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的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居家办公时间转瞬即逝。一次拥有这么长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实属不易。以后也许很难再有这种生活,我不怀念它,但是相信大家跟我一样都会一生难忘。
作为一个顺带分享“宅”生活的账号,自然是要对期间生活记录讨论一番的。这里分为学习和娱乐2个篇章,分享下自己”宅而有聊“的日子是怎样的:
首先,时间回到大年初七,本应正常返岗复工的那一天。由于疫情问题,公司及时启动职工居家办公、自我隔离措施。说实话,松了口气。与其说是放下对路途感染病毒的担忧,不如说是为有正当理由不用上班而感到放松。开启自由模式后,作息时间一并开始放纵,从朝九晚五直接蹦到睡到早不睡晚不起。大概隔了一周,陆续有工作任务派来,才转为稍微正常的作息。
随着几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多少还是有些满足感的。看着家里精心布置的办公环境,决定还是再做些什么为好。对了,先来整理下电脑文件吧。
一、打造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想起年前促销,在少数派网站购买的《高效信息管理术 2.0》还没看,便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学习整理。
通过这组教程,我学到了一整套信息收集、整理、输出、内化的流程。就实际应用方面,文章提供了不少工具和思路,例如Node、Devonthink、印象笔记、Anki等工具的结合使用方法,还有信息分类编码、用标签丰富分类纬度的技巧等等。结合平时自己的使用习惯,最终自制并采用了下面这套方案:
紧接着,将印象笔记重新整理:为方便存档,将堆满已久的收件箱进行清理,详细设置分类编号;为方便取用,为关键信息打上搜索标签,做出随查随用的list数据库库。
说来印象笔记大概是从13年就开始用了,那时在校读书,还没有附带笔的ipad,又不想再在电脑上敲入一遍,很多资料便都是拍照后上传的。由于拍摄模糊,且照片容易堆满免费空间,那些资料最终还是逃不过在家中文档柜吃灰的命运。还有不少即使在网上也失传已久的资料(或被原作者删除,或网站倒闭)在经过整理后也得以重现天日。
果然,对资料定时清理或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开启输入模式
既然打造好了一套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如同做好一个书柜般,迫不及待向往里多填些东西进去。19年下半年采购了大量实体书,虽说有很多还未翻过,但令自己满意的是打通了一条入手国外最新资料的途径。
在家期间我选出两本作为重点阅读对象:一本是19年美国最畅销的商业书之一——David Epstein的《RANGE》,另一本是由台湾翻译日本金川顯教的《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
1.《RANGE》
关于这本书,最先吸引到我的就是它的副标题:“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即“为什么通才能在专业领域大获全胜”。
此书的作者就是诠释这个话题的最佳案例:David Epstein拥有环境科学和新闻学双硕士学位,曾担任ProPublica的调查记者和《体育画报》的高级撰稿人,现在又是商业畅销书的作者。令人佩服的是他还只有37岁,便已同时是名接触的体育记者、作家和研究者。
话题回到书上:是终其一生投身钻研一门技术,还是多方面寻求出路,想必无论是大学在校生还是职场新人,心底里都会存有这个问题。例如就自己而言,我常会怀疑现在从事的专业是否会持续一辈子?当然,做好手上现有的工作很重要,但对未来也保有憧憬和犹豫。这是一个有趣的探索,深入和早期的专业化是否是最终成功的关键驱动力?
从这本书中可以得知,作者的结论是,事实上,在人生早期、职业早期和以后的日子里,拥有更广泛的兴趣去探索,可以成为更大的成功和更创新思维的关键驱动因素。
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此感到十分认同。对许多不同的领域,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理解是有巨大好处的,而且许多价值是在不同领域的交集中创造出来的。这并不是说深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价值,只是说,和书中观点一样,它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书中提供了非常多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但本篇文章主要是讲“信息输入”,书中详细内容等下次再聊,这里主要讲讲看这本书的“过程”。
出于心切,等不及国内或其他语种的翻译版就拿到了本书。说实话,英文大部头,还是本有不少干货的商业书,读起来非常头疼。好在此书有大量举例和比喻,讲解的原理比较好理解。但是想重点抓到自己想读的部分很难。《Range》这本书采用了非线性结构,而且通过序文和标题也不知道作者具体要讲什么。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浏览一遍找别人的解读,找到重点和自己好奇的部分集中阅读。我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①Youtube
以“书名 + 作者名”为关键字,可以找到相关的节目。这时最好在过滤里选择带有字幕的视频,这样的视频开启字幕翻译功能后会精准许多,方便观看。在youtube上我通过看完对作者的几场采访和Ted演讲了解了作者的讲解风格,通过读书分享的summary了解了全书主要讲了些什么,有个整体认识,并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点在哪个篇章。
②Medium
