,有神玺,有传国玺,皆宝而不用。”《新唐书•车服志》载:“天子有传国玺及八玺,皆天为之。神玺以镇中国,藏而不用。”

唐延载元年(公元694年),武后恶“玺”音同死,遂将“玺”字改为“宝”字。《新唐书•车服志》记载:“至武后改诸玺为宝,中宗继位,复为玺。开元六年,复为宝。”又《唐律疏义》卷二十五载:“宝者,印也;印又信也,以其供御,故不与印同名。”自此以后直到清代,统治者一直沿用其制而玺宝并用,开出了官印的又一体制。

5、记与朱记

记,犹言印,如钤记,它是唐代新出现的印章制度。最早记载见于《宋史•舆服志》。其曰:“监、监司、州县长官曰印,僚属曰记。又下无记者,止今本道给以大朱记,文大方寸。”又《文献通考•王礼考》称:“宋因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又有朱记以给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君校等。其制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由此可见唐代记与朱记的制度区别。

记与朱记的产生处于汉印体系的崩溃与九叠文制的完成之间,因此能于方寸间进行文字的自由排列而不受任何规矩的束缚。虽然有的篆法略显九叠文的端倪,但仍自由随意,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唐印又承领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并不像清人所说的“日流于伪谬”。


6、九叠文的初创

官印至唐,由于使用形式和材料的变化,印面逐渐变大,印章的文字愈加排满。由于印文的由阴变阳,笔画在印面增大的情况下,必然显得空白过多而使官印失去它应有的规范与庄严。因此,一方面加粗印文笔画,另一方面则使印文笔画的线条增加折叠数以填满印面,于是,篆法上开始出现了屈曲盘回的叠合。这种篆法的笔画在隋代和唐初尚不明显,但是印文笔画已经区别于小篆而略呈屈曲之状。因印文的排列仍较为随意,而且尚未在篆法的完善和印章的制作上达到改制后的规整,故只在个别的笔画及整体趋势上出现叠合。这种叠合的笔顺多以竖势或弧式为主。稍后,印文则越来越方,愈来愈满,比划的折叠也愈来愈多,但折叠数仍随比划多少不等,后人称为九叠,是因为古人以九为数之终的缘故,言其多也。到了后期的“梨州州学朱记”、“奉使之印”等,已经基本完成了九叠文的初创。此时的印章文字均作纵横两个方向的屈曲折叠,紧凑茂密,匀称平满。

元代吾丘衍《学古编》称:“凡屈曲盘回,唐篆始于此。”明代徐坚亦说:“唐以来始有朱文,便多蟠曲,非复自然矣。”其实汉代的鸟虫书中,已有将笔画折叠填满之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们之前鸟虫书印的介绍,其中讲笔画更加抽象化的云篆比较的明显。清代陈灃说九叠文“实出于缪篆屈曲填满之法,但更甚耳。”

从传世的唐官印看,九叠文属于初创,多数官印虽有折叠或呈折叠的趋势,然而其篆法仍较为古拙,别有意趣,较之宋代完善之后刻板的九叠文尚存天趣。唐以后至清的1300年间,九叠文成为法定的官印文字,不断完善规定下来。与虫鸟书在贵族中的运用有些类似。

你可能感兴趣的:(隋唐官印制度篆刻讲堂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