Medium是国外的一个博客分享平台,类似,文章质量颇高,不乏有许多读书笔记和读书感想。相对于亚马逊商品评论和豆瓣读书而言,更为详细、及时。当你想看些国内未翻译的外文新书评价的话,Medium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对于中文书也一样,想了解一本书的大概,找到重点内容,可以在B站、豆瓣去找相关内容来看。今天不同以往,在这样一个信息易得的时代,我认为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有时比吸收内容本身更为关键。既然有更快速让自己理解全书内容的方法,尽情使用就好。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快速找到了自己关注的内容,完成阅读和补充阅读,笔记内容在notability中填写,再导入evernote中归档,方便下回调用。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尝试不同领域的好处,学到了一些增加学习效果、减少学习成本的方法。但紧接着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学习不同领域知识到串联应用之间还缺了些什么,学到的未必能用上,或者该说,怎样才能把学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接着第二本书就起到作用了。
2.《聪明人都实践的输出力法则》
这本书的入手过程比较惊喜。之前本是想购买日本亚马逊畅销的《THE POWER OF OUTPUT》一书(如下图),但临近春节,怕海淘货物回不来,恰巧熟悉的书商那里向我推荐了台湾翻译的这本新书,便果断入手。
关于OUTPUT的概念起初是在日本一期podcast节目中了解到的。所谓OUTPUT,即为“输出”,确切的讲,就是一上来、立刻、马上就要做你想做的商品或不会的工作。
回想一下武侠小说中常有的情节:大侠若决定练功,定会藏在隐蔽人世的山林峡谷中,每日刻苦锻炼,运气打坐,毅力坚挺,抛弃欲望,且生怕被人打断而走火入魔。在耗尽几个春秋之后,终于习得神功,出门打败天下无敌手,得以称霸武林。
其实无论是在日本还是中国,也许是出于农耕体系的文化影响,大家对”忍“字都有着执念般的理解与实践。对于练武、农耕、工作或是学习,普遍都存在这样一种潜意识:那就是想成材就要能吃苦。话句话说,就是成就之前,海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真的会有那么多时间和机会供我们练习吗?
过去,我十分推崇“闭门造车”这个概念。要知道“闭门造车”这个词后面还有“出门合辙”,即独自钻研练习还是能做出成果的。看完这本书后才发觉,原来还有“造出来的车早就没人用了”和“闭门造不出车”的问题存在。
OUTPUT,就是始终以产出结果为导向,随后再对结果进分析和针对性的练习,接着下一轮产出新的结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能转瞬间扭转工作和生活的走向。
以绘画为例,目标是成为靠画画吃饭的从业者,那么使用OUTPUT的概念,就是一上手就去画能作为商品的画。目的不是提升画画的水平,而是画出一般人能接受的商品。检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每次完成的作品发布到网上,接受大众的评判。当然了,可能一开始没人评论,而且自己也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自己的作品无法成为商品。“这时就需要尽可能详细的分析,找到不足的地方,重点提升1、2个内容进行练习。随后应用练习的成果,产出新的”商品“,再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
讲得刻薄些,不是为了输出而进行的输入和练习,不过是逃避现实罢了。但也只有输出,才能把学的东西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就回答了再看上比本书时留下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里的“实践”,就是“产出结果”。
三、开启输出模式
通过这轮阅读,我有了两个新的认识:
一是在人生早期、职业早期和以后的日子里,拥有更广泛的兴趣去探索,可以成为更大的成功和更创新思维的关键驱动因素。
二是以结果为目标,先去做出能让大众接受的产品,再对结果进分析和针对性的练习,接着下一轮产出新的结果。
那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多做些尝试,并以产生结果为目标来做。除了平时写文分享外,还有一个兴趣上想拓展的方面,就是画图。虽说过去有接过一些熟人的单子,画些简单的插图,但向外发表作品很少,即使发表也是”练习“、”草图“(落書き)为题,假使有陌生人想找我合作,通过发布的作品也很难将其吸引上门。
这里转换了思路,开始重新在Pixiv上投稿。同时对投稿的作品做出了调整:过去常发些练习,更新频率也很低,常常是画出满意的作品再发上去。这次是创作完整的作品,以“商品化也不奇怪”为目标,每周一图的频率进行更新。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次练习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比如本周想画动物之森,外加一个稍有创意的呈现方式,重点就放在了学习和应用两点透视上。每攻克一个问题,会有十分的满足感。
就现阶段的总结来看,每次的目标都没有设置太高是正确的选择。例如人体方面,不是一上来就说把人体练好,而是到自己最不擅长的具体环节:比例、肩部、腰部等。如此一来,差不多只需3到4天的练习,就足以有新的发现,并应用到一周结尾的输出上。
关于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就是在画后分析上。“到底怎样的作品更受欢迎”,“自己不足的地方到底在哪”等问题常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也是没有老师的指点而造成的,有待寻找解决办法,暂时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同自己中意画师的比较上,吸收自己觉得好的部分吧。